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兔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福建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同时检测兔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fim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建立兔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能够检出5p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基因组DNA;与单重PCR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说明本试验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为兔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兔 金黄色葡萄球菌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双重PCR


多重基因重组型HH9N2亚型AIV福建分离株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
《中国家禽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福建省活禽市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情况及其与其他亚型禽流感病毒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对2015年分离自福州市某活禽市场的一株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Fujian/05/2015(H9N2)进行了全基因组扩增、克隆、测序,并对所获得的全序列与参考株进行了8个基因片段的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的HA基因与鸡源病毒A/chicken/Zhejiang/SIC40/2015(H9N2)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裂解位点处氨基酸序列为-P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裂解位点序列特征,其226位氨基酸为L,具有与哺乳动物唾液酸α,2~6受体结合的特性;NA基因颈部63、64和65位点氨基酸有缺失,与鸡源病毒A/chicken/Zhejiang/SIC32/2014(H9N2)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M2基因的31位氨基酸为N,表明该病毒已经对金刚烷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分离株的基因组由3个亚系的基因重组产生,其中HA和NA基因来源于BJ/94亚系,PB2和M基因来源于G1亚系,PB1、PA、NP和NS基因来源于F98亚系;该分离株的6个内部基因PB2、PB1、PA、NP、M、NS与H7N9、H10N8、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内部基因存在复杂的交叉重组现象。因此需加强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监测。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 基因重组


茶树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71A26与CYP71B34的克隆及差异表达特征分析
《茶叶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NCBI茶树转录组数据库,以铁观音芽叶为材料,克隆了茶树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71A26与CYP71B34的cDNA全长。CYP71A26与CYP71B34的cDNA全长分别为1 879 bp和1 764 bp,分别含有1 539 bp(编码513个氨基酸)和1 533 bp(编码511个氨基酸)的完整开发阅读框。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CYP71A26与CYP71B34的同源性为42.47%,为2个亚家族基因。氨基酸结构分析表明,2个基因均具有植物P450的螺旋C(Helix C)、螺线I(Helix I)、螺线K(Helix K)、"Meander"区域序列和血红素结合域(Heme binding domain)的典型结构。进化树分析显示,CYP71A26与CYP71B34在分子进化树上分属两大分支,2个基因与其他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不同。三级结构模拟与功能域分析显示,CYP71A26与CYP71B34主要由N端的β折叠和C端的α螺旋结构组成,且2个基因均具有一个P450蛋白结构域(Pfamdomain)。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YP71A26与CYP71B34基因在不同茶树害虫为害的叶片中,分别表现出上调和下调表达的现象。而在冷热环境下,CYP71A26与CYP71B34基因分别表现出下调和上调表达的现象。表明茶树CYP71A26与CYP71B34基因均参与了生物(害虫)与非生物(温度)的胁迫响应,但两个基因表达相反,参与环节可能相反。
关键词: 茶树 细胞色素P450 克隆 亚家族基因 胁迫 表达相反


