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业科研单位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对策探讨——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 2012
摘要: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农业科研单位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队伍、规范管理、拓展渠道、制订计划、加强策划等提升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我国甘薯产业发展概况及政策建议——基于全国627户农户问卷调查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全国627户甘薯农户问卷式调查,详细分析了农户甘薯生产要素状况(包括耕种面积、农资农机投入、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投入与应用等)、产量、销售与消费、产后加工、家庭收入与结构、面临问题以及政策需求等,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江苏省水稻秸秆资源量及其可收集量估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苏省23个主要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品种类型、种植方式和单产水平的水稻进行取样调查,分析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水稻草谷比及不同留茬高度下的秸秆可收集量,结合相关统计资料估算江苏省水稻秸秆资源量及其可收集量。结果表明,水稻草谷比在不同品种类型间差异较小(0.98~1.03),不同种植方式(0.80~1.19)和不同单产水平(0.83~1.12)间差异较大;当留茬高度为5、15、20和25 cm时,水稻秸秆可收集系数分别为0.815~0.868、0.668~0.732、0.600~0.669和0.533~0.618,水稻秸秆可收集量分别为1 352.16×104~1 458.09×104、1 145.70×104~1 228.13×104、1 043.20×104~1 121.52×104和951.37×104~1 021.30×104 t。估算得到2009年江苏省水稻秸秆资源量(以干质量计)为1 585.93×104~1 704.92×104 t,比传统方法的估算结果高2.45%~10.14%。江苏省水稻秸秆资源丰富,可收集量主要受留茬高度和种植方式的影响。


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P3和P3-PiPo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otyvirus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是最大的植物病毒属,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P3是Potyvirus属病毒中变异很大、功能较复杂的编码蛋白,涉及到病毒复制、侵染、抗性及细胞间运动;P3-PiPo是P3编码框内新近发现的Potyvirus重要编码蛋白,已证实它在病毒的细胞间运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病毒蛋白功能的研究为该属病毒的研究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对Potyvirus侵染机制及抗病机理研究具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 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 P3蛋白 P3-PiPo蛋白


甘薯块根特性的生态变异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西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徐薯25与徐22-5杂交后代为试材,研究薯块特性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变异规律,探讨甘薯块根特性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点甘薯块根特性的变异范围很广,其中薯肉色变异最大,薯皮色变异系数最小。所有薯块特性的基因型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薯形的环境效应达极显著水平;薯形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薯皮色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更为显著,而薯肉色主要受其遗传特性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影响。从相关系数看,薯肉色与总胡萝卜素、还原性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从偏相关系数看,仅有薯肉色与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他偏相关性不明显。在育种材料的多点评价中,薯皮色设定的标准要严格,薯肉色要适当放宽标准,对薯形不能强求一致,而且薯肉色较深的品系可能富含胡萝卜素。


油菜籽酶法破壁出油工艺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对油菜籽酶法破壁出油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多种破壁酶的筛选,发现果胶酶破壁效果最好,菜籽出油效率最高。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PB试验发现加酶量(P<0.000 1)、酶解温度(P=0.003 1)和料液比(P=0.000 7)对油菜籽破壁出油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最佳破壁出油工艺参数为:加酶量1.00%,酶解温度50℃,料液比1∶6,酶解时间3 h,pH值4.5,出油效率高达95.13%。同时,建立了油菜籽酶法破壁出油工艺的二次数学模型,对菜籽油的提取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不同结构对囊素样肽的免疫活性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化学合成单拷贝(BS)、30拷贝串联(KG30)和30拷贝分支结构(MAP)3种不同结构的囊素样肽,通过体外外周血淋巴细胞刺激增殖试验、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刺激试验、E-玫瑰花环试验和体内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新城疫疫苗免疫应答的测定,比较了其免疫增强活性。结果表明,BS和MAP的活性显著高于KG30,BS体外试验活性优于MAP,而MAP体内试验活性优于BS。结构对囊素的活性有显著影响,以分支结构的囊素增强免疫效果最好。


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纤突蛋白Knob-S区原核表达及其活性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PCR扩增得到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V)纤突蛋白Knob-S区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多克隆位点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Knob-S,将其转化至感受态细胞BL21中,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结果获得了42ku的融合蛋白,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鸡制备抗血清,通过血凝试验、Western blot和血凝抑制试验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不能凝集鸡红细胞,无血凝活性;但可与EDS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反应,并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具有很好的抗原性。


长期定位施肥对黄潮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980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潮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MNP、MNPK)均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长期施用无机肥(N、NP、NPK)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土壤过氧化氢酶仅NPK处理显著提高;说明有机无机配施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以MNPK处理最为显著。长期施肥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性正相关。综合考虑,长期有机无机配施是促进黄潮土土壤良性循环、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施肥管理措施。


速冻水饺辐照杀菌效果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调查市售速冻水饺产品的卫生质量状况,研究了辐照处理对速冻水饺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0 kGy剂量的辐照处理,速冻水饺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均降到了1 000 CFU/g以下,大肠杆菌已经检测不出,在随后的2个月贮存期中速冻水饺中菌落总数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大肠杆菌则一直检测不出。所以辐照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速冻水饺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含量,提高速冻水饺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