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815条记录
水稻品种抗稻飞虱筛选技术的评价

昆虫知识 1991

摘要:一、概况 稻飞虱(主要指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1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是亚洲稻区的主要害虫。自1973年国际水稻研究所育出抗褐飞虱品种IR26并经大面积推广后,许多亚洲国家把抗稻飞虱育种列为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剂量率与初始菌量对电离辐射杀菌效果的影响

中国消毒学杂志 1991

摘要:以~(60)Co照射短小杆菌与红酵母。结果表明,剂量大小与杀菌作用强弱关系密切,而剂量率大小对杀菌作用则影响不明显。物品初始染菌量愈高,消毒或灭菌所需照射剂量愈大。

关键词: 电离辐射灭菌 剂量率 初始菌量 短小杆菌 红酵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射性碳-14对水稻的诱变效应

浙江农业学报 1991

摘要:用早籼“广陆矮4号”作试验材料,~(14)CO_2作诱变剂;处理时期分别为颖花原基分化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花粉完成期;处理剂量分别为111×10~4、222×10~4和333×10~4贝可/株,用40戈瑞~(60)Co-r射线处理作对照;以M_2代熟期和株高突变率为指标,研究了~(14)CC_2对广陆矮4号的诱变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熟期和株高突变率基本上随~(14)CO_2引入时期的推迟和剂量的提高而降低;~(14)CO_2各处理熟期突变率平均值远远高于r射线各处理熟期突变率平均值,而株高突发率平均值相近;~(14)CO_2诱发的早熟突变率以减数分裂期引入,333×10~4贝可/株剂量处理最高,而诱发的矮杆突变率则以颖花原基分化期引入,222×10~4贝可/株剂量处理最高,对“广陆矮4号”品种,诱发早熟突变,~(14)CO_2比~(60)Co-r射线有效,而诱发矮杆突变则不如~(60)Co-r射线。

关键词: 碳-14 水稻 诱变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变色稻谷寄藏的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1991

摘要:1987~1988年我们从全国17个省市采集的220份变色稻谷样品中,共分离得真菌21属,其中以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弯孢霉属(Curvularia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及青霉属(Penicillium sp)的检出频率高,分布地区广,为优势真菌。我国各稻区变色稻谷上的真菌种类大致相同,但检出率有所不同。由变色稻谷分离的19种主要真菌,于水稻开花期进行人工喷雾接种,均能产生大量的变色稻谷,但发病程度和表现症状,因真菌种类不同而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 变色稻谷 寄藏真菌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弹状病毒提纯技术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 1991

摘要:弹状病毒(Rhabdoviruses)是一类由单分子负链单股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子弹形病毒,它包含一大批寄主范围不同的病毒成员,分类上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它们可分别侵染哺乳动物、鱼类、昆虫和植物。其中侵染植物的成员归为植物弹状病毒组,它们的颗粒呈棒状或子弹状,以棒状为主。到目前为止,对植物弹状病毒的研究与其他病毒相比是很不深入的,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就是病毒本身的提纯。因此研究弹状病毒的提纯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的比较

浙江农业学报 1991

摘要:平衡施肥法和土壤肥力指标法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两种测土配方施肥方法。本文以1987、1988二年在浙中丘陵地区水稻土上进行的大麦多点田间试验资料,研究磷素平衡施肥法中各项参数的确定及磷肥用量计算,该法与土壤肥力指标法确定的磷肥用量比较表明:平衡施肥法计算的施磷量受估计可得产量、土壤供磷量、磷肥利用率等因素的制约,故带有全定量的性质;而土壤肥力指标法是一种半定量方法,其按不同土壤速效磷测定值确定的施磷量与同一土壤平衡施肥法中上定产水平时的施磷量相当。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平衡施肥法 肥力指标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不同基质无土栽培的增产效果及生理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1991

摘要:稻谷壳灰.锯木屑以及两者不同的配比混合物作为塑料大棚无土栽培番茄的基质,其中以两者体积为2:1的混合基质表现最好,三年两季产量都比对照(园土)和锯木屑基质增产39~48%,番茄的植株高度、花序数、果穗数、座果数以及伤流强度都高于对照;全株和根系的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增加59%和78%;绿叶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根部最长根长度、平均根长也超过对照并持续到拔株期。此外,对混合基质无土栽培增产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无土栽培 混合基质 滴灌系统 营养液 伤流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栽培大麦根尖细胞的辐射效应研究(简报)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1

摘要:我国是栽培大麦的起源中心之一.我们在对栽培大麦生理生长性状与辐射敏感性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本试验.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不同类型栽培大麦的辐射敏感性差异.1 材料和方法 试材为24个栽培大麦品种的休眠种子,分属于二棱皮大麦,二棱裸大麦,四棱皮大麦,四棱裸大麦,六棱皮大麦和六棱裸大麦.种子含水量为12%左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元素与生长调节剂对枇杷花粉萌发和座果的影响

中国果树 1991

摘要:枇杷于冬季开花,自花授粉受精能力较强,采前落果和生理落果不严重,影响枇杷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其座果多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授粉时的气候条件及以后的冻寒有关。为此,我们于1989—1991年研究了枇杷花粉的萌发条件,以及营养元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花粉萌发及座果的影响,旨在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壤桔园施用磷钾肥和石灰对温州蜜柑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柑桔 1991

摘要:在以前已有一定施磷水平的红壤桔园,施磷无增产作用,但可显著降低果实总酸含量。施钾两年平均增产28.5%,并使果实增大,但使可食率降低,果汁总酸含量增加。施钾对果实品质的这些不良影响,可以通过配施磷肥和石灰得到部分克服。红壤桔园施用石灰石粉的后效至少可以维持3年以上。亩施150公斤石灰石粉的处理3年平均增产37.2%,果实可食率及果汁率提高,固酸比增大。成年红壤桔园撒施石灰,以施用石灰需要量理论计算值的一半左右,柑桔产量最高,此时土壤pH值在6.0以上,而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在0.8毫克当量以下。

关键词: 红壤 温州蜜柑 施肥 石灰需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