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348条记录
和田设施中十八个鲜食葡萄品种果实品质比较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设施内五年生“宝光”“晨香”“春光”“丛林玫瑰”“光辉”“红无核”“户太八号”“巨玫瑰”“浪漫红颜”“蜜光”“葡之梦”“瑞都红玉”“维多利亚”“无核翠宝”“午夜美人”“阳光玫瑰”“紫甜无核”和“紫霞玫瑰”共18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葡萄品种果实外在、内在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和田地区设施栽培的葡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8个鲜食葡萄品种中“紫霞玫瑰”果粒质量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葡之梦”葡萄果形指数最大,“宝光”葡萄果皮最厚,天然无核只有“午夜美人”葡萄,“红无核”葡萄总酸含量最低,“春光”葡萄总花青素含量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果粒质量与果柄长、种子数、可溶性固形物等呈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18个品种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葡之梦”>“紫霞玫瑰”>“紫甜无核”>“宝光”>“红无核”>“丛林玫瑰”>“巨玫瑰”>“春光”>“蜜光”>“浪漫红颜”>“户太八号”>“阳光玫瑰”>“瑞都红玉”>“维多利亚”>“无核翠宝”>“光辉”>“午夜美人”>“晨香”。综上所述,18个品种中最适宜和田地区设施栽培的品种为“葡之梦”,其次为“紫霞玫瑰”“紫甜无核”“宝光”和“红无核”等。

关键词: 葡萄品种 设施温室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在油葵区试中的应用

西北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15个参试油葵品种于2022年在全国的13个区试点开展基因型(G)与环境(E)相互作用试验,并利用基于R语言的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方法,分析品种的适应性、稳产性,及参试地点的代表性.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和基因型-环境相互作用(GEI)可解释油葵产量变异的89.57%,其中环境对产量变异贡献最大,达到71.61%,基因型、GEI分别可解释4.06%、13.89%的产量变异.综合分析AMMI模型、综合排名和GGE双标图结果显示,'S606''赤SY82''NLY002''LJ198'等4个品种适应性好,稳产性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参试点景泰、永宁、乌鲁木齐对参试品种具有较好的区分力且代表性强,是较为理想的参试点.AMMI模型与GGE双标图的联合运用,可为油葵新品种选育、试点评价、布局推广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油葵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品种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于新疆单膜收获的大豆割台设计及拨禾过程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新疆大豆覆膜滴灌栽培技术,设计一款带有地形起伏检测装置的大豆割台。通过田间生长特性测量,确定适于新疆单膜大豆收获的拨禾轮主轴长度为2 000 mm、直径为650 mm。依此设计一种前置轮式地形检测装置,该装置安装于大豆割台两侧,确定检测装置角度转动量与割刀离地高度之间的关系式为:H=80-Δh=80-320(sinθ-sinθ′)。对所设计的大豆割台进行地面起伏检测试验,试验中实际距离与检测距离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值为0.037~0.039。对拨禾轮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其产生拨禾作用时的拨禾速比范围。将拨禾轮三维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分析不同拨禾速比下弹齿的运动轨迹,发现当拨禾速比λ≤1.0时拨禾轮无拨禾作用,当λ>1.0时拨禾轮具有拨禾作用,但拨禾速比过大后,相邻弹齿间会产生作用重叠区域。设计的割台利于新疆大豆单膜收获,地形检测装置可为割台高度的实时调节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豆 割台设计 拨禾速比 地形检测装置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蛋白日粮技术在反刍动物生产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饲料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优化饲粮配方以减少氮排放、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成为反刍动物生产领域的研究热点。氮在动物的营养需求中是不可或缺的,与单胃动物相比,反刍动物复杂的消化系统对氮代谢的研究更具有挑战性。同为反刍动物,奶牛场和肉牛饲养场的氮质量平衡数据是不同的,奶牛的氮利用效率要高于肉牛。文章通过综合分析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阐述低蛋白日粮技术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代谢、生产性能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及作用。为了提升生产效益,降低氮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反刍动物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低蛋白日粮技术 反刍动物 氮利用 氮排放 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S-SPME-GC-MS/MS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涪陵榨菜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

食品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涪陵榨菜在"三腌三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情况,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与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并探讨了涪陵榨菜在自发酵过程中挥发性代谢物的变化及其显著差异代谢途径.结果表明,不同腌制阶段榨菜中共检测到627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烃类、酯类、杂环化合物、萜类、醛类、酮类、醇类、芳烃、酚类、胺类、含硫化合物、酸类、卤代烃、含氮化合物等.不同腌制阶段榨菜中差异显著挥发性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一腌阶段与对照组的特有差异挥发性成分为157个,二腌与一腌阶段组的特有差异挥发性成分为28个,三腌与二腌阶段组的特有差异挥发性成分为1个.经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差异挥发性成分显著富集的代谢通路包括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二萜类生物合成、单萜类生物合成、咖啡因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等.本研究从代谢组学的角度分析了发酵榨菜的特异代谢产物,可为涪陵榨菜的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涪陵榨菜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非靶向代谢组学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番茄骨干自交系的遗传变异

