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广州花生新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调查及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合广州地区种植的花生新品种,为下一步针对省内不同种植区设点试验,为新品种在省内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以湛油75为对照种(CK),2020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钟落潭花生试验基地对汕油121、粤油905、福花0945等11个花生新品种开展初步试验,鉴定各花生品种在广州地区的产量、适应性及综合农艺性状,客观评价其特征特性及其应用价值.[结果]参试花生品种均具有中等以上的耐涝性、耐旱性及抗倒性,经济性状变异系数在0.66%~51.75%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茎高与分枝长,总分枝数与结果枝数、收获时主茎青叶数、单株总果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与单产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收获时主茎青叶数与单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产量显著性分析表明,与CK相比,汕油121、粤油905、福花0945的干荚果产量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5.57%、1.70%、1.13%,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其余品种均有所降低,其中虔油粉色、琼花1104减幅分别为32.47%和38.92%,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产量稳定性分析表明,与CK相比,汕油121、粤油905、桂花66等7个品种的产量稳定性较好,湛油103、泉花1417、琼花1104等品种的稳定性差.[结论]综合各参试花生品种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和品质,汕油121与粤油905两个新品种在广州地区种植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优,可在广东省其他种植区域进行区域试验.
关键词: 花生 农艺性状 变异系数 相关性分析 产量 显著性分析 稳定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飞虱两个糖转运蛋白的功能分析及调控海藻糖代谢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藻糖转运蛋白(Trehalose transporter,Tret)可将昆虫"血糖"——海藻糖由脂肪体转运到血淋巴中,是维持昆虫体内海藻糖平衡的重要转运蛋白.本研究通过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两条糖转运蛋白序列(NlTret1、NlTret1 X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RNAi技术沉默NlTret1与NlTret1 X1基因,探讨其对褐飞虱调控海藻糖代谢的生物学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lTret1与NlTret1 X1分别有1 353 bp和1 48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具有450和495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大小为49.984 kDa和53.059 kDa,理论等电点pI为6.53和7.46;保守结构域分析NlTret1和NlTret1 X1分别包含10个和12个跨膜结构域,属于MFS超家族;二级结构以及三级结构预测NlTret1和NlTret1 X1主要包含无规卷曲和a螺旋结构.进化树分析显示NlTret1和NlTret1 X1皆与同为半翅目昆虫的Tret1蛋白亲缘关系接近.与注射dsGFP相比RNAi后显著抑制了靶标基因的表达量.荧光定量检测海藻糖代谢通路TRE和TPS基因,结果显示注射dsNlTret1 48 h后NlTRE1-1、NlTPS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下调,NlTRE1-2、NlTRE2与NlTPS1、NlTPS3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上调;而注射dsNlTret1 X1则为NlTRE1-1、NlTRE2与NlTPS1、NlTPS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降低,NlTRE1-2和NlTPS3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增高.注射dsNlTret1与dsNlTret1 X1后海藻糖酶活性均显著性降低,同时NlTret1的沉默显著抑制了糖原含量和海藻糖含量,NlTret1 X1的沉默仅使葡萄糖含量显著增高.褐飞虱两条糖转运蛋白序列经初步分析确定为海藻糖转运蛋白,这两个海藻糖转运蛋白在转运糖类物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NlTret1 X1可能参与葡萄糖运输功能,而NlTret1则更可能参与海藻糖特异性转运.研究结果有利于探究海藻糖转运蛋白Tret调控海藻糖代谢的作用机制,为将来通过其调控昆虫海藻糖代谢平衡治理褐飞虱等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1年广东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监测和部分S基因序列分析
《中国动物保健 》 2022
摘要:广东省是生猪消费大省,也是养猪大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流行性腹泻严重威胁着生猪健康,尤其是对产床仔猪危害巨大,严重者可引起仔猪100%死亡.本研究对2021年采集的来自广东省主要地市养猪场的379份样品进行监测,样品阳性率13.19%.对获得的8株S基因与参考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其与疫苗株(CV777、DR13、AJ1102、LW、ZJ08)同源性较低,而与流行株(SDFQ、SDSJ、SXZJ、JXTQ)同源性较高;遗传进化树分析也显示本研究获得的毒株多与流行毒株在同一分支.综上分析,通过一年的监测表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仍然在猪场流行,并且多以流行毒株为主,揭示今后仍要做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毒株的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广东省 病毒监测 S基因 野毒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研究进展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22
摘要:多杀性巴氏杆菌相关疾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引起一种广泛存在于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人兽共患病,该菌可感染牛、羊、猪、兔等多种家畜,引起出血性败血症和传染性肺炎,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Pm疾病的防控手段主要是给家畜接种Pm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但是由于Pm具有不同的血清型,Pm疫苗对动物起到的免疫保护效果不太理想。本文对Pm的分型、Pm的毒力因子特点及Pm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进行总结,以期为新型Pm疫苗研究以及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紫芽品种的茶类适制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季节红叶1号、红叶2号、丹妃三个红紫芽品种(系)为供试原料制成绿茶、白茶和红茶,通过茶叶品质分析及感官审评方法综合评价了红紫芽茶树品种(系)的茶类适制性.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系)制成的绿茶和白茶理化成分含量高于对应的红茶.