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饲喂发酵棉粕肉牛牛粪中细菌数量及多样性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饲喂发酵棉粕对安格斯肉牛牛粪中细菌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计数法计算细菌的数量;采用PCR技术对提出的DNA进行细菌16Sr DNA基因V6-V8区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得到指纹图谱特异性条带切胶回收并进行克隆测序,通过BLAST鉴定细菌菌种。【结果】(1)试验前期,C组和T组总细菌、大肠杆菌和乳酸菌差异显著(P<0.05);C组和T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后期,C组和T组总细菌差异不显著(P>0.05);C和T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酸菌差异显著(P<0.05)。(2)牛粪中存在的菌种有沙门氏菌(Salmonella)、瘤胃球菌(Ruminococcus)、乳酸菌(Lactobacillus)、毛螺旋菌(Lachnospiraceae)、志贺菌(Shigella)、梭菌(Clostridium)、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肠杆菌(Enterobacter)和肠球菌(Enterococcus),而其中乳酸菌、大肠杆菌可能是牛粪中的优势菌群。【结论】试验前期和后期总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菌的数量有明显变化,牛粪中存在多种细菌表现了牛粪中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物降解膜在新陆早61号上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物降解膜在新陆早61号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展3种生物降解膜在棉花新陆早61号上的田间比较试验,针对3种生物降解膜的地温、降解膜降解性能和新陆早61号的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旨在筛选出适合兵团棉花生产利用的降解膜产品。[结果]降解膜的厚度越厚降解越早,厚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快。3种供试生物降解膜与普通地膜相比延缓了新陆早61号各生育期的生长发育,在出苗期至现蕾期增温效果比普通地膜差;同时植株的生长势减弱,叶面积指数降低,群体收获株数减少,结铃减少,产量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3种供试生物降解膜都能降低土壤地膜残留,有效地减少了残膜对土壤的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青贮玉米施肥技术
《时代农机 》 2017
摘要: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发展大省,近年来新疆青贮玉米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生产中仍存在栽培技术不合理、大水大肥和病虫害防治不到位等现象,目前采用滴灌后青贮玉米施肥技术的运用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因此,文章着重讨论新疆河谷地区青贮玉米施肥技术,以期为新疆发展青贮玉米提供理论指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蛋白表达谱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索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蛋白表达特性,揭示在此发育阶段虫体主要的功能蛋白以及信号通路,为揭示虫体的发育调控、筛选疫苗以及药物靶标奠定基础。本试验采用LC-MS/MS技术对虫体原头蚴表达的蛋白质进行研究,然后对获得数据进行GO、KOG以及KEGG等分析;最后采用q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对鉴定得到的Wnt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β-catenin进行了差异表达和组织定位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共鉴定得到7 172个肽段,1 197个蛋白质,其中包括多个潜在的抗原蛋白质,如四跨膜蛋白超家族、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表皮抗原蛋白和烯醇酶等。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其中632个蛋白参与276个调控通路,诸如与虫体发育紧密相关的Wnt、Notch、Hedgehog、NF-κB、cAMP以及胆酸盐信号通路。对β-catenin的验证结果显示,此基因分布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顶突的小刺以及散在的细胞中,同时其相对转录量在体外培养0~10d的过程中呈递减趋势。综上,本研究解析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的蛋白质表达元件,揭示了原头蚴主要的调控信号通路,为虫体的生长发育机制以及包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分析
《农业机械 》 2017
摘要:玉米机械化收获是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本文阐述了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现状,对几种典型玉米收获机结构和作业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探讨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和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食葵6号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
《新疆农垦科技 》 2017
摘要: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及主要生育期水肥病害管理等方面对新食葵6号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了规范,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一氧化氮分泌的影响
《中国兽医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包囊壁(HC)和包囊液(HF)刺激培养在24孔板上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并用PBS作为对照,用G riess试剂检测不同时间点一氧化氮(NO)的浓度。结果显示,在短时期(48 h)内,PSC刺激巨噬细胞后在第8、24和48小时均产生大量NO,与PBS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HC也可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与PBS对照组相比,在刺激后第24和48小时也均差异显著(P<0.05);HF在刺激后第4、24和48小时均产生少量NO,但与PBS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可通过不断释放大量NO来抵御原头蚴的侵染,包囊对宿主具有损害作用,同时又能通过降低NO的产生来减弱宿主对原头蚴的杀伤作用,包囊液对巨噬细胞释放NO的作用不显著。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宿主在抵抗寄生虫感染时NO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病 原头蚴 一氧化氮 包囊 包囊液 免疫逃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适宜机采相关性状的SSR标记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基因挖掘
《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机械采收对品种的生育期、株型及对脱叶剂敏感度有较高的要求。本研究利用覆盖全基因组有多态性的214对SSR标记对118份含有一个或多个机采性状的种质资源的株高、始节高、始节位、第一果枝平均长度、生育期及脱叶率6个机采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利用Structure 2.3.1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并结合2年2点12个重复的田间表型数据,采用Tassel 5.0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MLM关联定位。结果检测到460个等位基因,涉及905个基因型,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5151,PIC值平均为0.4587,基因多样性指数和PIC值都大于平均数的标记有99个,占总标记数的46.3%,说明该批SSR标记具有较多的等位变异数和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分析将118份供试材料划分为4个亚群,结果显示各类群中材料与地理来源无对应关系。关联分析结果显示4种环境中,在显著条件下(P<0.05),共检测到124个与6个机采相关性状相关的位点,对表型变异解释率范围为2.23%~14.15%;其中在极显著条件下(P<0.01),共检测到20个与机采相关性状相关的位点,对表型变异解释率范围为4.84%~14.15%。基于本研究的结果,鉴定出典型的载体材料11份,分别为系7、金垦9号、Y11、豫棉18、AY-4、K2、朝阳棉2号、DZ22、中棉所43、C2和关农长早B14。以上发掘出的控制棉花适宜机采性状的优异等位基因及优异亲本资源,可为机采棉的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