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葱育种加代技术探讨
《中国蔬菜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在多年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大葱育种南北加代过程中培育母株、授粉、种子采收等关键技术,通过南北气候条件和加代试材采种量等的比较,归纳出两地加代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苏北地区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及前景分析
《园艺与种苗 》 2012
摘要:鲜食玉米产业市场广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苏北地区,因种植习惯、经济基础等原因,鲜食玉米发展规模不大。该文概括了鲜食玉米的主要类型,总结了苏北地区鲜食玉米栽培技术特点,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等,并分析了其产业发展前景。


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花菜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种植的青花菜一代杂种,主要采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该途径存在亲本繁殖成本高(人工蕾期授粉繁殖亲本)、亲本经多代自交生活力退化、杂交率难以达到100%等缺陷[1],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一代杂种可以克服以上缺点。本研究用笔者发现的青花菜雄性不育株作为不育源,以不同类型的青花菜自交系为轮回亲本,通过杂交及连续回交


施锌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及体内锌分配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薄壳山核桃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施锌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及锌元素在植株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低质量分数ZnSO4促进了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生长,ZnSO4质量分数过高时幼苗的生长反而受到抑制;用ZnSO4浸种也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效应;两种施锌方式下,随着ZnSO4质量分数的升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出"下降—增加—迅速下降"的趋势;经叶面喷施后锌在薄壳山核桃各器官中的比例大幅增加,其中以叶片富集锌的量最多,茎次之,根系最少;而ZnSO4浸种后,以茎中锌积累的量最多,叶片次之,根系最少。综合试验结果认为,以0.4%ZnSO4叶面喷施对促进薄壳山核桃幼苗营养生长及光合作用效果最佳。


NaCl胁迫对续随子离子吸收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续随子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NaCl胁迫处理对其生长发育、离子分布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5mmol.L-1NaCl胁迫时续随子幼苗的鲜重、干重和株高比对照略有下降,但不显著;随着NaCl浓度的继续增加,三指标均显著降低。(2)盐胁迫影响植物组织的离子分布,Na+浓度增加时,K+、Ca2+和Mg2+浓度均持续下降,K+/Na+、Ca2+/Na+、Mg2+/Na+也急剧下降。(3)NaCl胁迫下,续随子幼苗叶片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均降低。但在0~25mmol.L-1NaCl浓度下,Fo、Fm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63%甲维·抑食肼水分散粒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开展了63%甲维·抑食肼水分散粒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3%甲维.抑食肼水分散粒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效,在水稻纵卷叶螟卵孵化高峰至1~2龄幼虫盛期用药,可有效地控制水稻纵卷叶螟的危害,安全性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转Bt基因棉与棉田绿盲蝽趋性有关的生理特征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转Bt基因棉苏抗310及其轮回亲本泗棉3号为材料,研究转Bt基因棉绿盲蝽发生危害特点及棉相关生理代谢特征。结果表明:绿盲蝽在转Bt基因棉苏抗310上危害程度重于常规棉泗棉3号,且苏抗310缺氮处理轻于苏抗310适氮处理,顶芽和幼蕾的可溶性糖含量与绿盲蝽的危害程度趋势呈正相关,与缩合单宁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呈负相关,说明转Bt基因棉顶芽和幼蕾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缩合单宁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降低,对绿盲蝽发生和发育有利,这可能是转Bt基因棉绿盲蝽危害程度加重的重要生理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