绿茶中各理化成分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三季平均为4.24%~4.69%,而红茶则为3.54%~3.96%.氨基酸含量在白茶中高于绿茶和红茶,白茶中含量达3.40%以上,而红茶和绿茶中含量在3%左右.红紫芽绿茶中花青素含量夏季>秋季>春季,夏季含量为0.086%~0.115%;除了春季白茶检出痕量的花青素外,其余不同季节的白茶和红茶均未检出花青素.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白茶普遍具有优雅、浓郁的花香或果香,滋味甜醇鲜爽的特点;红茶普遍具有甜香浓郁、滋味甜醇鲜爽的特点;绿茶品质成分丰富,汤色呈红紫色.研究认为,红紫芽茶更适合制作红茶和白茶,而制成的绿茶则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特异茶饮进行推广.本研究为红紫芽茶的深入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红紫芽品种 适制性 品质成分 感官审评 儿茶素 花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羽肉种鸡营养需要量与饲料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我国黄羽肉鸡种业高效、健康发展,解决目前存在的饲粮浪费、环境污染以及繁殖效能低下等问题尤为关键.总结了关于黄羽肉种鸡营养需要量和饲料研究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其代谢能、粗蛋白质、主要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精氨酸和异亮氨酸)、维生素(VA、VD、VE)和矿物元素(钙、磷、铁、铜、锌、锰和硒)的需要量,饲料资源评价与利用,生物活性添加剂益生素与益生菌,植物提取物和中草药制剂,抗应激剂应用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较全面的综述,对存在问题和未来研发趋势进行分析.总体来看,近年来在黄羽肉种鸡营养需要量和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但主要集中在产蛋期,研发亮点在于开展黄羽肉鸡代谢能每天需要量与代谢体重、平均日增重和产蛋量的相关性分析,以代谢体重、平均日增重和产蛋量为变量,建立了重型、中型和轻型3种类型黄羽肉种母鸡日粮氮校正代谢能需要量析因法预测模型.目前黄羽肉种鸡育雏期、育成期营养及限饲技术研究报道较少,饲料资源评价与安全高效利用技术、繁殖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等仍需进一步突破.
关键词: 黄羽肉种鸡 营养调控 代谢能 氨基酸 维生素A 预测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STING基因敲除猪肺泡巨噬细胞系及其对Ⅰ型干扰素转录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阐明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在猪抗病原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机制,为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猪伪狂犬病等病毒性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CRISPR/Cas9技术,在STING基因第4、第8外显子中寻找高分靶点并设计sgRNA序列,将退火的sgRNA与酶切的LentiCRISPRv2载体用T4 DNA连接酶连接以获得LentiCRISPRv2-STING-sgRNA慢病毒载体(STING-sgRNA);以不同的STING-sgRNA慢病毒载体组合及包装质粒psPAX2和包膜质粒pMD2.G共同转染293T细胞,得到含sgRNA的慢病毒再转染3D4/21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和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细胞株,通过PCR、测序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STING基因的敲除效果;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STING基因敲除对I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结果】以不同的STING-sgRNA慢病毒载体组合与HA-STING过表达载体共同转染293T细胞,均能在细胞内对STING真核表达载体产生编辑效果,且以STING-sgRNA(1+5)慢病毒载体组合的编辑效率最高。以编辑效率最高的STING-sgRNA(1+5)慢病毒载体组合及包装质粒psPAX2和包膜质粒pMD2.G共同转染293T细胞包装出慢病毒,再用慢病毒感染3D4/21细胞,结果获得1株STING基因大片段(4989 bp)缺失的3D4/21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检测未发现STING蛋白,说明STING基因敲除3D4/21细胞(3D4/21-STING-/-)构建成功。与野生型3D4/21细胞相比,在转染副猪嗜血杆菌DNA刺激下,3D4/21-STING-/-细胞中的IFN-β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CRISPR/Cas9技术能成功大片段敲除3D4/21细胞中的STING基因,而导致STING基因功能丧失;STING基因敲除会导致细胞在病原微生物DNA刺激时Ⅰ型干扰素转录障碍,也提示STING基因可能是猪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CRISPR/Cas9 STING基因 猪肺泡巨噬细胞 基因敲除 Ⅰ型干扰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中添加柠檬酸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免疫功能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22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柠檬酸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20只1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速型麻黄鸡(公、母各半),按照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20 mg/kg柠檬酸.试验鸡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共21天.试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和柠檬酸组试验鸡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柠檬酸组日增重提高0.52%,采食量提高1.57%,料重比提高0.60%.饲粮中添加柠檬酸对黄羽肉鸡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柠檬酸组的心脏指数提高1.56%,肝脏指数提高25%,肺脏指数提高0.98%,肾脏指数降低3.28%.饲粮中添加柠檬酸对试验鸡空肠粘膜的免疫因子IL-6、IL-8、IL-10、IL-1β、IFN-γ、TNF-α、sIgA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柠檬酸组的空肠黏膜免疫因子IL-1β、IL-6、IL-8、IL-10、IFN-γ、sIgA、TNF-α的含量分别提高17.54%、10.95%、3.30%、4.59%、0.77%、28.35%、10.48%.饲粮中添加柠檬酸会显著降低试验鸡空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P<0.05),但对空肠的绒隐比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降低回肠绒毛高度(P<0.05),绒隐比比对照组高14.7%(P>0.05).添加柠檬酸对试验鸡盲肠微生物菌群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柠檬酸组盲肠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水平分别提高0.91%、4.14%、0.14%、0.84%;总菌数降低0.19%.综合以上所有试验结果说明黄羽肉仔鸡饲粮中添加120mg/kg的柠檬酸,对其生长性能、肠道细胞因子含量和盲肠菌群结构均无显著影响,对回肠黏膜形态结构有一定改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