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白菜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组的AFLP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对白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Y3611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Y3611B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比较,64对引物中有61对引物组合在两系间扩增出5 185条带,其中有3对引物在不育系Y3611A中扩增到3个特异片段,对特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其序列全长分别为187 bp、205 bp和237 bp,将其分别命名为CMS187、CMS205和CMS237。用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它们分别与大白菜核基因组部分序列、拟南芥衰老相关蛋白mRNA序列及拟南芥线粒体部分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
关键词: 白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序列分析


徐淮山羊FSHβ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繁殖力的关联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选用75只徐淮山羊作为实验动物,将FSHβ基因第2外显子作为影响山羊产羔性状的候选基因,对其第2外显子进行扩增、测序、序列比对和PCR-SSCP检测,探讨FSHβ基因第2外显子的遗传特征,从而寻找与产羔数相关的遗传标记,为徐淮山羊繁殖力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徐淮山羊FSHβ基因有AA、AB和AC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867、0.5067和0.1066。AB型与AA型相比在外显子2的第174 bp有一处C→T沉默突变,AC型与AA型相比在外显子2的第185 bp发生G→A突变,并引起氨基酸的改变(精氨酸→谷氨酰胺)。AA基因型徐淮山羊产羔数最小二乘均值比AB型的多0.2632只(P>0.05),比AC基因型的多0.75只(P<0.05)。本研究初步认为FSHβ基因可能是控制徐淮山羊多胎性能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与之存在紧密遗传连锁的一个标记。
梨轮纹病和炭疽病病原菌PCR检测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梨轮纹病原菌和炭疽病病原菌的分子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上炭疽病原菌和轮纹病原菌不同种的ITS序列差异设计2对引物TJ1/TJ2和LW1/LW2,对2种病原菌菌株进行扩增,比较了常规PCR和巢式PCR的检测灵敏度,并对果园中接种梨轮纹病原菌的梨果实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PCR体系可分别从炭疽病原菌和轮纹病原菌菌株扩增出317 bp和325 bp的特异性条带,对其他相似或相近的病原真菌则无扩增条带。巢式PCR技术的灵敏度比常规PCR提高了约105倍,且可以在接种较低浓度(1 ml 10个)轮纹病原菌孢子液7 d后的梨果实组织中检测到病原菌。说明使用巢式PCR技术,可以准确、灵敏地监测梨轮纹病原菌在果园的种群消长动态。


猪、牛粪厌氧发酵中氮素形态转化及其在沼液和沼渣中的分布
《农业工程学报 》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了解厌氧发酵过程中畜禽粪便氮素的形态转化及其在沼液和沼渣中的分布,是沼液和沼渣有效处理及合理利用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该研究以猪粪和牛粪为原料,在中温((37±2)℃)条件下采用连续搅拌反应器进行厌氧发酵,分析此过程中氮素形态转化及在固相和液相的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厌氧发酵130d后,猪粪和牛粪氮素损失率分别为12.2%和11.5%。猪粪和牛粪沼渣(即出料的固体与残留在反应器内固体的总和)中的氮量分别为进料总氮量的61.9%和72.7%。发酵后的出料中,猪粪的氮量在液相中增加了约10.7%,在固相中降低了约28.0%;而牛粪的氮量在液相中降低了约8.7%,在固相中增加了约2.8%。猪粪和牛粪发酵出料中NH4+-N质量的增幅分别达162.2%和90.0%,占总氮量的43.3%和30.5%;而NO3--N质量分别降低了约50.0%和45.2%,不足总氮量的1%。猪粪发酵后残留在反应器中的沼渣干质量远大于牛粪,运行过程中需定期排渣。


