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食葵新品种太食6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种子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太食616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选育的杂交食葵新品种,2014年用不育系材料246A与恢复系378R组配,2015、2016、2017年分别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部分团场、农垦科学院试验站、奇台农场等地及山西晋中榆次和忻州岢岚试验示范;201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GPD向日葵(2018)650148).太食616的选育和推广,可促进新疆食葵品种更新换代,提高食葵的产量和抗性,促进新疆向日葵产业快速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8年晚霜对辽宁系列核桃品质影响分析
《湖北林业科技 》 2019
摘要:本研究基于2018年晚霜对辽宁系列核桃果实从单株结果量、坚果三径均值、壳厚、平均单果重、出仁率、种仁脂肪含量6个方面进行了影响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得出辽宁4、6号在本次霜冻影响中表现优于其他辽宁系列核桃品种,可作为抗晚霜核桃品种选育杂交亲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吕梁黑山羊成纤维细胞培养过程中霉菌污染的清除
《山西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建立和完善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清除霉菌污染的方法,挽救珍贵的细胞资源,试验在被霉菌污染的吕梁黑山羊耳缘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2.5,25,250μg/m L的两性霉素B,每天洗涤、换液一次,连续处理14 d,比较不同浓度药物的清除效果.结果显示,细胞培养液中添加25μg/m L的两性霉素B后,细胞中无霉菌生长,细胞生长良好,药物处理过程中可正常传代,处理后细胞生长曲线与对照组细胞无明显差异.说明细胞培养液中添加25μg/m L两性霉素B既能清除霉菌污染又不会对细胞造成影响,该浓度是清除霉菌污染适宜的质量浓度.
关键词: 吕梁黑山羊 细胞培养 霉菌污染 霉菌清除 两性霉素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安全生产技术概要
《山西果树 》 2019
摘要:随着我国核桃产业的不断发展,核桃已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干果树种,全国范围内有28个省及自治区均有不同面积的栽培,由于前期产业面积扩张过快,在核桃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安全的环节,本文就核桃生产过程中,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中的安全生产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臭氧处理对番茄和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阐明臭氧处理对陈番茄和黄瓜种子萌发及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以放置1年的陈番茄和黄瓜种子作为研究对象,用80,120和160mg/m3的臭氧分别处理番茄和黄瓜种子30 min,研究不同臭氧处理对番茄和黄瓜种子表面微生物菌落数以及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SOD、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并对各生理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用160 mg/m3的臭氧处理30 min,番茄和黄瓜种子表面微生物的抑制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7.4%和99.5%.用80mg/m3的臭氧处理30 min,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SOD活性和POD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8.0%,94.5%,193.8 U/g和2 193.4 U/g,MDA含量达到最小值,为19.4 nmol/g.用160mg/m3的臭氧处理30 min,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SOD活性和POD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6.5%,99.5%,160.3 U/g和2 300.4 U/g,MDA含量达到最小值,为10.8 nmol/g.臭氧处理后,番茄和黄瓜种子SOD和POD活性与发芽势和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而MDA含量与发芽势和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适宜浓度的臭氧处理后可以抑制种子表面微生物的生长,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蔬菜 》 2019
摘要:综述了有机旱作的概念,山西省的自然条件,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历程、发展措施及影响因素等,并针对文化与教育、政策环境、市场等问题提出建议,如政府精心组织、创新投入机制、加强技术创新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份芝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了对山西芝麻种质资源进行深入、高效利用,利用SPSS 24.0软件对200份种质资源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芝麻种质资源主茎果轴长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最小的为蒴果棱数;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不同,变异系数最大的为蒴果棱数,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小。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四大类群:第Ⅰ类群可作为选育机械化品种的亲本材料;第Ⅱ类群综合性状好,可直接利用或者作为较好的亲本材料;第Ⅲ类群的资源分布最多,需利用育种手段加以改良;第Ⅳ类群可以筛选特异种质。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6个主要因子,分别为株高因子、蜜腺因子、株型因子、始蒴高度因子、节间长度因子、蒴果棱数因子,累计贡献率71.696%。结果表明,供试芝麻种质资源多样性较丰富,对种质资源的充分了解和分类将为更好地引种和培育高产优质适合机械化的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作'晋糯4号'高粱的需肥量及吸肥特性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9 CSCD
摘要:旨在为新品种'晋糯4号'的大力推广提供技术支撑.本试验运用"311-A"二次回归最优设计法研究了旱作'晋糯4号'的最大需肥量,运用室内测试植株养分含量的方法研究了'晋糯4号'的吸肥特性.结果表明':晋糯4号'高粱最高产量的需肥量为纯N 174.99 kg/hm2,P2O596.43 kg/hm2,K2O 165.68 kg/hm2;其对氮、磷、钾素的吸收表现为:10片展开叶之前吸氮27.34 kg/hm2、吸磷1.8 kg/hm2、吸钾17.12 kg/hm2,11~20片展开叶时段吸氮191.0 kg/hm2、吸磷16.1 kg/hm2、吸钾185.6 kg/hm2,20片展开叶-成熟阶段吸氮36.08 kg/hm2、吸磷7.93 kg/hm2、吸钾14.55 kg/hm2.'晋糯4号'高粱的最大需肥量为纯N 174.99 kg/hm2,P2O596.43 kg/hm2,K2O 165.68 kg/hm2;全生育期吸肥量以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麸皮的添加比例对全麦粉 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粮油食品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添加不同比例麸皮对小麦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以国审强筋品种晋麦92号为原料,进行磨粉制得小麦粉,添加麸皮的比例分别为5%、10%、15%、20%、25%和30%,纯小麦粉和纯麸皮分别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采用电子粉质仪、电子拉伸仪和全自动吹泡仪等依照GB/T 14614—2006、GB/T 14615—2006和GB/T 14614.4—2005对其进行流变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添加麸皮的比例由30%降低到5%,沉降值、粉质稳定时间和拉伸能量逐渐升高,高吹泡最大压力和Dmax逐渐降低,吹泡曲线长度、吹泡充气指数和吹泡形变能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拉伸比例和吹泡曲线比值则是先升高后降低.麸皮添加比例为5%~25%的全麦粉均达到中筋乃至中强筋水平,可用于面条或馒头制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