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815条记录
新矮杆基因sd-s(t)在粳稻中的转育(英文)

浙江农业学报 1993

摘要:通过雪河矮早与香晚糯ZR_7和晚粳品种C85-79复合杂交,经过7年南繁北育加代选育而成的雪系12,其1-2cm高的秧苗对100ppm赤霉素的反应,与矮源供体雪河矮早相仿,表现迟钝。雪系12与雪河矮早和带有sd_1半矮杆基因的粳稻新品系鉴885、鉴886、鉴887和虎粳4号杂交,F_1代株高均无超高杆现象出现,F_2分离出矮杆和特矮杆二种类型。说明控制雪系12的株高基因为sd-s(t)。

关键词: 水稻 矮杆基因 超高杆基因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梅栽培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落叶果树 199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籽粒中原花色素的气相色谱分析

大麦科学 1993

摘要:原花色素(proanthocyandins’,在啤酒工业中也称 anthocyanigen)是高梁,大麦等植物籽粒内的一类高分子量多酚化合物,其单体是儿茶酸(catechin),通过一个或几个儿茶酸与花色素分子合成成为植物体内的一类化合物。国外某些研究已经证实:啤酒大麦中含有的原花色素是影响啤酒质量及其稳定性的成分,它使啤酒产生沉淀,影响啤酒外观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侵染源

浙江农业学报 1993

摘要:利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和离体检测法(LA)测定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田间发病种子和人工接菌稻种,经颖壳、种皮、胚和胚乳带菌的检测结果,带菌主要部位在颖壳上,其次为种皮,再次为胚。胚乳基本上不带菌,常温下贮藏的病种,病菌的存活期为14~15个月,自然干燥的病稻草上的存活期为23个月;稻桩、稻根、腐熟的病稻草及土壤不带菌;病田水带菌且能引起传播和发病。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侵染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3307、PP333对水稻幼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影响的比较(简报)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3307和PP333抑制水稻威优64的苗高而促进根系生长。S-3307控制苗高的有效浓度和对根系从促进转入抑制的浓度闽值都比PP333约低一个数量级。超过该闽值,根系生长被严重抑制,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S-3307 PP333 根系生长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省番茄青枯病菌生化型研究初报

植物病理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青枯病是我国南方各省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的茄果类作物病害。青枯病菌Pseudomonas Solna-cearum Smith具有多变性,存在着不同的生化型。本文报道浙江省番茄青枯病菌生化型研究的初步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树设施栽培的生长和结果效应

中国果树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索桃树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对花期克服低温阴雨、提高坐果率的作用,为南方提供一种新型桃树栽培方式。建立长42m、宽6.5m、顶高3m拱型大棚,面积273m~2。供试品种有早熟品种雪雨露和晚熟品种杭玉。均以毛桃为基砧,毛樱桃为中间砧,1988年春大苗带土定植,分两畦种植,行株距为3m×2m。从1989年起均在2月上、中旬盖膜,注意棚内温、湿度的调整,尤其在花期加强起膜通风,降低湿度,防止烂花。在果实发育阶段,温度控制在25-32℃之间,果实采收前1周除去四周薄膜改为雨棚式。试验结果表明,桃树棚内栽培条件下,不论早熟品种还是晚熟品种,整个物候期均提早,花期能提早7-16 d(天),开花整齐一致,但花瓣完全脱落却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诱变技术在优质品种选育和优质资源创造中的应用

核农学通报 1993

摘要:本文概述了应用诱变技术选育农作物优质品种的成就,介绍了获得的品质突变类型,还就有关品质突变育种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诱变技术 农作物 优质品种 品质突变 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γ射线辐照对大蒜和洋葱生长点细胞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核农学报 1993 CSCD

摘要:电镜观察表明,γ射线2~30 krad辐照大蒜和洋葱,能造成生长点细胞及超微结构的不同程度损伤。如细胞外形畸变、细胞壁加厚、质壁分离、原生质破坏呈电子透明,核破碎,染色质变粗变短,微结构变形,甚至膜破裂等。其损伤程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趋严重。不同微结构的抗辐照能力不同,其中液泡的辐射敏感性最强,核仁和线粒体最抗辐照。辐照后的细胞和超微结构一般在萌动期才表现出明显的形态损伤、细胞分裂受阻,因此抑制了大蒜和洋葱的发芽。

关键词: 辐照 大蒜 洋葱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酯酶同功酶技术分析激光处理小麦的诱变效应

浙江农业学报 1993

摘要:激光在遗传学上的效应主要使遗传物质DNA直接受损伤和诱发产生遗传突变。而同功酶是遗传位点的基因产物,同功酶的模式变化提供了基因表达和代谢变化的资料。因此,同功酶结构的差异主要反映了基因的差异。本文旨在利用酯酶同功酶酶谱分布的差异性预测不同激光的诱变效果。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浙麦3号干种子。每处理100粒,以不处理为对照(CK)。 (二)激光处理 He-Ne激光:30 mW,2min;A_r~+激光:2.5W,2min,光板5 cm;CO_2激光:15W,3min。

关键词: 小麦 激光 酯酶同功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