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对母猪泌乳性能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膳食纤维最早被看做是一类不易被单胃动物吸收的植物性成分,因猪体内缺少可以消化纤维的酶,所以对于膳食纤维的消化能力非常有限,目前关于膳食纤维对猪生产的大部分研究是其对猪的抗营养作用.但随着对膳食纤维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膳食纤维对仔猪的腹泻,育肥猪的肠道稳态以及母猪泌乳性能都有一定改善作用.妊娠母猪其肠道的微生物数量要显著高于其他阶段,因此有很好利用膳食纤维的生理基础.膳食纤维在母猪的后肠道发酵可以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其中乙酸可以有效提升母猪初乳和常乳中乳脂的含量,从而增加仔猪的日增重.母猪的泌乳性能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仔猪自出生到断奶基本靠母乳维持生长,母猪的泌乳能力决定着仔猪的成活率以及后期的健康发育.因此本文综述了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对母猪泌乳性能的影响,以更全面客观的了解膳食纤维和其在猪生产上的应用,为饲料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膳食纤维 母猪 泌乳量 采食量 肠道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蔗糖磷酸合成酶(SPS,EC 2.4.1.14)是调控蔗糖合成的关键限速酶,SPS受SPS基因家族编码,不同物种中SPS蛋白长度介于468~1 107 aa之间,分子量在104.1~120.1 kD之间,理论等电点范围为5.81~6.76,外显子数量介于9~14之间,内含子数量介于10~13之间.进化分析表明SPS基因可以分为A、B、C、D4个亚家族,同一植物中不同亚家族SPS基因的时空表达具有差异,功能也有所差异,光温条件和栽培措施可以显著影响SPS基因的表达.转SPS基因研究表明其对植物的蔗糖含量、产量、生物量和纤维含量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对SPS基因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揭开植物蔗糖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加快植物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蔗糖 蔗糖磷酸合成酶 基因家族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ox Ⅰ、ITS和rbcL基因序列的马尾藻系统进化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海南省青葛港马尾藻属(Sargassum spp.)为研究对象,利用cox Ⅰ(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ITS(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及rbcL(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3种DNA条形码分析马尾藻属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1)基于形态鉴定及利用cox Ⅰ、ITS和rbcL三种DNA条形码进行分子鉴定的方式鉴定出9种海南省青葛港常见马尾藻属物种;(2)利用rbcL基因扩增出DNA序列的GC含量最低(32%),ITS基因扩增的DNA序列GC含量最高(59%),且在不同样本间ITS扩增的DNA序列GC含量差异最大,在57%~59%之间;(3)cox Ⅰ条形码序列可聚为两类,其中6个几乎不存在遗传距离,且5个样本间的遗传距离均小于50;从rbcL条形码序列的聚类结果看来,除了 RQL3之外,其他样品聚为一类,6个样本间的遗传距离均小于50.ITS条形码序列聚类的结果显示,9种马尾藻样本可聚为两类,马尾藻样本之间均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研究认为,青葛港海域马尾藻种内变异丰富,同一属的样品表现出很好的属内种间多样性;在分析青葛港马尾藻的遗传进化时利用ITS基因比其他两种基因能发现更多的遗传变异,能有效分析马尾藻的遗传进化关系.该研究结果对研究马尾藻种群生长和遗传进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为人工培育优异马尾藻属及其选育打下基础.

