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东亚钳蝎毒素多肽对蜚蠊神经索动作电位的作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观察两个从国产特有蝎种东亚钳蝎 (Bm K)分离的毒素多肽 Bm K 、Bm K 对昆虫中枢神经自发放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蜚蠊中枢神经自发放胞外记录方法。结果 Bm K 对蜚蠊中枢神经自发放动作电位有双相作用 ,先抑制后兴奋 ,其抑制作用是可逆的。Bm K 对蜚蠊中枢神经自发放动作电位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作用不是可逆的。结论 提示 Bm K 是神经抑制性成分与兴奋性成分的混合物 ,Bm K 中只有抑制成分。推测 :这两种组分中的活性成分是通过对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钠通道作用而产生相应的抑制和兴奋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102棉铃发育动态研究
《棉花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棉铃发育过程中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1 0 2增产的主要原因为铃重提高。单铃籽棉重的提高是纤维和种子的同步增加 ,一是纤维干重的提高 ,1 997~ 1 998两年平均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单铃纤维干重最大值为 2 .2 2 g,比常规棉 1 .90 g增加 1 6.84%;二是种子干重的增加 ,两年平均杂交棉单铃种子重为 2 .53g比常规棉 2 .2 3g增加1 3.45%。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在棉铃发育过程中表现较强的“源”“库”生理优势 ,即棉铃对位叶叶面积、干物质 ,铃壳干重、铃壳内全 N含量均高于常规棉 ,且达到最大值后下降速度快。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光合产物积累多 ,营养物质运转快 ,实现了“源”“库”“流”三者协调同步 ,这是杂交棉铃重提高的重要生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渝303高产的生理基础探讨
《江苏农业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苏渝303 栽后发根还苗快,结薯早,前期茎叶生长势旺,叶面积指数、总光合势和净同化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徐薯18 。干物质积累在生长的前90d 显著快于徐薯18 ,后期则略有减弱。苏渝303 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徐薯18 高19-3 % 和28-7 % ,经济系数比徐薯18 高7-6 %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铃虫对久效磷抗性的毒理学机制
《植物保护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就棉铃虫田间种群对久效磷抗性的毒理学机制进行了研究。久效磷对敏感品系和高抗品系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同等剂量浓度下,对敏感品系的抑制率为73.48%,对高抗品系的抑制率仅为59.67%,说明棉铃虫对久效磷产生高水平抗性与乙酰胆碱酯酶不敏感性有关。在不同田间抗性品系中,PBO和TPP对久效磷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为5.6~23.4倍和2.9~4.6倍;而相应地PBO和TPP对新疆敏感品系的增效比仅分别为1.3和1.7倍。6龄幼虫头部羧酸酯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在高抗品系中,羧酸酯酶活力为3.83×10~(-5)mmol α-NA/头.min,而敏感品系为2.18×10~(-5)mmol α-NA/头.min,二者差异显著。据此认为,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代谢作用的增强是棉铃虫对久效磷产生抗性的原因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用化学品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多样性影响研究
《生态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 RAPD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研究了农用化学品不同使用环境下的 4种土壤微生物群落 DNA序列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4种土壤微生物群落 DNA序列在其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在 DNA分子水平上的多样性产生影响 ;而不同的农用化学品对土壤微生物群落 DNA序列多样性影响各不相同 :化肥污染会引起某些土壤微生物的富集和一些微生物物种的丧失 ;农药污染会引起土壤微生物 DNA序列本身发生变化。
关键词: 分子遗传标记 RAPD 农用化学品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群落 DNA序列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花菜主要性状在自交后代中的遗传稳定性
《北方园艺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青花菜 (B .oleraceavar .italica)具有广泛的自交不亲和性 ,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 ,通过选择自交亲和指数迅速下降 ,3代后渐趋稳定。系内株高、分枝数、花蕾粗细、球茎髓部空实度、花瓣颜色等性状在自交 3~ 4代后趋于一致。花球成熟期自交 4代尚难稳定。球径 /球高比在世代间变化不大。花球大小、蕾期亲和指数、生长势等方面表现明显的自交衰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