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大豆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初步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可溶性糖和淀粉是大豆籽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含量的遗传变异进行研究,可为大豆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遗传育种提供指导。本研究采用苯酚硫酸法对154份大豆种质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54份大豆材料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遗传变异分别为51.16%和50.66%,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均值分别为5.06%和6.53%。根据测得的表型数据,从中筛选出可溶性糖含量高于10%或淀粉含量高于12%的优异种质8份和12份。

关键词: 大豆 可溶性糖 淀粉 含量 遗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质构仪整果穿刺法评价3个毛叶枣品种果实质地参数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毛叶枣果实质地的变化规律,本试验采用质构仪整果穿刺法测定脆蜜、高朗1号和桃蜜等3个毛叶枣品种不同成熟度的果实质地,进而分析品种间及不同成熟度时毛叶枣果实质地的差异。结果表明,果皮强度极显著正相关于果皮脆性和韧性,显著正相关于果肉硬度;果肉硬度与黏着性、回复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从七成熟到完熟的成熟过程中,果皮的强度和脆性、果肉的硬度均逐渐下降,品种间的果肉黏着性和回复性变化趋势不同。在完熟时,桃蜜的果皮强度和韧性最强,高朗1号的果肉硬度最大,而脆蜜果肉黏着性和回复性最高,品种间的果皮脆性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毛叶枣 质构仪 整果穿刺法 质地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功能型速溶茶及其加工工艺探讨

福建茶叶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速溶茶的提制技术、规模、品类和品质水平已实现了飞跃式发展,然而其功能成分低富集化,限制了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人们更加注重饮食的安全性和保健性,功能型速溶茶成为速溶茶产业的革新靶标。本文在前期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茶叶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功能型速溶茶"概念,并从乙醇的应用、酶技术、膜分离技术、吸附树脂技术等方面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 功能型速溶茶 乙醇 酶技术 膜分离 吸附树脂法 加工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秀珍菇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参数优化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优化秀珍菇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的参数,以转台速度、充填深度和充填压力等单因素对产品综合评定值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片质量差异、崩解时间、硬度和脆碎度作为综合评定评价指标,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法确定其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秀珍菇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的最佳工艺为转台速度25r·min~(-1)、充填深度10mm、充填压力24kN,为麦麸膳食纤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秀珍菇 麦麸膳食纤维 咀嚼片 直接压片 参数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S病毒PVS~O株系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马铃薯S病毒普通株系PVS~O快速、灵敏的RT-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根据马铃薯S病毒普通株系的CP核苷酸序列设计4条引物,以感染PVS的马铃薯叶片总RNA为模板,采用一步法RT-LAMP,在62℃下反应60 min,扩增产物利用琼脂糖电泳分析和钙黄绿素染料显色判断结果,同时对其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建立的RT-LAMP方法可特异地对PVS~O进行检测,检测灵敏度为RT-PCR的100倍。对33份马铃薯样品检测表明,RT-LAMP与RT-PCR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建立的PVS~O的RT-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合PVS~O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马铃薯 马铃薯S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 钙黄绿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种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4种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有效防止菌草食用菌病原真菌的药剂,本研究选用7种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4种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落直径法对4种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7种供试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4种病原真菌的作用效果中,百菌清对哈茨木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_(50)值最小为0.291 4mg/L;多菌灵对蜡孔菌和侧耳木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_(50)值最小分别为0.257 mg/L和1.030 4 mg/L;精甲霜·锰锌对赭曲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_(50)值最小为9.233 4 mg/L。百菌清、咪鲜胺、多菌灵和精甲霜·锰锌对4种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建议生产上将这4种药剂轮换使用,以有效控制菌草食用菌病害。

关键词: 菌草 食用菌 杀菌剂 室内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葫芦过氧化物酶POD1基因的分离及表达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西葫芦转录组测序,筛选得到1条功能注释为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基因全长序列(c47620.graph_c0)。分析发现,该序列全长1 245bp,包含1个996bp的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预测编码331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Mw)为35.70kDa,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为5.40,编码的蛋白质与黄瓜、甜瓜和苦瓜等常见瓜果类蔬菜同源蛋白质的相似性在84%、84%和81%,显示其高度的保守性,基因命名为CpPOD1,GenBank登录号为MF988285。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CpPOD1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叶片中表达丰度最高,其次为根,在花中的表达最低。CpPOD1基因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其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显著上调。初步推测,CpPOD1基因在西葫芦低温弱光胁迫下存在一定上调表达,猜测可能参与调控下游基因对低温弱光胁迫的响应有关。