关键词: 马尾藻(Sargassum);遗传进化;cox Ⅰ;ITS;rbc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西番莲主要病毒种类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20年5-7月,在海南三亚市和五指山市采集表现花叶、皱缩、畸形等疑似病毒病的西番莲叶片样品176份,通过PCR和RT-PCR检测发现:侵染西番莲的病毒主要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南瓜蚜传黄化病毒(cucurbit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CABYV)、东亚西番莲病毒(East Asian Passiflora virus,EAPV)、夜来香花叶病毒(Telosma mosaic virus,TeMV)、西番莲木质化病毒(passion fruit woodiness virus,PWV)、西番莲斑驳病毒(Passiflora mottle virus,PaMV)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TeMV 的检出率最高,为 52.27%;其次为 PaMV,43.75%;CMV 和 EAPV 均为 28.98%;PWV 为 22.73%;TYLCV 为 9.09%;CABYV 为 4.55%.TeMV、PaMV、CMV、EAPV和PWV可能是三亚和五指山西番莲的主要病毒,样品病毒复合侵染率为78.91%,存在32种复合侵染类型,以2~4种病毒复合侵染为主.3个TYLCV西番莲分离物的基因组全长均为2 781 bp,含6个ORF.序列相似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3个分离物均属于TYLCV-Israel株系,序列相似性为98.85%~99.14%,与海南己报道的4个其他作物上的分离物聚在同一进化分支上.这是TYLCV侵染西番莲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西番莲 病毒病 病原检测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2C型蛋白磷酸酶基因MePP2C55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2C型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 2C,PP2C)基因是ABA信号途径中主要组成部分,为分析其在木薯非生物胁迫和块根采后生理性变质(post-harvest physiological deterioration,PPD)中的作用,采用RT-PCR技术从木薯叶片(SC124)中克隆得到MePP2C55基因.对MePP2C55基因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遗传进化关系、蛋白质结构预测及基因的启动子元件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对MePP2 C55基因在不同处理和PPD过程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MePP2C55基因全长1100 bp,编码369个氨基酸残基,蛋白相对分子量40.7 ku,理论等电点为7.57,含有PP2C的家族结构域.蛋白质序列分析显示,MePP2C55与橡胶树和麻风树的PP2C最相似,分别为88.80%和80.60%.MePP2C55和其他PP2C一样,在C-端保守.这些结果均表明,MePP2C55基因属于PP2C家族.(2)MePP2 C55基因在不同木薯组织中的表达均较高,在侧芽和叶柄中最高.(3)MePP2 C55基因属于ABA核心通路,所以启动子序列分析显示含有10个ABRE(abscisic acid responsiveness)元件.MePP2C55基因能被PEG和ABA处理显著诱导,且在PPD过程中也能被显著诱导.从上述结果可推测,MePP2 C55基因具有提高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的潜力,同时也参与了PPD过程,为下一步研究该基因在木薯采后和抗逆中的功能提供了线索.

关键词: ABA MePP2C 非生物胁迫 采后生理性变质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量对小粒咖啡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云南小粒咖啡施肥措施,提高肥效,采取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置5个处理,包括减量施肥N 33.75+P2O58.7+K2O 36.45 kg·hm-2 (T1)和N 67.5+P2O517.25+ K2O 72.75 kg·hm-2 (T2),当地常规施肥N 135.00+ P2O534.5+ K2O 145.5 kg·h m-2 (T3),增量施肥N 202.5+ P2O551.75+ K2O 218.25 kg·hm-2(T4)和N 236.25+P2O560.3+ K2O 254.55 kg·hm-2(T5).分析不同处理对小粒咖啡产量、果实鲜干比、咖啡豆品质(百粒重、密度、粒度)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 表明,小粒咖啡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T4处理的产量最高;增加施肥量提高了咖啡豆的百粒重和粒度,但对鲜干比和密度无显著影响.2018和2019年鲜干比和产量显著高于2020年,果实发育期遭遇干旱胁迫是造成2020年产量和鲜干比低的主要原因.比较各处理的成本投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T2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为19237.67元·hm-2.综上所述,T2处理既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又能降低肥料成本,与各处理相比,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案,为咖啡生产节本增效施肥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小粒咖啡;施肥量;产量;品质;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深度学习与激光点云的橡胶林枝干重建及参数反演

