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过表达OsHsp90和BsCspB基因可增强大豆的耐盐性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休克蛋白90 (Hsp90)和冷休克蛋白B (CspB)在植物和微生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大豆品种‘天隆1号’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方法获得转水稻OsHsp90和枯草芽孢杆菌BsCspB基因的大豆品系‘J93’。为了研究导入基因的过量表达对转基因大豆耐盐性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个不同浓度(100 mmol/L, 150 mmol/L和200 mmol/L)的NaCl胁迫处理,利用荧光定量方法分析了盐胁迫下的Os Hsp90和BsCsp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测定了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并对植株的株高、鲜重、干重以及盐损伤症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转基因株系‘J93’中OsHsp90和BsCspB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并且在盐胁迫后24 h内呈现出升降表达模式。同一浓度盐处理下,转基因株系‘J93’的叶片相对电导率比对照低;而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转基因株系‘J93’和对照的植株株高、鲜重和干重均有所下降,但转基因株系‘J93’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除经200 mmol/L NaCl处理后植株全部死亡外,其他浓度处理下,转基因株系‘J93’的盐损伤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综上所述,OsHsp90和BsCspB基因的过表达可以增强大豆的耐盐性,转OsHsp90和BsCspB基因的大豆品系‘J93’将为进一步耐盐性转基因大豆育种提供基础材料。


混合保鲜剂浸泡对新鲜莲藕冷藏保鲜过程中色泽和气味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鄂莲5号"品种的新鲜莲藕为试材,以清水浸泡的莲藕为对照组(CK),以含有柠檬酸0.0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5%、D-异抗坏血酸钠0.02%、脱氢乙酸钠0.01%、亚硫酸钠0.02%的混合液浸泡的莲藕为实验组(EX),分析在冷藏贮藏条件下混合液处理莲藕外观和气味品质的变化,探索混合液浸泡对采后莲藕外观和气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液浸泡可使莲藕表皮中的总多酚含量减少29.24%,同时还使莲藕皮中PPO活性降低了73.88%。莲藕外观和横切片观察知,莲藕褐变主要发生在莲藕表面,混合液浸泡可显著抑制莲藕表面的褐变。电子鼻分析知,混合液浸泡对莲藕初始气味影响不显著,但贮藏时间对莲藕气味影响显著。传感器R(2)、R(6)、R(7)、R(8)和R(9)代表的氮氧化合物、甲基类化合物、硫化物、醇醛酮类化合物和有机硫化物等物质是影响莲藕气味的主要物质。混合液浸泡后莲藕的最佳保质期为32 d,混合液浸泡不影响对莲藕的原有气味产的同时还可显著抑制莲藕表皮褐变。该研究结果为冷藏条件下确定新鲜莲藕的保质期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蓟马信息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植物保护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蓟马是农作物和园艺作物上常见的重要害虫,其通过直接取食和间接传播病毒给作物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应用蓟马信息素是蓟马害虫绿色防控的重要措施。本文综述了蓟马产生的信息化学物质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已报道的蓟马肛门分泌物的化学组分及其功能,介绍了已鉴定的蓟马报警信息素、聚集信息素、接触信息素和抑性欲信息素的主要成分、分泌部位、作用功能和合成方法,讨论了信息素在蓟马害虫防控中的应用潜能,并展望了目前蓟马信息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蓟马害虫信息素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桑黄黄酮的超声波辅助醇提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蚕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酮是桑黄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桑黄黄酮的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还原力及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桑黄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5 h,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的桑黄黄酮提取得率为4.41%,达到回归模型预测值的98.44%;3个因素对桑黄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并且料液比与提取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提取的桑黄黄酮具有较强还原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强清除作用,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人参皂苷Rg1联合重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rLTB作为滴鼻免疫佐剂在小鼠体内的作用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人参皂苷Rg1和重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rLTB联合滴鼻免疫小鼠的佐剂效果,本研究以卵清白蛋白(OVA)为模式抗原,分别将生理盐水、OVA、OVA+Rg1、OVA+rLTB、OVA+Rg1-rLTB滴鼻免疫小鼠,共免疫3次。利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分析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脾细胞中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胆汁、肺泡支气管和阴道黏液中IgA和IgG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与OVA单独免疫组相比,Rg1-rLTB能够明显促进小鼠中性粒细胞和中间细胞数量的增加(p<0.05),显著上调Th1、Th2和Th17型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p<0.05),明显提高血清和局部黏膜中的OVA特异性IgA和IgG抗体水平(p<0.05),并且Rg1-rLTB的复合佐剂效果比单独Rg1或rLTB更具优势。因此,Rg-rLTB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滴鼻免疫佐剂,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十六种杀虫剂对不同龄期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
《浙江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9年初,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中国云南地区并迅速扩散。为筛选杀虫效果较好的药剂,室内测定了26种商品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初孵、3龄和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除6%鱼藤酮微乳剂、0.5%藜芦碱乳油外,其他药剂对初孵幼虫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在70%以上。与初孵幼虫相比,大部分药剂对3龄幼虫的毒力有所下降,包括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0.5%苦参碱水剂等在内的11种药剂对3龄幼虫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在70%以下。选取18种对3龄幼虫效果相对较好的药剂测定其对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除30%噻嗪·毒死蜱乳油、1.8%阿维菌素微乳剂、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56%阿维·炔螨特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外,其他12种药剂对5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高于70%,包括6%甲维·虫螨腈乳油、44%氯氰·丙溴磷乳油、25%丙溴·灭多威乳油、15%茚虫威悬浮剂、30亿PIB·mL~(-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25%甲维·灭幼脲悬浮剂、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45%毒死蜱乳油、34%乙基·甲氧虫悬浮剂、5%虱螨脲乳油、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1%苦皮藤素乳油。


