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石河子地区绵羊细粒棘球绦虫分离株的基因型研究
《新疆农垦科技 》 2017
摘要:为初步了解新疆石河子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的基因型,对采自绵羊的1例细粒棘球绦虫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G1基因型,首次揭示了石河子地区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型,为本地区包虫病流行株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疫学技术在奶牛妊娠检查中的应用
《中国奶牛 》 2017
摘要:随着规模化牛场养殖集约化程度的加深,妊娠检查要求在30d之前达到高准确率,但现在的早期妊娠诊断方法明显达不到要求。本文重点从免疫学方法入手,比较了不同方法针对不同内源物质在早期妊娠诊断上的技术难度、繁琐程度、成本、精确程度,以期为后续早期妊娠诊断发展和研究提供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倒冬小麦新品种——新冬48号
《麦类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冬48号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于1999年以新冬22号/M844的F1为母本、抗病材料石冬8号为父本,采用三系杂交方式配置组合,利用系谱法选育的高产、抗倒冬小麦新品种,于2015年11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新审麦2015年04号。1品种特性该品种属冬性,生育期266d,比新冬22号晚熟3d。幼苗匍匐,苗期越冬性好,分蘖力强,叶色深绿,无蜡粉,拔节期叶片下披,株型适中。抽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杆齿式残膜回收机卸膜过程分析及高速摄像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残膜回收中卸膜不可靠、卸膜率低的问题,基于MB(Majumdar-Bhushan)接触分形理论,分析杆齿式残膜回收机卸膜工作过程中拾膜杆齿和卸膜刮板间的接触载荷与形变量的关系及其动力学影响因素。运用ANSYS软件对拾膜杆齿和卸膜刮板的接触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高速摄像试验追踪了拾膜杆齿末端的运动轨迹,测量卸膜过程中拾膜杆齿与卸膜刮板前端的最大形变量。结果表明,当拾膜机构转速为36 r/min时,拾膜杆齿和卸膜刮板前端的最大形变量分别为15.741、49.733 mm;当机具行进速度为0.85 m/s且机具行进速度与拾膜杆齿轴线速度比为1.5时,机具有较高生产效率,能保证可靠卸膜。该研究结果可为拾膜、卸膜机构的运动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摄像 变形 膜 残膜回收 拾膜机构 卸膜机构 接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树形对鲜食葡萄品质、产量影响和经济效益评价的研究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17
摘要:以红地球和弗蕾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新疆鲜食葡萄常用的水平连棚架龙干形树形、水平连棚架龙干高光效树形、水平连棚架"厂"字形树形和弓棚架倾斜主干水平龙干"飞鸟"形树形对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及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弓棚架倾斜主干水平龙干"飞鸟"形树形葡萄果实品质优于其它三种树形,葡萄成熟早、价格高、经济效益好、产投比高;弓棚架倾斜主干水平龙干"飞鸟"形树形和水平连棚架"厂"字形树形产量稳定适中。该研究为新疆鲜食葡萄主产区推广合理树形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雄性不育系AL18A育性恢复基因的QTL定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快AL型杂交小麦的发展,以不育系AL18A、恢复系99AR144-1及二者杂交F2代群体为材料,选用SSR标记和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进行育性恢复基因的QTL定位。结果表明,育性恢复由主效和微效基因共同控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在1B染色体上检测到了1个主效恢复基因QTLqRf-1B-1,在5AL染色体上检测到了1个微效QTLqRf-5A-1。qRf-1B-1位于SSR标记Xbarc8与Xgwm413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85cM和2.00cM,LOD值为14.06,加性效应为18.87,可解释22.43%的表型变异;qRf-5A-1位于SSR标记Xgwm595与Xgwm410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0.00cM和0.10cM,LOD值为3.18,加性效应为12.32,可解释5.44%的表型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