农业工程学报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树木的几何建模在林木性状评价、森林动态经营管理与可视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现今,从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数据中重建树体三维模型并精准获取林木空间枝干结构参数是数字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深度学习与计算机图形学相融合的树木骨架重建与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以PR107、CATAS 7-20-59、CATAS 8-79三个品种的橡胶树为实验对象,首先,采用背包移动激光雷达获取三个橡胶树品种的样地数据,并通过体素剖分和数据增广策略来构建橡胶树训练样本集.其次,构造由四层特征编码层和特征解码层所组成的点云分类深度学习网络,并包含优化的PointConv模块与不同尺度的特征插值模块,以实现在多尺度条件下,全面考虑点云的全局和局部优化特征,引导网络实现枝叶点云的精确分类.最后,面向分类后的枝干点云,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的空间连通性算法与圆柱拟合策略,重建树木骨架模型,并自动解决叶子点云与对应的一级枝干归属问题,进而在叶团簇尺度下开展对单株树的精细描述与参数反演.通过对三块橡胶树测试样地的验证和与实测值的比对表明,该研究提出的深度学习网络枝叶分类总体准确率在90.32%以上.骨架重建与叶团簇分析结果显示,PR107品种橡胶树具有较为发散的树冠、最大的分枝夹角和叶团簇体积;CATAS 7-20-59品种橡胶树冠呈花瓶型,分枝夹角和叶团簇体积较小;而CATAS 8-79品种橡胶树尽管胸径最粗,但不耐寒害处于落叶期导致冠积最小.同时,反演得到的橡胶树一级枝干直径与实测值比对为:决定系数R2不低于0.94,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小于3.01 cm;主枝干与一级枝干的分枝角为:决定系数R2不低于0.91,均方根误差RMSE不高于4.94°.同时发现橡胶树一级枝干的直径与对应的叶团簇体积呈正相关分布.该研究将人工智能的理论模型应用于林木的激光点云数据处理中,为林木激光点云的智能化分析与处理提供了新颖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树木骨架重建 激光点云 计算机图形学 林木参数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咖啡果皮粉对饼干品质和淀粉消化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咖啡果皮是咖啡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约占咖啡果实的50%,测定结果显示咖啡果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总膳食纤维的含量可达64.80%,且脂肪含量低,仅为1.62%.但咖啡果皮仅有一小部分被用作堆肥和动物饲料,大部分被丢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为了探寻咖啡果皮在焙烤食品中的加工利用,本研究利用超微粉碎的咖啡果皮0%、5%、10%、15%、20%替代小麦粉来制作饼干,通过测定饼干的含水率、膳食纤维的含量、DPPH清除率、淀粉消化性能、血糖生成指数、色泽、质构及感官性状,发现与对照组(0%)相比,随着咖啡果皮粉替代量的增加,饼干的含水率从6.57%下降至5.32%,膳食纤维含量和DPPH清除率显著增加,分别从1.84%增加至10.65%,从2.89%增加至36.69%,淀粉的消化率、C∞和k值与咖啡果皮粉的替代量呈负相关,最终预测的饼干血糖生成指数从91.16降至66.35,但5%、10%、15%替代量的饼干仍为高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色泽中L*和b*值逐渐下降,而a*值在5%和10%替代量时超过了对照组,饼干呈现咖啡果皮的棕红色,另外,饼干的硬度和咀嚼性逐渐增加,但在5%替代量时硬度增加并不显著(P<0.05),脆性、恢复力、粘结力和弹性均逐渐下降,当咖啡果皮粉添加量为5%时,可获得理想的感官评分,尤其是在色泽和气味上的得分达到最高,分别为4.8和4.7分.结果表明,咖啡果皮粉可以考虑作为一种饼干的配料来增加消费者对膳食纤维、抗氧化性物质和低糖化淀粉的摄入,该研究结果为咖啡果皮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咖啡果皮 饼干 品质 淀粉消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种间关系预测评估稻菜轮作区地表水中吡虫啉的生态风险

农药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吡虫啉(imidacloprid)在我国(亚)热带地表水体中频繁被检出,然而因本土水生生物相关毒理学数据严重缺乏,目前关于其在热带常见作物系统周围水体中生态风险的评估明显不足.本研究基于网络种间关系预测(web-interspecific correlation estimation,Web-ICE)结合物种敏感度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曲线,通过获取本地水生生物急性毒性风险阈值——5%物种危害质量浓度(HC5),利用风险商值法(risk quotient,RQ),评估了吡虫啉在海南省澄迈县稻菜轮作区地表水中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海南省澄迈县稻菜轮作区地表水中吡虫啉的HC5值为4.30 μg/L,其中有41.7%水样的RQ值高于1,且中位数和最大浓度对应的RQ值明显高于我国其他区域地表水,表明吡虫啉残留对所研究区域地表水中水生生物具有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在稻菜轮作过程中,4月份作物播种期(92.3%水体RQ>1)、蔬菜种植期(平均RQ=2.53,68%水体RQ>1)和澄迈中部区域水体中的吡虫啉呈现较高的生态风险,表明吡虫啉长期/脉冲输入造成其生态风险具有显著的时空和作物特征,因此需对该农药在该区域稻菜轮作实践中进行分种植期、分区域合理使用和限制使用.

关键词: 地表水 吡虫啉 网络种间关系预测 物种敏感度分布 水生生物 生态风险 稻菜轮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草TkAPC10基因的鉴定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植物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PC/C是一类泛素连接酶E3复合体,在调控细胞周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揭示橡胶草APC/C蛋白复合体的功能,鉴定了橡胶草TkAPC10基因,并对其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其功能。TkAPC10基因的ORF为579 bp,编码192个氨基酸,其基因组DNA序列为1 092 bp,包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基因组分析发现,TkAPC10以单拷贝的形式存在,其启动子序列除了含有TATA-box和CAAT-box增强子元件外,还有ABA、JA、光以及逆境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系统进化关系分析发现,不同物种的APC10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TKAPC10与莴苣LsAPC10的相似性最高达到99%,而与其他菊科植物的APC10蛋白相似性也达到95%以上。进一步采用qRT-PCR技术对TKAPC10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花、叶和根)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细胞分裂活动相对缓慢的组织(花梗)。外源ABA处理后,TKAPC10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下降;而MeJA和ET处理后,该基因显著上调表达。经PEG6000以及甘露醇处理后,TKAPC10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高盐胁迫显著诱导该基因的表达。TKAPC10基因参与橡胶草细胞分裂、激素信号以及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的调控。

关键词: 橡胶草 TkAPC10 细胞分裂 激素信号传导 非生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