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草甸暗棕壤有机质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5
摘要:经过20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对草甸暗棕壤有机质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下降;长期单施NP化肥能有效缓解有机质含量下降的趋势;长期单施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能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尤其是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不仅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并且在产量上较无肥及单施肥料的处理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的深加工及综合利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5
摘要:玉米营养成分含量很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本文介绍了我国玉米加工利用状况,包括玉米淀粉、乙醇、饲料及玉米食品加工等综合利用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稳步增加农民收入——来自东宁县农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5
摘要:东宁县依据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对俄陆路贸易优势,组织农民集中发展食用菌、烤烟、果菜、特色养殖等4大主导产业。建立完善12个产业链,积极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靠特色农业,农村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水稻品种上育418的引进与利用
《中国农学通报 》 2005
摘要:上育418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5从日本引入的水稻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早熟、耐寒、适应性广等特点。已在黑龙江省水稻育种和生产中得到有效利用,是一优异的水稻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标图在大豆区域试验产量分析中的应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5
摘要:运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dditive Main Effects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 Model)简 称 AMMI 模型,结合双标图(biplot)对2003年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第一积温带西部 风沙干旱区(2区)各承试点的平均产量结果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AMMI 模型将方差分析和 主成分分析相结合,使品种在各个试验点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更加形象化;而双标图(biplot)是解释 AMMI 分析结果的一种直观有效的图形工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稀播春小麦叶面积动态变化及产量构成特点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春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依品种的特征特性及环境关系,选用旱肥型的新克旱9号、抗旱型的东农7742、水肥型的克丰4号和耐湿型的克涝3号4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在稀播条件下对叶面积的动态变化和产量形成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旱肥型新克旱9号的总叶面积峰值最高,为360 cm2,显著高于其它类型。旱肥型、抗旱型品种新克旱9号、东农7742的旗叶面积峰值高于其它两个品种,其叶面积对产量的作用较水肥型、耐湿型品种明显;旱肥型品种新克旱9号株高、株穗数及千粒重对产量作用关系较大,抗旱型品种东农7742株穗数、千粒重对产量影响较大,水肥型品种克丰4号株穗数对产量作用大,耐湿型品种克涝3号的株穗数、主穗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关系密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