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棚樱桃番茄秋延后安全优质生产技术
《长江蔬菜 》 2012
摘要:消费者对樱桃番茄的食用安全和品质要求较高,而大棚秋延番茄生育期短,前期由于高温多雨、昼夜温差小,病毒病易流行;中后期由于低温寡照,棚内湿度大,易发生叶霉病和晚疫病。可采用新型大棚、宽行稀植、高畦栽培、滴灌、土壤消毒、黄板及生物农药杀虫等措施来提高大棚秋延后樱桃番茄的食用安全和品质。


桃树根系浸提液对毛桃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摘要:为了研究桃树根际自毒作用,探讨桃树连作障碍问题及其作用机理,以蒸馏水为浸提剂获得桃树根系浸提液,研究其不同浓度对毛桃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根系浸提液对叶面积、叶长、叶宽、周长、叶长/叶宽、株高、干周、最大根长、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质量浓度效应.浓度高于1∶20(根粉与水的质量比)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地下鲜重和地下干重表现为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对比叶重而言,1∶5的处理在试验结束时处于最高水平.高浓度桃树根系浸提液对毛桃幼苗生长具有自毒作用,从而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受阻.
关键词: 桃树 根系浸提液 毛桃 叶片性状 干物质积累 化感效应


稻秸、餐厨垃圾及人粪尿混合厌氧发酵
《环境工程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批次及批次与半连续耦合的发酵方法,35℃条件下,研究了稻秸与餐厨垃圾、人粪尿混合物(简称生活污水,下文同)的不同混合比例以及生活污水不同负荷对稻秸产沼气性能及污水中粪大肠菌群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总固体浓度(TS)为16%条件下,稻秸与生活污水混合比例为1∶1.72(W/W)时,稻秸TS产气量达到377 mL/g,比稻秸与生活污水比为1∶3.44的处理高7.71%,比单一稻秸高24.42%;在稻秸TS浓度为10%条件下,生活污水有机负荷(OLR)从0.5 g COD/(L.d)逐步提高到4.0 g COD/(L.d),其厌氧发酵系统运行正常,与单一稻秸发酵相比,容积产气效率提高,且沼气中甲烷含量提高近20%,与单一生活污水厌氧发酵相比,生活污水COD去除率基本一致,均超过80%,但是随着污水有机负荷的增加,粪大肠菌群去除率由99.4%下降到了86.0%,出水中粪大肠菌群未达到国家允许的1×104个/mL排放标准。


甘薯在贮藏期间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紫心甘薯、黄心甘薯在贮藏100 d期间果胶和细胞壁降解酶的变化情况,以期得出变化规律。以施保克溶液浸泡处理甘薯,置于7℃贮藏,以室温贮藏的甘薯为对照,定期进行生理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贮藏期间,7℃贮藏结合施保克处理能防止甘薯的原果胶过快下降,延缓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升高。7℃贮藏结合施保克处理可以较好保持原果胶含量,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提高甘薯的贮藏品质。


低浓度NO对高表达转玉米C_4型pepc水稻光合的促进
《植物研究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C3植物中C4pepc高表达带来的生理差异与其高光合效率的关系。本文以高表达的转玉米C4pepc光合基因水稻(PC)及原种Kitaake(WT)为材料,通过水培在孕穗期通过根吸入的方法,进行不同浓度的NO供体、NO合成抑制剂以及相关影响信号分子的试剂单独和联合过夜处理12 h,选取倒二叶研究NO对供试材料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结果表明:WT和PC在200μmol·L-1SNP(Sodium ni-troprusside)和1 mmol·L-1 L-Arg(L-Arginine)处理下,Pn分别增加20.8%、10.7%,差异显著(p<0.05);随SNP和L-Arg浓度的增加,其表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与PC相比,WT的Pn抑制更显著(p<0.05),而Gs和Ci的变化则相反(p<0.05);进一步结合200μmol·L-1SNP和1 mmol·L-1L-Arg与SA处理,结果与高浓度的NO供体处理类似;在联合6 mmol·L-1Ca2+螯合剂EGTA处理下,与PC相比,WT的Pn抑制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Ci的变化则相反(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C的Pn的高低与Gs的相关性小于WT,PC与WT决定系数分别为0.654 9、0.773 5;而与Ci的相关性则更大些,PC与WT决定系数分别为0.466 5、0.419 6,显示PC可能有不同的调节方式,尤其在低浓度的NO,PC可在Ca2+参与下调节气孔的开放,在气孔关闭的条件下,仍能维持一定的Pn。
关键词: 水稻 转玉米C4型pepc水稻 NO 气孔运动 净光合速率


水稻叶片形态、群体结构和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水稻叶片形态、群体结构和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以中籼稻高产选系JW10、JW103、JW113和JW3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低密度(1 hm21.8×105穴)、中等密度(1 hm23.0×105穴)、高密度(1 hm24.2×105穴)]条件下水稻叶片形态、叶面积指数、叶面积垂直分布、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下,水稻叶片宽度及披垂度均发生了变化。中等密度处理下,齐穗期水稻上层叶面积比例高于低密度和高密度处理;中等密度处理下齐穗期水稻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居于低密度处理与高密度处理之间,但随齐穗后天数的增加,中等密度处理下水稻光合能力的优势逐渐增大。因此,在现有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维持1 hm23.0×105穴的种植密度是水稻取得高产的基础。


红肉桃与其他肉色类型桃糖酸组分的比较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促进红肉桃资源的利用,以22份红肉桃、35份白肉桃、18份黄肉桃为试验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桃果皮和果肉中的糖、酸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肉桃具有较宽的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奎尼酸和苹果酸分布区间,且其最大值区间均含红肉桃。肉色类群间比较发现,红肉桃果实山梨醇、奎尼酸的含量及其占总糖、总酸比例均极显著地高于白肉和黄肉桃(P<0.01)。通过果糖与葡萄糖比分析发现,4份低果糖与葡萄糖比种质(06-1、06-2、乌黑鸡肉桃、北京一线红)均为红肉桃。随着口感风味由甜到酸的变化,糖酸比和甜酸比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不同风味间并无明显界限。


中草药添加剂对猪育肥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对育肥和肉质性状的影响,选择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72头,分为4组,每组18头,公母各半,组内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猪。试验1组和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成分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添加比例为2.00%;试验3组在日粮中添加100 mg/kg土霉素;试验4组是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饲养100 d,测定试验猪生长育肥性状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与抗生素组相比,添加2种中草药添加剂均可以显著提高日增重、肌肉大理石纹评分和眼肌面积(P<0.05),并极显著降低失水率(P<0.01),增加肌肉粗脂肪含量(P<0.01)。可见,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育肥性能,改善猪肉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