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815条记录
B.t颗粒剂防治玉米螟效果显著

植物保护 1991

摘要:玉米螟是我国玉米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多年来在防治方法上,大多采用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喷雾或灌心,效果不很理想,1988年我们从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引进新型微生物杀虫剂苏云菌秆菌(简称B.t)颗粒剂(获国家发明专利,编号 88105821·1),3年来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梅有色品种果实在转色过程中色素与主要内含物的变化

浙江农业学报 1991

摘要:随着杨梅果实成熟度增加,果实感官色泽一般由青(绿)色转变成乳白色(白杨梅);或转变成粉纤色(粉红杨梅);或转变为红色(纤杨梅);或转变成紫色(炭梅即紫色杨梅)。当今杨梅品种分类主要是根据果实感官色泽进行的。品种间或品种内果实色泽的差异主要是由花青素含量的高低决定的。而目前对杨梅有色品种果实转色过程中色素及主要内含物的动态变化研究很少见报道。本文旨在探讨杨梅有色品种果实在转色过程中,色素、酸、糖和氨基酸等内含物的变化规律,以便为杨梅果实采收,贮运和采前生理研究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杨梅 色素 色价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联法在稻条纹叶枯病流行预测上的应用

植物保护学报 1991 CSCD

摘要:应用酶联法检测稻条纹叶枯病的介体昆虫带毒率。以小麦田的一代、单季晚稻秧田的一代和二代介体昆虫灰飞虱的带毒虫量为主要指标,建立叫归预测式,结合当年早春的气候情况和水稻品种的感受性,进行经验分析,作出中长期发病程度的预报,经常熟、昆山、吴县、武进、济宁、无锡等市县病虫测报站的反复验证,理论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毒 媒介昆虫 流行预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个春大豆品种对旱境的反应及抗旱指标初探

浙江农业科学 1991

摘要:干旱对大豆生产的危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浙江省,干旱也是影响春大豆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一般在春大豆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易遇到高温干旱的影响而减产。据 Aghley 等(1978)和 Snyder(1982)等报道,干旱严重影响大豆的单株节数和每节英数2个大豆产量构成因素。但干早对不同品种的产量影响是有差异的〔"含,,J。本试验对8个春大豆品种在旱境条件下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和产量进行了测定,以分析春大豆品种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处理对小包装榨菜胖袋的效果及对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1991

摘要:科学试验,有成功、有失败,当为常理。成功的,可资推广应用;失败的,可使他人避免重犯错误,引出教训,也是一种成绩。辐照解决了胖袋问题,榨菜却不堪食用,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食品辐照处理的利弊观,对他人不无启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浙梅树蚧虫寄生蜂及三种中国新记录(膜翅目:小蜂总科)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1

摘要:从江浙梅区所采10种梅树蚧虫中育得寄生蜂4科18属25种,其中3种为中国新记录,并有10项寄主新记录,文中登录了各种寄生蜂的名称、寄主和采地,对3个中国新记录种——长角短索蚜小蜂Archenomus longicornis(Nik),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tamakatakaigara Tachikawa和网室优盾金小蜂Eunotus arelatus(Ratzeburg)作了记述,并附特征图。

关键词: 梅树 蚧虫 寄生蜂 中国新记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壤施用石灰石粉对芝麻产量的影响

中国油料 1991

摘要:石灰石粉施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石灰石粉用量增加,土壤pH升高,交换性铝和铝饱和度下降。施后7年仍可发挥其效果。(2)施用石灰石粉,显著增加每株蒴数和千粒重,增产幅度为17%—6l%。(3)土壤pH升高到6.0以上、交换性铝含量降至1.0me/100克土以下,芝麻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芝麻 施石灰石粉 代换性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F(AB')_2~-酶联吸附分析法检测大麦黄花叶病毒

中国病毒学 1991

摘要:F(ab′)_2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F(ab′)_2-ELISA)成功地用于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的常规检测和诊断.其步骤是先用稀释1000?4000倍的抗血清F(ab′)_2包被反应板,加待测样品和稀释1000倍的同种抗血清或IgG,然后再加A蛋白碱性磷酸酯酶和底物,测定OD值.比较试验表明,ELISA稀释缓冲液加入1%小牛血清或1%全脂奶粉,BaYMV的测检灵敏度可提高达2.5?5.0ng/ml,病叶汁液检测终浓度为稀释1600?3200倍.我国BaYMV分离物与英国分离物的血清学性质完全一致.BaYMV在大麦病株中以叶部含量较高,茎中含量次之,根部测不出病毒.检测和诊断田间样品,即使有的样品已不新鲜,也均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此方法也成功地用于大麦温和花叶病毒(BaMMV)、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燕麦花叶病毒(OMV)和燕麦金色条纹病毒(OGSV)等禾谷多粘菌传麦毒的检测,这S种病毒的血清学关系研究表明,除BaYMV和WYMV之间具有血清学关系以外,其余彼此均不反应.

关键词: F(AB′)_2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大麦黄花叶病毒 菌传麦类病毒 血清学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粳型光敏核不育系La7001s在杭州(30°05′N)的育性表现及其应用

浙江农业学报 1991

摘要:1989年从安徽、湖北和福建等省引进若干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进行育性试验,初步观察到粳型光敏核不育系La7001s的不育性表现稳定、育性变化不同步。1990年进一步对La7001s进行育性试验,再次证实其育性变化不同步现象存在。本试验也为La7001s在杭州地区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

关键词: 粳型光敏核不育水稻La7001s 育性表现 育性变化不同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孢杆菌菌剂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中国油料 1991

摘要:二年的田间试验表明,油菜应用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剂能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植株生长,增加有效分枝和有效角果数。每亩施用150毫升菌剂可增菜籽14.3公斤—18.0公斤,增产13.6%—14.5%;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为20%—50%。在本试验条件下,菌剂亩用量以150ml—200ml为宜。菌剂的多菌株组合具有协同效应。

关键词: 蜡状芽孢杆菌 油菜 增产 防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