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澳洲坚果南亚2号’
《园艺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亚2号澳洲坚果’是从实生后代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树势中等,早结丰产,适应性强。壳果大小中等,平均单粒质量7.52g,果仁平均单粒质量2.6g,出仁率30.6%~30.7%,一级果仁率100%,含油率76.5%~78.3%,蛋白质9.5%。在广东湛江地区9月下旬—10月上旬成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NPR1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NPR1)是植物抗病信号传导的关键基因。以香蕉抗病香蕉品种为材料,根据NPR1基因序列在保守区设计引物,从香蕉cDNA中克隆获得NPR1基因片段,以RACE的方法克隆获得香蕉NPR1基因的全长,并命名为GCT119-NPR1。香蕉GCT119-NPR1基因最大阅读框(ORF)为1 707 bp。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含有ANK和BTB两个结构域,其中ANK结构域是NPR1基因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域,在蛋白质相互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已克隆发表的NPR1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67%~82%。将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为下一步转化工作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指山猪8种组织IGF2和IGFBP3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 2010
摘要:采用Q-PCR技术检测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在30、60、90、120和150日龄五指山猪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肾脏、肌肉、胃脏和小肠等8种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IGF2基因在8种组织中的表达呈相似的变化规律:各组织mRNA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降低,3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150龄时表达量最低,差异显著(P<0.01);(2)IGFBP3基因在心脏、肺、脾脏、肾脏、肠、胃等组织中的mRNA表达规律相似:即从30~150日龄,依次递减;而肝脏和肌肉mRNA表达从30日龄开始上升,肝脏在90日龄达最高,肌肉在60日龄时达最高,随后二者开始下降,在150日龄时达最低水平。以上结果初步揭示了五指山猪IGF2和IGFBP3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为深入研究五指山猪生长发育及矮小性状形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橡胶人工林的水文生态效应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近几年由于国家对天然橡胶发展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实、中国天然橡胶需求量的大幅增加和天然橡胶价格的不断提升,农民对种植橡胶树的认识和积极性不断提高,致使各地毁林种胶的事件屡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批判各种毁林种胶行为的同时有些人们也开始质疑橡胶人工林的水文生态效应。为使社会各界对橡胶的水文生态效应有个较全面的了解,科学规划和发展中国橡胶产业,本文对橡胶人工林的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树是种重要的林业和经济树种,橡胶林与天然林相似具有良好的水文生态功能,只要严格按照《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植胶,就能得到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下海马齿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通过透射电镜,在超显微结构水平上对淡水和海水栽培的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L.)植物叶肉细胞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海水栽培的海马齿叶肉细胞质膜明显向内折叠,出现大量大小、形状各异的质膜突起,以及质膜片层;而淡水栽培的海马齿叶肉细胞质膜向内折叠不明显,质膜突起少见。相对于淡水栽培,海水栽培的海马齿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变小、数量增多;形状变短,由肾形、梭形或弓形变成椭圆形或一端膨大的不规则形状;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清晰完整,垛叠程度增加,叶绿体没有受到明显伤害;叶绿体中淀粉粒数量增多,体积变大,淀粉粒表面出现皱褶,形状由长椭圆型变成短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电子密度变低;叶绿体上脂质体增多且体积变大。线粒体数量增加,但体积变小;形状由圆球状或棒状变成椭圆体状;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所形成的嵴清晰,但海水栽培的海马齿叶肉细胞线粒体外膜模糊,受到轻微伤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3种植物提取物对胡椒瘟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植物保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对胡椒瘟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23种热带特有植物提取物对胡椒瘟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干样提取物浓度为10 mg/mL时,圆滑番荔枝、黄皮、蔓马缨丹、益智、假蒟和酸豆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较好,其中圆滑番荔枝提取物的抑菌率高达100%;当浓度为5 mg/mL时,圆滑番荔枝、黄皮和蔓马缨丹提取物的抑菌率仍超过50%,分别为82.94%、78.39%和74.19%,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1.647 1、2.966 22、.953 4 mg/m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