深入推动媒体融合 助力科技期刊发展
《编辑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围绕深入推动媒体融合,首先从社会发展变化和国家政策导向2方面论述深入推动媒体融合的必要性。然后,阐述深入推动媒体融合应重点把握的3个着力点:秉持"+互联网"理念,坚持期刊主体地位;充分运用大数据,为期刊发展提供新动源;筑牢安全基石,为期刊发展保驾护航。旨在呼吁科技期刊人抢抓媒体融合发展的主动权,提高安全意识,积极探寻新的发展空间,助力科技期刊更好发展。


基于重测序的籽粒型和鲜食型大豆的全基因组变异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籽粒型和鲜食型大豆基因组间的差异,本研究对2个籽粒大豆品种‘浙春3号’、‘浙春4号’和2个鲜食大豆品种‘浙鲜豆8号’‘、浙鲜9号’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平均测序深度为6X,覆盖度大于94%。通过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发现,籽粒大豆平均杂合率12.24%,鲜食大豆平均杂合率10.97%,籽粒型大豆杂合度高于鲜食型。2个籽粒型大豆插入和缺失变异占总变异21.89%,染色体间易位变异占总变异41.04%;而2个鲜食型大豆缺失变异占总变异22.38%,染色体间易位变异占总变异46.15%,籽粒型大豆缺失变异率和染色体间易位变异率均低于鲜食型大豆。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籽粒型大豆和鲜食型大豆在基因组水平的差异,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全基因组重测序 籽粒大豆 鲜食大豆 单核苷酸多态性 结构变异


NaCl胁迫对3个彩色树种的盐害及Na+,K+,Ca2+器官分布的影响
《浙江林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彩色树种在NaCl胁迫下矿质离子的响应机制,采用0,85,170,340,510 mmol·L-1五种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金叶复叶槭Acer negundo'Aurea',紫叶合欢Albizia spp.和金叶皂荚Gleditsia triacaanthos'Sunburst'2年生苗进行胁迫处理,50天后,根据其表型评判各树种盐害等级,并测定其根、茎和叶中Na+,K+,Ca2+含量,计算各组织的K+/Na+和Ca2+/Na+值.结果表明,在340 mmol·L-1 NaCl浓度下,金叶复叶槭绝大部分叶片边缘焦枯,盐害等级为3,紫叶合欢和金叶皂荚部分叶片焦枯,盐害等级为2,而510 mmol·L-1NaCl浓度下,紫叶合欢盐害等级为4级,而金叶皂荚的盐害等级为3级;3个树种根、茎和叶中Na+含量均随着盐浓度增加而增加,而K+含量和K+/Na+均显著下降(P<0.05),并且金叶皂荚降幅少于金叶复叶槭和紫叶合欢;Ca2+含量均随着盐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根和叶的Ca2+/Na+在金叶皂荚中的降幅小于金叶复叶槭和紫叶合欢.因此,在NaCl胁迫下,金叶皂荚盐害等级低,归因于其具有较强的拒Na+和保留K+,Ca2+能力,从而维持体内K+/Na+,Ca2+/Na+平衡.


补饲颗粒料对断奶羔羊体重、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补饲颗粒料对断奶羔羊体重、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断奶湖羊公羔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羊只每天额外补饲200 g育肥颗粒料,试验期为90 d。测定试验期第0天、第30天和第90天的湖羊体重。试验结束屠宰采样测定湖羊背最长肌肉品质。结果显示,较对照组相比,补饲颗粒料可显著提高育肥湖羊3月龄重和5月龄重(P<0.05),且极显著提高育肥羊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P<0.01)。补饲颗粒料可显著提高5月龄湖羊背最长肌粗蛋白含量(P<0.05),显著提高5月龄湖羊肌肉中谷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和的含量(P<0.05)。另外,补饲颗粒料显著提高5月龄湖羊肌肉中EAA占TAA的百分比(P<0.05)。试验组每只羊纯利润比对照组高62.1元,提高效益16.75%。结果表明,补饲颗粒料可提高湖羊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