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耐光氧化和耐荫特性的生理基础(英文)
《植物学报 》 200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简易、有效的人工光氧化和遮荫技术对 30个水稻 (OryzasativaL .)种质进行筛选 ,鉴定出既耐光氧化又耐荫、耐光氧化不耐荫、耐荫不耐光氧化、既不耐荫又不耐光氧化等 4种品种类型 ,并用既耐光氧化又耐荫的品种“武育粳 3号”和对光氧化和遮荫均敏感的品种“香籼”进行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遮荫条件下 ,与对光氧化和遮荫敏感的品种“香籼”比较 ,“武育粳 3号”的PSⅡ活性差异不大 ,RuBisCO活性降低较少 ,光合能力、光合生产力较高。在光抑制条件下 ,“武育粳 3号”的PSⅡ活性 ,PSⅡ光化学效率 (Fv/Fm) ,PSⅡ_D1蛋白含量降低较少 ,光合作用光抑制较轻。在光氧化条件下 ,内源活性氧清除剂SOD诱导活性高 ,清除O-能力强 ,因而叶绿素衰减较慢。上述研究为水稻育种提供了配套的优良生理特性的鉴定技术和生理依据。
关键词: 光氧化 遮荫 水稻 PSⅡ光化学效率(F_v/F_m) RubisCO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对棉花叶枝利用的调节效应
《江苏农业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实行棉花留叶枝简化栽培 ,应选择棉花营养生长较旺盛的品种类型 ,根据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以及当地的土壤肥力水平 ,适当降低密度 ,利用叶枝 ,结合适度化控可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留叶枝简化栽培的适宜密度应比常规栽培的密度降低 5 %~ 10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胞外因子(EF)的PCR方法的建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猪链球菌2型的ef基因和ef基因合成了一对可扩增长度为626bp目的片段的引物,成功地建立了检测胞外因子(EF)的 PCR方法。用 Hae Ⅱ内切酶进行酶切,获得了与预期一致的 354bp和 272bp的两个片段。并进行了 PCR的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对马腺疫链球菌兽疫亚种、猪丹毒杆菌、猪肺疫巴氏杆菌和猪肺炎支原体的PCR检测结果均呈阴性;检测的敏感度可达100个细菌。另外,对9株猪链球菌2型菌株进行了检测,7株呈EF阳性,1株呈EF阳性,1株呈EF阴性;对15份正常屠宰猪扁桃体分离物的检测结果是1份为阳性。结果表明此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很高,可作为EF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手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2型的致病特性与毒力因子
《中国兽医科技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猪链球菌 2型对猪、人、其他动物及实验动物的致病特性 ;概述了猪链球菌溶菌酶释放蛋白 (MRP)、细胞外蛋白因子 (EF)、溶血素、荚膜多糖、44kb蛋白和IgG结合蛋白及纤毛、粘着素等毒力因子的研究概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旱育秧苗萎蔫反应及其生理响应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旱育秧苗离土萎蔫反应及其生理响应方面初步研究了旱育秧苗的水分生理特性和对其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旱育秧苗离土后达到临界萎蔫时间比水育秧早 6 0min左右 ,失水速率较快 ,但旱育秧苗临界萎蔫后失水速率比水秧苗低 5 5 2 % ,且临界萎蔫后旱育秧苗在水中恢复展叶所需时间短于水秧苗 16 0~ 2 14min ,吸水速率是水秧苗的 2 4~ 6 3倍。旱育秧苗在离土—临界萎蔫—再吸水恢复展叶过程中 ,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 (NRA)分别是水秧苗的 2 7~ 2 1 1倍、 6 3~ 17 5倍、 13 0~ 2 1 0倍 ;秧苗体内NO 3 含量变化趋势与NRA类似 ;旱秧苗体内脯氨酸 (Pro)含量在萎蔫时快速升高 ,且高于水秧苗 ,而在水中恢复展叶时Pro含量又快速下降 ,叶片Pro含量低于水秧苗。由此可见 ,旱秧苗水分反应灵敏 ,维持和恢复氮代谢能力较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