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哈族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多样性及抑菌性研究
《食品工业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得到11株乳酸菌,采用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纸片法筛选,大多数乳酸菌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onos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这5株指示菌有抑菌效果,其中1株干酪乳杆菌(TNG2)和4株瑞士乳杆菌(NS2-a,TNS1-1,NS1-1和NS2-1)对5株指示菌均有抑菌效果。
关键词: 传统乳制品 乳酸菌 生理生化 16S rDNA 抑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疆春大豆中黄35公顷产量超6吨的栽培技术创建
《大豆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2010年连续3 a在新疆石河子地区以高产高油早熟大豆新品种"中黄35"为载体,采用大豆覆膜滴灌结合水肥同步的高产栽培技术,创造了小面积产量超6 000 kg.hm-2,大面积产量超4 500 kg.hm-2的全国大豆高产纪录;通过将肥料精确地随水滴入大豆根系区域,减少了肥料的挥发和渗漏损失,将水产比提高至1∶1.25~1∶1.32;氮肥利用率提高至20%~25%,磷肥利用率提高至5%~10%,实现了大豆田水肥藕合关键技术的突破;另外,通过化学调控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光、热、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的。该项技术对提高我国的大豆单产和增加总产,起到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示范作用。
新疆春播晚熟制种玉米超高产群体结构创建与生理指标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玉米制种实现超高产高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采用密度×化控量二因素复裂区试验设计,对春播晚熟玉米品种富农22号进行超高产制种产量和群体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富农22号玉米最适应处理是处理A3B2(密度为9.75×104株/hm2、喷施玉米健壮素675 mL/hm2)制种玉米群体的经济产量最高为18 040.05 kg/hm2,生物产量31 102.5 kg/hm2,单株粒重185.03 g,经济系数0.58,植株与经济性状表现较优;全生育期总光合势535.51×104(m2.d)/hm2、平均净同化率为6.31 g/(m2.d)、平均干物质生产率211.2 kg/(hm2.d)。【结论】通过化控来降低制种玉米植株高度可显著改变物质生产、分配的方向和部位,提高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例和转化效率。过稀或过密种植以及化控剂用量少或过量使用都将对创建适宜群体结构造成不利影响,从而降低经济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免疫信息学和反向疫苗学为理论根据,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和方法,对BVDV结构蛋白(Structural Protein,SP)的二级结构的不同方面及其B细胞表位进行了预测,综合评价了BVDV结构蛋白的抗原特异性细胞表位,并计算出一些潜在的抗原位点。【方法】利用RT-PCR扩增法获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结构蛋白序列,通过克隆、测序分析结构蛋白基因的基因组序列和蛋白序列,采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对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可塑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指数等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并预测其B细胞的抗原表位分布。【结果】P14、gp48和gp53蛋白含有的细胞优势抗原表位较多,有的甚至有可能成为优势抗原表位或对优势抗原表位有协同作用。【结论】与已鉴定的B细胞抗原表位相比,试验所用方法预测的结果有较高的准确度,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表位研究方法。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结构蛋白 B细胞表位 二级结构 反向疫苗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美利奴超细型与哈萨克羊毛囊兴盛期皮肤组织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影响绵羊羊毛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为研究羊毛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中国美利奴超细型和哈萨克羊兴盛期皮肤组织间正、反向消减cDNA文库,并对差异基因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部分差异基因进行鉴定。【结果】①从所构建绵羊皮肤组织的正、反向消减cDNA文库中分别获得153和143个ESTs,其中分别包括5和4个未知功能的ESTs,推测可能是新基因;对部分已知功能ESTs进行了GO聚类分析、通路分析和蛋白互作分析,结果显示粗、细毛羊之间存在一定差异;②文库中的3个差异基因KRTAP8-2、Trichohyalin和KRTAP3-2均能在皮肤中特异性地高表达,其中KRTAP8-2和Trichohyalin基因在中国美利奴超细型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丰度分别是哈萨克羊的3.45和2.07倍,而KRTAP3-2基因在哈萨克羊皮肤组织表达丰度是中国美利奴超细型羊的1.87倍。【结论】成功构建了中国美利奴超细型和哈萨克羊皮肤组织间抑制性消减cDNA文库,初步筛选出一批可能影响羊毛性状的差异表达EST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条件下免耕对复播油葵土壤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比较滴灌免耕、滴灌翻耕、漫灌免耕和漫灌翻耕4种处理措施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入渗率、土壤贮水量以及复播油葵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以了解滴灌免耕技术对绿洲农田水分动态变化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免耕栽培技术与常规翻耕漫灌相比,滴灌、免耕,特别是两者的叠加效应使耕层土壤长期保持浸润状态,可改善根层内的土壤水分分布;同时可减少水分过度蒸发,增加0-3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及含水量,提高土壤入渗能力,但耕层以下土壤水分变幅相对较小。滴灌免耕产量较常规翻耕漫灌增加11.9%,生育期耗水量节省了31.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64.2%。采用滴灌免耕技术可以提高复播油葵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