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低温冷害与防御措施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摘要:2002年由于受气候的影响,牡丹江市区及周边县市水稻遭受大面积低温冷害,结果导致水稻出现空壳、不完全成熟粒、空秕粒,使水稻产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主要减产原因是因为积温不足,遭受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以及混合型冷害.水稻减产15.8%-3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在大麦上的应用效果
《大麦科学 》 2005
摘要:W—HE生物表面活化剂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于1992年从俄罗斯引进的农业高新科技产品,是一种广谱、高效、无毒、无残留的新型制剂。经2年试验结果表明,能促进大麦生育前期的生长发育,增加分蘖,抑制后期的节间生长,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干物质的积累,对植株有较为明显的活化和调节作用,增产效果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依托学科优势提升创新能力,为促进大豆向优质专用化生产和发展提供科技和物质支撑
《农业与技术 》 2005
摘要: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位于我国“三江平原高油大豆优势产区”的中心城市佳木斯市, 始建于1947年,是在伪满时期原国立农业试验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东北建立最早的研究所之一。所内设有大豆、玉米、水稻育种、作物栽培、作物病理、杂草防除和土壤肥料等专业研究室,尤其以大豆育种享誉全国。在50多年中,先后选育出40个大豆品种,有17个大豆品种获得国家和省级等各级政府的成果奖励,其中合丰35 号、合丰25号为合江农科所的标志性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黑龙江省重大科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烯唑醇超微粉体种衣剂防治大麦主要病害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5
摘要:采用5%烯唑醇超微粉体种衣剂处理大麦种子,研究该种衣剂对大麦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药种比1:400~500处理大麦种子,可提高大麦出苗率,调控幼苗生长,植株干重、鲜重显著增加;对大麦条纹病(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根腐病(Helminthosporium sativum)、散黑穗病(Ustilago nuda)的防病效果分别为90.4%~88.7%、90.1%~91.8%、100%~83%,增产16%~12%。
关键词: 大麦病害超微粉体种衣剂 烯唑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