关键词: 西葫芦 过氧化物酶 转录组测序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西地方肉兔与新西兰兔屠宰和肉质性状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对闽西南黑兔、福建白兔和新西兰兔90日龄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新西兰兔的活重[(2044.79±129.86)g]、全净膛重[(941.89±65.27)g]、半净膛重[(1034.31±65.39)g]显著高于闽西南黑兔[(1568.56±103.99)、(725.42±88.60)、(784.94±145.07)g]和福建白兔[(1514.43±102.96)、(675.55±54.91)、(763.08±47.82)g,P<0.05],福建白兔全净膛率[(44.59±1.84)%]和腹脂重[(7.54±4.62)g]显著低于新西兰兔[(46.09±2.04)%和(9.48±5.23)g]和闽西南黑兔[(46.27±4.95)%和(8.06±4.19)g,P<0.05],而它们之间半净膛率及腹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2)闽西南黑兔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肉色比福建白兔和新西兰兔更显红润;(3)屠宰后45min,背最长肌pH值闽西南黑兔(6.42±0.20)显著低于福建白兔(6.49±0.20)和新西兰兔(6.53±0.20,P<0.05),而股二头肌pH值3种供试兔间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后24h,福建白兔背最长肌pH值(5.66±0.09)和股二头肌pH值(5.84±0.15)显著高于闽西南黑兔(5.46±0.31和5.67±0.16)和新西兰兔(5.47±0.27和5.64±0.07,P<0.05),3种供试兔背肌和腿肌均出现酸化现象;(4)闽西南黑兔[(6.61±2.91)%]、福建白兔[(4.03±1.47)%]与新西兰兔[(9.50±3.29)%]的滴水损失相比,新西兰兔滴水损失最大(P<0.05),蒸煮损失则差异不显著(P>0.05);(5)背最长肌粗蛋白含量检测,新西兰兔蛋白含量最高[(24.69±2.57)g·kg-1],闽西南黑兔最低[(22.12±0.96)g·kg-1,P<0.05],粗脂肪检测结果则相反;(6)在肌肉纤维面积和密度方面,福建白兔背最长肌[(0.0014±0.0004)mm2·个-1]和股二头肌纤维面积最小[(0.0017±0.0004)mm2·个-1,P<0.05],新西兰兔和闽西南黑兔差异不显著(P>0.05),而它们肌纤维密度结果则相反。

关键词: 闽西南黑兔 福建白兔 新西兰兔 屠宰性状 肉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紫色秋葵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紫色秋葵富含花青素,因此其全株及果实均为紫红色,为获取正常生长状态下紫色秋葵花青素合成代谢相关基因,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紫色秋葵全转录功能基因组测序后组装,再通过Nr、SwissProt和GO等三大数据库进行花青素相关功能基因筛选。三大数据库涉及35个花青素相关Unigene,具体包括19个花青素相关糖基转移酶、6个花青素酰基转移酶家族基因,5个无色花色素双加氧酶(合酶)以及5个花色素相关还原酶。这些花青素相关基因在Nr及SwissProt数据库中涉及较多相关植物,包括拟南芥、可可、树棉、木薯、苹果及葡萄等。聚类分析研究表明:涉及花青素相关四大家族成员的35个Unigene中,无色花色素双加氧酶亲缘关系最近,花青素酰基转移酶次之,花青素相关还原酶亲缘关系稍远,而花青素相关糖基转移酶家族成员亲缘关系最远。本研究获取的紫色秋葵众多花青素相关转移酶、合酶及还原酶等相关Unigene,为进一步研究紫色秋葵或其他植物的花青素合成代谢过程中基因克隆分析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紫色秋葵 花青素基因 转录组 测序分析 功能注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产业有机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食用菌业产值在我国农业生产体系中已多年稳居第五位,每年仍保持可观的增长态势,该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随着产业规模急剧扩张,食用菌业产生的大量有机副产物出现无序处置,如被随意丟置、焚烧的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一方面导致资源化利用率较为低下,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因而资源化再利用已刻不容缓。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食用菌有机副产物方面的研究现状,对利用途径、方式及应用前景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食用菌产业有机副产物资源化循利用,产业健康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食用菌 副产物 利用 开发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