水旱轮作稻田旱作季种植不同作物对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重要温室气体,农田是大气CH4和N2O的重要来源,但目前农业措施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尚不明确。以水旱轮作稻田旱作季休闲为对照,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种植紫云英、黑麦草、冬小麦以及油菜等4种作物对稻田旱作季CH4和N2O排放及其温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旱轮作稻田旱作季CH4排放通量较低,而N2O排放较为明显。稻田旱作季CH4平均排放通量表现为油菜>黑麦草>冬小麦>紫云英>休闲,依次为8.96、7.19、6.94、6.52和6.02μg·m-2·h-1,季节N2O平均排放通量的顺序是油菜(61.1μg·m-2·h-1)>冬小麦(52.5μg·m-2·h-1)>黑麦草(34.0μg·m-2·h-1)>休闲(15.3μg·m-2·h-1)>紫云英(13.6μg·m-2·h-1)。稻田旱作季种植不同作物对CH4和N2O季节总排放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CH4和N2O季节总排放量均以种植油菜为最大,分别达到43.2和294.7 mg·m-2,比对照休闲增加49%和299%。种植油菜、冬小麦和黑麦草较对照休闲显著增加稻田旱作季总增温潜势(P<0.05),紫云英和休闲处理间总增温潜势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种植油菜、冬小麦和黑麦草等作物由于氮肥的施用增加了水旱轮作稻田旱作季温室效应。
关键词: 水旱轮作 CH4和N2O排放 增温潜势 稻田 旱作季


绿盲蝽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lSP4的克隆及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的表达谱分析
《昆虫学报 》 2012 CSTPCD
摘要:胰蛋白酶类和胰凝乳蛋白酶类丝氨酸蛋白酶是盲蝽科昆虫消化系统内重要的消化酶。为了更好地了解丝氨酸类蛋白酶在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消化系统中的作用,本研究首次克隆了绿盲蝽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lSP4(GenBank登录号为JQ60968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999bp,编码33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6.84kDa,理论等电点为5.35,N末端疏水区包含有16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蛋白特征分析表明,该基因翻译后的蛋白质具有丝氨酸蛋白酶的典型特征,即氨基酸序列中具有组氨酸(His)、天门冬氨酸(Asp)以及丝氨酸(Ser)残基组成的酶活性催化中心三元件;该基因翻译后还具有明显的胰蛋白酶前体的特征,即此基因具有信号肽、激活肽以及胰蛋白酶N末端保守的起始氨基酸序列(IVGG)。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绿盲蝽雌、雄成虫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AlSP4的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寄主植物,雌成虫取食Bt棉后AlSP4的表达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取食常规棉后的表达量(P<0.01)。雄成虫取食茼蒿后AlSP4的表达量最高;雄成虫取食Bt棉后,AlSP4的表达水平仅次于取食茼蒿后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取食常规棉后的表达量(P<0.01)。由此可见,AlSP4是绿盲蝽取食Bt棉后的重要消化酶基因,对绿盲蝽适应Bt棉取食具有重要作用。
转基因棉Bt毒蛋白含量与抗棉大卷叶螟效果间的关系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大卷叶螟Sylepta derogata Fabricius为近年来长江流域棉花中后期的一种重要害虫。在其危害盛期测定了8种转基因棉叶片Bt毒蛋白的含量与受害程度,在此基础上就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的抗虫性采用不同抗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估,同时对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的抗虫效果与毒蛋白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转基因棉品种的不同部位叶片的毒蛋白含量呈现顶叶最高,功能叶次之,老叶含量最低的趋势。抗蚜8017和SGK321 2个转基因棉品种的棉叶毒蛋白表达量相对较低,平均值在120μg/g以下,对棉大卷叶螟的抗性级别均为中抗。其它供试转基因棉棉叶毒蛋白表达量均值在150μg/g以上,抗性级别也均为高抗,而非转基因棉泗棉3号与石远321对棉大卷叶螟不具抗性。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的抗性水平与毒蛋白含量呈正相关。


核酸适体识别荧光法检测汞离子
《分析化学 》 201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已知的Ni2+适体的改造,发现了对Hg2+有较强结合活性的核酸适体N1,基于N1的二级结构进行改造,获得了具有较高活性的核酸适体N5,并建立了荧光检测方法。以荧光基团FAM标记核酸适体,在94℃变性5 min,室温(25℃)下复性30 min后,适配体与标记有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的一段互补序列Q2结合(适体与Q2的浓度比为1∶3),加入系列浓度的Hg2+与互补序列竞争结合核酸适体,以荧光信号的变化定量分析Hg2+浓度。结果表明,N1与Hg2+结合呈线性,线性范围为1.25~20 mg/L;检出限为0.62 mg/L;以N1结构为基础改造合成的序列和结构均不同的适体N4,N5,N6,N7对Hg2+的识别结合活性均不同,其中适体N5与Hg2+结合活性最为灵敏,特异性高,线性范围为0.156~2.50 mg/L;检出限为78μg/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