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腐植酸尿素施用量及不同配比对新疆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膜下滴灌棉田为试材,研究腐植酸与常规尿素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8个处理,CK:不施氮肥;常规尿素:施N 225kg/hm~2;Ⅰ型腐植酸尿素(腐植酸质量分数1‰):施N225kg/hm~2;Ⅱ型腐植酸尿素(腐植酸质量分数2‰):施N 225kg/hm~2;Ⅲ型腐植酸尿素(腐植酸质量分数3‰):施N 225kg/hm~2;Ⅳ型腐植酸尿素(腐植酸质量分数4‰):施N 225kg/hm~2;Ⅴ型腐植酸尿素(腐植酸质量分数5‰):施N 225kg/hm~2;Ⅲ型腐植酸尿素减量10%:施N 202.5kg/hm~2。测定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量和产量,研究腐殖酸尿素配施不同比例常规尿素对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常规尿素相比,Ⅱ型、Ⅲ型、Ⅳ型、Ⅴ型腐殖酸尿素都能显著增加棉花干物质和产量,增产3.74%~7.52%,其中Ⅴ型腐殖酸尿素的增产效果最好,而Ⅰ型腐殖酸尿素、90%Ⅲ型腐殖酸尿素与常规尿素效果相当。(2)与常规尿素相比,Ⅱ型、Ⅲ型、Ⅳ型、Ⅴ型腐殖酸尿素都显著增加了棉花N素吸收量,提高棉花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增加4.50%~9.79%。(3)90%Ⅲ型腐殖酸尿素与常规尿素的棉花N素吸收量大体相同,但氮肥利用率增加6.110%。因此,新疆滴灌棉田应用腐殖酸与常规尿素配施能提高棉花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其中Ⅴ型腐植酸尿素效果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苹果主栽品种果实品质及香气组分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4种抗寒主栽苹果品种果实中主要糖、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及其它果实性状,研究主要香气成分,为寒地苹果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黑龙江4个主栽抗寒品种为试材,检测果实的总酚、抗氧化能力、类黄酮、果皮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等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糖酸,HS-SPME法检测分析香气主要组成及其含量。【结果】4个苹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龙冠>龙丰>七月鲜>金红。总糖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金红>龙丰>七月鲜>龙冠。总酸含量金红>七月鲜>龙丰>龙冠。共检测出9类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7类,各成分排序由大到小:酯类>烯烃类>杂环类>酸类>醇类>醛类>烷烃类。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很大差异,果实香味物质主要集中在醇类、烯烃类和酯类,其中酯类含量最高(56.24%),表现为"果香"味。不同参试品种糖酸比和味感评价存在明显差异,龙冠最高为22.96,七月鲜最低为9.92,表现出酸的味感。【结论】4个苹果品种果实的糖酸组成与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均为"酯香型"苹果,酯类物质可能对这4个品种果实风味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控策略
《植物保护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在我国是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精准扶贫、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包括北方一作区(东北、华北、西北)、中原二作区、西南混作区以及南方冬作区,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本文概述了我国马铃薯各优势产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及防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早熟春小麦新品种——新春48号
《麦类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春48号(原品系代号1142)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九立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采用新春18号为母本,高代材料P03J1/34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春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新审麦2017年09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谷物贸易演变趋势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中国谷物贸易2000年以来呈现出的新特征,研究谷物贸易演变趋势,对谷物贸易进行展望,为我国调节谷物供需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中2000~2017年中国谷物贸易相关的数据,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研究中国谷物贸易格局的演变,分析谷物相关政策对贸易的影响。【结果】中国谷物出口已由较强竞争力转为较弱竞争力,且竞争力在不断弱化;中国已经由谷物净出口国变为谷物净进口国;中国谷物进出口市场和进出口产品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谷物支持政策经过一系列调整后有效的促进了谷物市场的正常运行,谷物进口受到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的限制,而谷物的出口由国家根据谷物生产情况进行调节。【结论】我国谷物消费结构出现新特征,谷物的需求出现由"量"到"质"的提升,在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下,我国谷物产量增加空间有限,进口进一步增加潜力巨大。