中国蔬菜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137个InDel标记和1个SSR标记,对近年来选育的60个加工番茄骨干自交系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0个加工番茄骨干自交系的平均遗传距离在0.097~0.183之间,成对比较的最小遗传距离为0.022,最大遗传距离为0.272.群体结构分析将60个骨干自交系分为2个或4个亚群,亚群分类与自交系的生物学性状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与2012年以前育成的25个加工番茄自交系比较发现,这60个骨干自交系的遗传变异范围相对较窄.

关键词: 加工番茄 骨干自交系 遗传距离 群体结构 InDel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翻转犁避障四连杆机构设计及运动仿真

农机化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新疆土壤翻耕主要使用的翻转犁,搭配大马力拖拉机可大幅提高耕整效率,由于土壤中大石块等障碍物极易损害犁体等翻转犁关键零部件,严重影响翻转犁寿命及作业效率。为此,设计了犁体避障四连杆机构,并通过设计机构的运动轨迹,确定了避障机构的各参数;根据犁柱完全抬起时的角度、连杆的极限位置角度和犁体在土壤中受力,设计出连架杆长度700mm,连杆的极限位置角度20.58°,大小弹簧公称直径为18mm和12mm相套的弹簧组。最后,应用ADAMS软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机构可以在设计的犁体受力阈值下顺利抬起并落回,使机具零部件在安全强度内工作,可为翻转犁避障从而高速安全作业提供依据。

关键词: 翻转犁 避障 四连杆 仿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塔额盆地滴灌甜菜临界氮浓度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新疆塔额盆地甜菜(Beta vulgaris L.)的合理施肥量,本研究于2020—2021年开展大田试验,设置0(N0)、75(N75)、150(N150)、225(N225)和300 kg·hm-2(N300)5个氮水平,分析不同施氮量对甜菜苗期、块根形成分化期、叶丛快速生长期、块根膨大期、糖分积累期、收获期植株总生物量及氮浓度的影响,构建基于生物量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并计算不同施氮量的氮营养指数,分析其与相对生物量和相对产量的关系,确定甜菜氮营养丰缺情况。结果表明,施氮量从0增加到225 kg·hm-2时,植株生物量呈显著增长趋势,但当施氮量从225增加至300 kg·hm-2时,植株生物量增加不显著。从苗期至收获期,与N0处理相比,N225和N300处理的植株生物量分别增加了82.55%和86.44%。甜菜全生育时期内,植株生物量随施氮量变化表现为N0<N75<N150<N225≈N300。基于生物量的甜菜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方程决定系数R~2为0.974,模型检验参数n-RMSE为16.26%,说明模型稳定性较好。基于植株生物量的氮营养指数表明,甜菜适宜施氮量为150~225 kg·hm-2。氮营养指数与相对生物量、相对产量的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塔额盆地甜菜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及氮营养指数可以较好地诊断并评价甜菜植株氮营养状况。本研究结果为新疆塔额盆地甜菜氮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滴灌甜菜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 氮营养指数 氮素营养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EF1D基因表达对绵羊羊毛纤维直径和毛囊发育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D基因(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 Delta,EEF1D)对羊毛品质和毛囊周期发育的影响,采集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细毛羊)的10个脏器组织及3个毛囊发育期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和多胎萨福克羊(粗毛羊)的毛样品和皮肤组织,测定和比较分析2个绵羊品种在3个毛囊发育期的羊毛纤维直径,应用qRT-PCR检测EEF1D基因在10个组织以及不同毛囊发育期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在3个毛囊发育期,中国美利奴羊的羊毛纤维直径均极显著小于多胎萨福克羊(P<0.01)。EEF1D基因在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丰度显著高于其他9个组织(P<0.05)。在毛囊生长期和退行期,EEF1D基因在细毛羊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粗毛羊(P<0.05),EEF1D基因的高表达诱导毛囊发育进入休止期。

关键词: EEF1D基因 基因表达 毛囊发育 纤维直径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流通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商业经济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在构建流通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维度分析了两系统耦合协调的演变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流通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观察期内稳步提升,整体呈现"拮抗-磨合-协调"的发展演变态势,具体表现为"流通产业升级滞后乡村振兴-同步发展-乡村振兴滞后流通产业升级"的相对发展趋势;四大地区间耦合协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东部耦合协调水平最高,中部、东北部、西部依次降低.因此,应加强乡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畅通乡村商贸流通渠道,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产业融合,释放乡村振兴对流通产业升级的助力效能.

关键词: 流通产业升级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 熵权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