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细胞内源性microRNA表达差异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胞内源性microRNA(miRNA)在宿主与病原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功能。为了分析细胞内源性miRNA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相互作用,用IBDV弱毒和强毒分别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SPF鸡,24h后,取感染CEF和法氏囊组织,提取细胞总RNA,用Hy3/Hy5双色荧光标记,与miRNA芯片杂交,进行芯片内标准化、芯片间标准化、表达差异比较以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IBDV弱毒感染的CEF中,有17个细胞内源性miRNA表达上调,17个miRNA表达下调;在IBDV强毒感染的鸡法氏囊组织细胞中,有30个细胞内源性miRNA表达上调,18个miRNA表达下调。根据表达差异显著的miRNA序列设计引物,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验证芯片检测结果,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IBDV感染可诱导细胞内源性miRNA表达变化,这些上调或下调的miRNA能调控细胞内多种代谢和信号传导途径发生异常,引起细胞及组织器官发生病理学变化。
我国南北方鸭养殖模式和鸭舍建造现状
《农村养殖技术 》 2012
摘要:(一)我国南北养鸭模式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消费习惯,特别是当前制约养殖业发展的土地供应也不相同,造成鸭的养殖模式以及由此决定的生产水平和鸭舍建造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北方为防止冬季严寒的不良影响,以避免或减少疾病发生,同时节省用于维持体温御寒的饲料消耗、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普遍采用舍内养鸭的旱养模式;南方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肺内免疫机制研究
《中国兽药杂志 》 2012
摘要:为研究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的免疫机制,通过肺内接种免疫5~10日龄仔猪,并于免疫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中IgG抗体效价、全血中淋巴细胞转化效率、呼吸道局部的IFN-γ浓度和特异性SIgA滴度,于免疫后28 d剖杀采集呼吸道上皮组织,通过扫描电镜法与原位杂交检测法观察疫苗株在呼吸道的存留以及对纤毛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免疫后猪血液中淋巴细胞转化增强1.52~2.01倍,支气管表面IFN-γ浓度和特异性SIgA滴度持续增加,但血清抗体一直未检测到。扫描电镜与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发现疫苗株能有效地黏附在支气管纤毛上皮细胞上,但对纤毛的影响较小。由此表明,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通过肺内免疫可有效激活全身细胞免疫及呼吸道局部的黏膜免疫与细胞免疫反应,而且还可以通过黏附支气管纤毛上皮细胞产生占位效应而对上皮组织不产生损伤。


辐照对卷烟中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种市售卷烟为材料,采用0、5、10、20和30kGy 5个剂量对其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辐照对卷烟中TSNAs含量的影响,主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检测了N'-亚硝基降烟碱(NNN)、N'-亚硝基新烟碱(NAT)、N'-亚硝基假木贼碱(NAB)和4-(N-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4项指标的含量。研究发现:辐照可以降低卷烟主流烟气和烟丝中TSNAs的含量,但降解率高低与辐照剂量大小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4种TSNAs分析物NNN、NNK、NAT和NAB经相同剂量辐照后的降解幅度不同,不同卷烟中的同一种分析物辐照后的降解幅度也不完全相同;卷烟2的降解效果最好,主流烟气和烟丝中的降解率最高都达88%;烤烟型卷烟(2和3)主流烟气中和烟丝中的最高降解率接近,混合型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最高降解率和烟丝中相差较大。辐照对卷烟主流烟气和烟丝中TSNAs的降解效果与对TSNAs纯品的降解效果有差异。


猪粪沼液施用对麦稻轮作土壤碳库特性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典型稻麦两熟制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猪粪、沼液替代化肥对土壤不同层次总有机质、活性有机质的影响,并计算各处理的碳库活度、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以常规施肥为参照,100%猪粪和50%猪粪替代化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0-20cm土壤总有机质、活性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54.58%,57.83%和21.82%,22.08%(p<0.05),进而显著提高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提高了60.31%和22.70%(p<0.05)。100%沼液和50%沼液替代化肥处理也提高了0-20cm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提高了22.56%和3.07%,主要是由于沼液替代化肥措施改善了土壤有机质活度,其活度指数较常规施肥分别提高了16.57%和8.00%。可见,采用猪粪、沼液替代化肥措施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对改善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有机质质量有重要作用。


油菜籽品质指标近红外数学模型的仪器间转移优化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henk's算法,对油菜籽含油量、芥酸和硫苷含量的近红外数学模型在仪器间转移的测定结果准确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在主仪器上建立的数学模型经Shenk's算法转移后,在从仪器上的预测数据的平均绝对误差比未转移前小。对68份已知样品预测结果表明,含油量、芥酸和硫苷含量的均方差分别从3.25百分点、0.56百分点、3.65μmol/g降至1.29百分点、0.08百分点、3.22μmol/g。进一步添加样品对转移模型在从仪器上进行再优化,转移的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增强,优化后的转移模型对含油量、芥酸和硫苷含量的预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7百分点、0.79百分点、2.01μmol/g。检测结果误差符合国标要求。


不同株型水稻叶倾角群体分布的模拟
《中国水稻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株型因子为参数,建立了不同株型品种水稻叶倾角分布模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的1∶1回归直线的R2和RMSE分别为0.9472和3.93%。用本模型对3种株型、6个冠层高度和7个生长期的水稻冠层叶倾角分布的模拟结果表明,3种株型水稻叶倾角分布不同,紧凑株型的两优培九叶倾角较大,叶片挺立;松散株型的汕优63叶倾角最小,叶片披垂;中间型两优Y06介于两者中间,与实际观察结果一致。同一品种7个生长期叶倾角分布不同,从分蘖期到孕穗期,冠层叶倾角逐渐变大,叶片逐渐挺立;从孕穗期到成熟期,两优培九叶倾角变化不明显,汕优63和两优Y06则逐渐变小,叶片逐渐披散,其中,汕优63尤为明显。同一品种相同生长期的6个冠层高度叶倾角分布不同,随着冠层高度增加,3个品种的分层LAI均减小,两优培九叶倾角变化不大,汕优63逐渐增大,两优Y06逐渐减小。试验证明该模型具有良好实用性。


不同栽培方式对新大粒1号群体生理特性的影响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 2012
摘要:研究了特大粒夏播菜用大豆—新大粒1号生育过程中的部分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1)在播期试验中,播期越早,播种到采收鲜豆荚的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7月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达11.52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播期。2)在栽培方式试验中,垄作栽培条件下的鲜荚产量极显著高于大厢平作栽培条件。3)在个体空间设置试验中,30cm双苗的鲜荚产量极显著高于15cm单苗的鲜荚产量。


MATLAB和VB在温室环境模型构建中的混合编程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找到一种MATLAB和VB混合编程的方法,实现日光温室热环境模拟模型软件的可视化编写。采用基于组件对象模型COM(component object module)的方法,研究了MATLAB和VB在模型构建中的混合编程。采用MATLAB软件编写M.源函数文件,实现理论模型中的工程计算和图像图形处理功能,M.源函数文件编译成功后,通过COM方法转换为可被独立调用的组件;采用VB软件编写主程序文件,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在主程序中完成模型各项参数的赋值后,再调用COM组件进行理论模型的计算与绘图。COM组件方法可以实现MATLAB和VB的混合编程。以此构建的日光温室热环境模拟模型软件,可在主程序输入各项参数:室外气象条件,温室结构、热性能等,模拟室内热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 VB MATLAB COMBuilder 可视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