关键词: 谷物贸易 出口竞争力 贸易规模 贸易地理流向 贸易产品结构 贸易相关政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Pst)的致病相关基因HrpZ为靶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Pst3F/Pst3R,能从Pst基因组DNA中特异性扩增出大小为161 bp的目的片段。建立的Ps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体系的检测灵敏度比普通PCR高1 000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检测模拟带菌种子中Pst的带菌量,检测下限为4.21 cfu·g~(-1);检测人工接种叶片组织中Pst的带菌量,检测到1级发病叶片带菌量为4.15×102 cfu·g~(-1)。对田间采集的63个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明显症状和疑似症状样本,分别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普通PCR和病原菌分离检测,检测到54个样本中含有Pst,3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建立的Ps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可以快速准确地定量检测番茄种子和发病组织中Pst的含量,为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早期预防和流行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番茄 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 实时荧光定量PCR 种子检测 组织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晾房环境对绿色葡萄干色泽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绿色葡萄干因其色泽新鲜、诱人而备受消费者推崇,经济价值是红褐色葡萄干的2~3倍.新疆吐鲁番、哈密地区晾房独特环境条件是绿色葡萄干生产的关键因素,该研究对整个制干时期内晾房及对照(晒干)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环境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监测及分析,对绿色葡萄干形成的关键环境因子进行了解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吐鲁番极端高温、干燥生态条件及晾房独特构造在该生态条件下营造的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是绿色葡萄干形成的关键因素.制干期间白昼条件下可降低环境中的最高温度(30.5~36.3℃)、平均温度(25.8~30.0℃)和昼夜温差(7.8~17.2℃),而晒干方式中以上3个关键指标的实际变化范围分别是40.8~68.0、27.0~34.0、27.7~50.0℃;晾房内的湿度不易受外界湿度影响,湿度维持在15.0%至35.0%是晾房可生产出绿色葡萄干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晾房内较低的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是形成绿色葡萄干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晒干方式中超过2 000μmol/(m~2·s)的光强和121.5μmol/(m~2·s)的紫外线强度,晾房内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分别控制在3.3和1.46μmol/(m~2·s)以下.葡萄干色泽变化主要受浆果中叶绿素a含量调控,晾制绿色葡萄干中的叶绿素a含量显著高于晒干红褐色葡萄干,2者叶绿素b含量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认为晾房中低光照强度、稳定的温、湿度条件是其利于绿色葡萄干形成的关键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晾房结构改进及工业化生产条件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产品 温度 湿度控制 晾房 葡萄干 色泽 光环境 解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年代培育的棉花品种产量性状及氮利用效率特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品种培育过程与土壤培肥、栽培技术、气候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品种产量性状的选育也与养分吸收利用性状存在协同选择性.为了理解品种选育过程对棉花养分效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了新疆1950s—2013年不同年代培育的22个棉花品种(系)的产量性状和氮素利用效率的特征,分析了各棉花品种不同生育期生物量积累规律、产量性状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物量、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差异较大,生物量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分别为2.87~11.67 g·株-1、20.8~38.6 g·株-1、42.3~88.3 g·株-1和58.2~120.4 g·株-1,变异系数分别为30.2%、8.2%、5.6%和5.6%.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铃数变异系数最大(29.0%),衣分最小(1.0%).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分别为1.12~4.47 kg·kg-1和2.87~11.67 kg·kg-1,变异系数分别为35.3%和27.6%.氮素偏生产力与生物量、皮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新疆过去60年棉花品种更替过程中,经济系数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始终维持在0.20~0.24 g·g-1;棉花皮棉产量性状逐渐提升,由1950s的853.6 kg·hm-2增加到2013年的1569.8 kg·hm-2;氮素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变化较大,分别由4.12 kg·kg-1增加到7.58 kg·kg-1、由2.32 kg·kg-1增加到3.07 kg·kg-1.基于生物量、产量构成因素、氮肥利用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等性状指标的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将22个品种分为氮高效型、氮中效型和氮低效型3组,'新陆早50号''新陆早57号'为氮高效型品种.与氮低效型组相比,氮高效型组的品种具有较高的皮棉产量和生物量.通过上述结果可以认为,棉花高产育种过程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
关键词: 棉花育种 品种 皮棉产量 经济系数 氮利用效率 氮素偏生产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芜菁硫甙葡萄糖苷的组分鉴定与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芜菁(Brassica rapaspp.rapa)为研究对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对新疆芜菁营养生长期(肉质根生长)不同发育阶段(前期、盛期、成熟期)、不同生长部位(根、茎、叶)中硫甙葡萄糖苷质量分数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长部位含有7种脂肪族硫苷、1种芳香族硫苷和4种吲哚族硫苷共12种硫苷,具有一定的差异。7种脂肪族硫苷分别为2-羟基-3-丁烯基硫苷、4-甲亚砜丁基硫苷、2-羟基-4-戊烯基硫苷、5-甲亚砜戊基硫苷、3-丁烯基硫苷、4-戊烯基硫苷、4-甲硫丁基硫苷;1种芳香族硫苷为苯乙基硫苷;4种吲哚族硫苷为4-羟基-3-吲哚甲基硫苷、3-吲哚甲基硫苷、4-甲氧-3-吲哚甲基硫苷、1-甲氧-3-吲哚甲基硫苷。其中,2-羟基-4-戊烯基硫苷与5-甲亚砜戊基硫苷在新疆芜菁根部未检测出,在肉质根生长前期,根、茎、叶部位未检测出。根、茎、叶中脂肪族硫苷质量分数在总硫苷中所占比例较大,根部主要硫苷成分有4-甲硫丁基硫苷、苯乙基硫苷、3-丁烯基硫苷,茎部主要硫苷成分有3-丁烯基硫苷、4-甲硫丁基硫苷、1-甲氧-3-吲哚甲基硫苷,叶部主要硫苷成分有3-丁烯基硫苷、2-羟基-3-丁烯基硫苷、4-戊稀基硫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