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中晚熟杏新品种——‘陇杏1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杏1号’是以甘肃地方优良品种‘曹杏’为母本,通过自然杂交、实生选育的优质中晚熟杏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70.5 g,最大单果质量82.6 g。果面底色为黄色,阳面具红晕,外观美丽。果肉浅黄色,肉质细,纤维少,汁液多,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可溶性糖含量12.35%,可滴定酸含量1.42%,维生素C含量0.15 mg·g-1,品质上等。离核、甜仁,可食率96.1%。果实发育期102 d,在兰州榆中8月上旬成熟。耐寒、耐旱、耐瘠薄土壤,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常温下货架期5~6 d。适宜在甘肃中东部兰州、平凉、庆阳等地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栽培,定植后第3年结果,第5年产量22 680 kg·hm-2,丰产稳定性好。

关键词: 新品种 ‘陇杏1号’ 中晚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二十八) 兰州百合优质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兰州百合栽培历史悠久,以其营养价值高和品质好等特点而成为享誉世界的兰州特产,有"兰州百合甲天下"的美誉。目前,兰州市及周边市县百合种植面积达6 667 hm~2(10万亩),当地农户在种球繁育、商品百合栽培上积累了大量经验,生产效益显著。

黄瓜新品种‘甘丰春玉’

园艺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丰春玉’白皮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是以雌性系Calb02122~(-1)-0为母本,自交系qb213-0为父本杂交育成。植株长势较强,雌花节率65.0%。单果质量150.5 g,纵径18.5 cm,横径4.3 cm,外皮黄白色,刺白色,瘤中等大小,外形美观整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0 g·kg~(-1),可溶性糖23.4 g·kg~(-1),风味独特。适宜西北地区设施越冬、早春茬栽培,产量77.07 t·hm-2。

关键词: 白皮 杂交一代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黄绵土区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在小麦长期连作条件下,黄土高原黄绵土区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长达29年(1981-2010)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比较分析了不同长期施肥处理下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小麦籽粒产量较不施肥对照(CK)都明显增加,25年N、NP、NPK、M、MN、MNP和MNPK处理的小麦平均产量分别较CK增产32.9%、74.1%、78.5%、42.2%、73.3%、89.5%和90.3%,而7个施肥处理的肥料平均产量贡献率分别为24.8%、42.6%、44.0%、29.7%、42.3%、47.2%和47.4%。氮、磷、钾肥的平均增产效应分别为5.8、22.9和1.6g·kg-1。连续29年施用有机肥(M)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而且化肥无论是单施(N),还是平衡施用(NP和NPK),土壤有机碳含量较CK也可显著提高,平衡施用的效果更佳。施用氮肥及有机肥也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显著提高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而长期施用钾肥和有机肥对土壤全钾含量无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黄土高原 黄绵土 小麦产量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灌区西瓜套作大豆高产高效模式群体配置技术研究

大豆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西北一熟制灌区当前生产中广泛种植且间套作优势明显的西瓜/大豆套作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5年田间试验,对影响该复合群体产量及效益的带幅比、品种、密度及播期4个主要群体配置因子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带幅1.6 m,西瓜、大豆带幅比1.2/0.4模式为西瓜套作大豆最优带幅配置;不同熟期大豆品种套作西瓜,大豆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齐黄36、冀豆12和陇黄2号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带幅1.6 m,西瓜、大豆带幅比1.2/0.4模式下,大豆品种齐黄36适宜密度为15万~18万株·hm-2,适宜播期在5月下旬。

关键词: 西瓜套作大豆 带幅比 大豆品种 播种密度 播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小杂粮生产演变特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通过对甘肃省15年来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小杂粮种植面积、产量等多方数据调查,分析甘肃省小杂粮在种植面积、单产水平、粮食安全、区域优势、主产县区和种植规模等多个方面的演变特点。发现杂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布局分散,产地市场效应不突出;良种扩繁体系缺乏,生产中良种供应短缺;适合产业化加工的专用型品种少,栽培技术粗放且不规范;加工型龙头企业数量少,产品精深开发程度低;产业扶持力度小,群众重视程度不高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甘肃杂粮种植规划建议和优化区域布局、强化品种扩繁体系扶持、加快选育和扩繁优质专用品种、加大龙头企业和市场培育力度、依靠科技提升产品附加值、强化优质高产栽培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等若干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对国内其他杂粮产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甘肃 小杂粮 演变特征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航天诱变抗条锈病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航天诱变后代遗传变异评价和表型鉴定对航天诱变育种材料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从小麦品种兰天15和郑麦9023的航天诱变后代中筛选出抗条锈病突变体,采用21对核心引物对其航天诱变后代与亲本的遗传相似性进行评估,用条锈菌菌株CYR32、CYR33和V26/G22对航天诱变后代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兰天15的航天诱变衍生系与亲本间差异标记数量较多,且抗条锈性和芒的有无等性状发生了遗传分离,推测可能存在异花授粉导致的遗传重组;郑麦9023的航天诱变衍生系与亲本差异标记数量均不超过2个,且苗期抗病性等绝大部分性状均与亲本相同,仅成株期抗病性较其亲本有明显提高,推测成株期抗病性变异可能来自航天诱变。结果表明,郑麦9023部分具有成株期抗病性的优良选系,可用于小麦抗条锈育种。

关键词: 小麦 航天诱变 条锈病抗性突变体 遗传相似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区施用有机肥对苹果树体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三年生‘红将军’(Malus domestica cv.)为试材,砧木为平邑甜茶(Malus hupenensis Rehd.),采用分根盆栽法研究1/2根区定量灌水条件下,1/4、2/4和3/4根区分区施用有机肥对树体新梢生长动态、根系生长动态、叶绿素、叶片光合、蒸腾、气孔导度等指标的影响,以期确定苹果树有机肥最佳施用量和施用区域,为改善果园有机肥施用方法和施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4根区施用30%有机肥处理新梢生长量最大,为14.2 cm;2/4根区施用20%有机肥处理的根系生长量最大,在整个生长季根系生长量为230.0 mm,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高于其它处理;1/4施用30%、2/4施用20%或3/4施用10%有机肥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而蒸腾速率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1/4施用30%、2/4施用20%或3/4施用10%有机肥处理不仅能够保证树体正常生长发育,还可以节约有机肥用量、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效果。

关键词: 苹果 分区施肥 有机肥 树体生长 叶片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二十) 武山韭菜韭薹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甘肃武山种植韭菜采用露地和塑料大棚栽培,均衡市场供应。利用塑料大棚多层覆盖,可使韭菜提早到12月至翌年2月越冬上市,6月初韭薹上市,经济效益显著。甘肃省武山县位于渭河中上游,是传统的蔬菜种植优势区,当地韭菜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经过数十年经验和技术的积累,形成了露地生产和塑料大棚生产两种栽培模式,使韭菜周年有鲜,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7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7号由甘肃省农科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于1994年以8759-7-2-3为母本、KRONA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连续多代系统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甘认麦2010002),2015年通过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国品鉴杂2015013),2015年7月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CNA20090823.2)。1生物学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