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815条记录
温州市早期引种温州蜜柑的历史情况调查

浙江柑桔 1990

摘要:温州蜜柑原种产于浙江,五百多年前传入日本经实生选育而成,以后又发展成诸多品系。我国现有的温州蜜柑品系大多是从日本重新引回的。温州市由于过去引种温州蜜柑的时期先后不一,品系良莠不分,且多为私人传播,造成温州蜜柑的品系混杂。以往温州市柑桔育苗甚多,销售遍及全国,因此品系混杂对全国也有一定影响。为了正本清源,七十至八十年代我们对温州市早期引种温州蜜柑的历史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引种时期和来源 温州地区是全国引种温州蜜柑最早的地区。据调查,最早引种的是瑞安县“务农会”,其次是九山(西郊乡九山村),其后是原平阳县郑楼小学(温州师范学校前身)。 一九○八年瑞安县“务农会”,经由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农科学生引入苗木,当时无品系名称。据栽种后果实成熟期推断,可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红铃虫为害棉铃的损失估计

昆虫知识 1990

摘要:棉红铃虫 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幼虫为害棉铃所造成的损失估计,曹赤阳等曾作过报道。但用该逻辑斯蒂公式只能估计天气干旱、僵瓣很少的年份才接近实际损失。而红铃虫为害棉铃所造成的损失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幼虫侵入籽棉,使棉纤维的发育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岩柑桔品种的演变与改良

浙江柑桔 1990

摘要:台州地区园艺学会于1989年10月初召开了“从事园艺工作三、四十年老专家座谈会”,畅谈本地区园艺事业、特别是柑桔事业的变化。1949年全地区果树面积不过3.96万亩,产量1.665万吨,其中柑桔2.3万亩,产量1.4166万吨。到1989年,果树面积达80万亩,产量27.98万吨,分别增长20倍和17倍;其中柑桔面积达50万亩,产量22.33万吨,分别增长21.74倍和15.78倍。柑桔栽培范围从黄岩的一个区和临海的部分乡扩大到全区8个县(市)的山坡与海涂。在品种结构、栽培技术等许多方面都有深刻的可喜变革。现把座谈会上一部分发言归纳整理发表,从中可窥出科学进步的若干轨迹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今后演变的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德柑桔粉虱上扁座壳孢菌的自然流行

生物防治通报 1990

摘要:扁座壳孢菌(Ascheronia placenta)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国内外已有报道。该菌在浙江自然大流行,多在浙南,如青田县油茶林的黑胶粉虱和黄岩市桔园的柑桔粉虱上发生。1989年秋,杭州地区建德县桔园的柑桔粉虱上发生,柑桔粉虱幼虫大量被感染致死,寄生率达95%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解桔皮的综合加工利用

浙江柑桔 1990

摘要:本省是柑桔重要产区,每年所遗下的桔皮只利用了极小部份,大部份被废弃,非常可惜。柑桔皮的综合利用几年前就有人进行研究,由于提出的工艺,受设备的限制,不能广泛地被采用,直至最近酶解法的研究成功,才给桔皮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途。我们首先应用黑曲霉ASCPU—4菌种,能同时产生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复合酶,将柑桔皮一步酶解,制成桔皮汁,接着,我们又利用桔皮酶解液制成陈皮晶和制桔皮汁的残渣再制成冰花陈皮片。本文主要介绍后两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限花序蚕豆研究初报

作物品种资源 1990

摘要:有限花序型蚕豆是瑞典科学家通过辐射处理获得的一种突变体,具有株矮防倒、有利于间作套种、收获指数高等优点。本文介绍选育适合中国间作套种耕作制度的有限花序蚕豆的初步研究结果和今后利用前景的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活性腐殖质作为地力监测指标的应用意义

土壤肥料 1990

摘要:以稻田多熟制多点定位试验为材料,比较了土壤腐殖质分组法与活性腐殖质法(即NaOH—Na_4P_2O_7一次提取法)在表征土壤肥力变化上的应用价值,最后肯定了一次提取法在地力定位监测上的实用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射不育小菜蛾的扩散能力

核农学报 1990 CSCD

摘要:采用(32)~p标记法研究了辐射不育小菜蛾的扩散能力。试验表明,10天内,不育小菜蛾有94%扩散在40m范围内,极个别可达120m,而在这10天中,后3天的诱捕虫数平均每天仅占总诱捕虫数的0.5%,说明辐射不育小菜蛾的扩散有一定期限,3天内扩散范围约700m~2。

关键词: 小菜蛾 辐射不育 扩散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云金颗粒剂防治玉米螟技术

今日科技 1990

摘要:苏云金颗粒剂是我所1988年从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引进的防治玉米螟的新型微生物杀虫剂.两年来,经多点试验和数千亩示范表明,在玉米心叶末期,每亩用700克B·T颗粒剂撮心防治玉米螟,幼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酚棉新品种—浙棉9号

中国棉花 1990

摘要:一、品种来源浙棉9号(2049)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从8114×79—5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低酚棉新品种。母本8114是我所近年育成的有酚棉品系,其杂交组合为密浙棉×(浙棉3号×徐洲209),丰产性好,生产潜力大。父本79—5系慈溪市崇寿农科站在南通5号中选得的低酚棉单株培育而成。杂交后经多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