知识图谱视角下我国农业政策研究的演化发展及热点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1987~2016年我国农业政策研究领域的文献信息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为研究者准确把握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为数据源,通过检索获得1987~2016年有关我国农业政策研究文献信息,运用Citespace Ⅲ进行关键词的突现、共现及聚类等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解析30年间我国农业政策研究演化发展及其研究热点。【结果】1987~2016年我国农业政策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关注的研究主题不同,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演化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至2016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多集中于财政支农政策、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金融政策、农村土地政策等4个方面;未来我国农业政策研究将进一步围绕土地流转政策、农业财政补助政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开展研究。【建议】要拓展农业政策研究范围,注重农业政策与非农政策相互关系的研究,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以促进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业政策 Citespace Ⅲ 演化发展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红象草绿汁发酵液微生物组成及其对菌糠发酵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菌糠有效的保存方法,采用红象草绿汁发酵液为添加剂进行青贮,研究红象草绿汁发酵液微生物组成及其对菌糠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并确定菌糠的最佳青贮时间。试验设2%红象草绿汁发酵液组和对照组(等量蒸馏水)。样品采用青贮袋抽真空密封贮存,放置室温,在发酵第1、3、7、15、30和60d开封,测定不同发酵时间菌糠青贮料的发酵品质。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结果表明,红象草绿汁发酵液微生物含量丰富,分布于7个属,其中乳球菌属Lactococcus为优势菌属,占70%左右;优势乳酸菌种为明串珠菌Leuconostoe mesenteroides,占75%左右。添加红象草绿汁发酵液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菌糠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最佳的开封时间是15d。在发酵30d后,不良发酵产物显著(P<0.05)升高,不利于菌糠饲料的继续保存。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在番鸭体内分布和排毒规律
《中国家禽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阐明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ew-type duck reovirus,NDRV)在体内分布和排毒规律,采用J03C10株攻击1日龄雏鸭,对血液、心、肝、脾、肺、肾、胰腺、脑、胸腺、法氏囊、盲肠扁桃体、喉头和泄殖腔采用RT-PCR检测病毒分布情况。结果显示:NDRV在血液中分布时间为攻毒后(PI)12 h~21 d,在脾、胸腺中分布时间为PI 12 h~18 d,在肝、法氏囊中分布时间为PI 12 h~15 d,在胰脏中分布时间为PI 1 d~18 d,在心、肺、肾和盲肠扁桃体中分布时间为PI 1 d~15 d,在脑组织中分布时间为PI 1 d~12 d。攻毒后1 d,即可在喉头和泄殖腔棉拭子中检测到NDRV RNA,而在12 d后已不能检出NDRV RNA。结果表明:番鸭接种NDRV J03C10株后1 d开始向外界排毒,12 d后停止排毒,向外界排毒时间为PI 1 d~9 d。


海鲜菇渣复合基质对结球莴苣生长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三元结球莴苣(CX012)为试供材料,选用海鲜菇渣、泥炭、蛭石为育苗基质,在玻璃温室条件下,研究5种不同基质配比对结球莴苣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不同基质配比中,海鲜菇渣:蛭石体积比为3∶1时,结球莴苣幼苗在叶面积、株高、茎粗、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方面表现最优,与其他配方差异显著,尤其是显著优于不添加海鲜菇渣的对照组。综合考虑结球莴苣幼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以海鲜菇渣∶蛭石=3∶1为最佳的结球莴苣幼苗生长配方。


黄秋葵番茄红素β-环化酶LCYB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cDNA全长1797 bp的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 L.)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LCYB,开放阅读框(ORF)包含1509个碱基;预测编码50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Mw)为56.288 kD,等电点(p I)为4.577;编码的蛋白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和可可(Theobroma cacao L.)同源蛋白的相似性均在88%以上,显示其高度的保守性,将基因命名为HeLCYB,GenBank登录号为:KX257998。Motif Scan分析显示,蛋白氨基酸序列88~481位为HeLCYB保守结构域,并在88~113位含有1个FAD结合域。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HeLCYB基因在黄秋葵根、茎、叶、花和果荚中均有表达;叶片生长中以成熟叶中表达最高,果实发育中以花后7d高表达。建立与优化了黄秋葵类胡萝卜素超高效液相检测体系,结果显示黄秋葵中主要含有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β-胡萝卜素在成熟叶中含量最高,果实以花后7 d含量最高,与HeLCYB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本研究揭示了HeLCYB基因表达和类胡萝卜素积累的特性,为开展黄秋葵类胡萝卜素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黄秋葵 番茄红素β-环化酶LCYB基因 类胡萝卜素 UPLC


茶园土壤类型对铁观音茶叶稀土元素分布和组成的影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铁观音茶的质量安全状况,追溯隐患来源,对福建安溪县不同土壤茶园的铁观音茶叶进行稀土元素的分布、组成、迁移和富集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溪县红壤、黄红壤、黄壤茶园稀土组成均以镧、铈、钕、钇为主,但具体组成特征各异。3种类型土壤茶园铁观音茶叶片、叶柄稀土元素组成均以钇、镧、铈、钕4种元素为主,且含量均以第3叶>第2叶>第1叶>叶柄。同种土壤类型茶园铁观音茶树不同部位叶片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类似,但叶与叶柄对稀土元素的吸收能力不同。土壤类型对茶叶稀土元素的累积有显著影响,黄红壤茶园的茶叶稀土元素含量要显著低于红壤、黄壤茶园的(P<0.05)。土壤与茶叶中稀土元素组成的相关系数为0.886~0.985,P <0.001,表明二者稀土元素组成密切相关。因此,铁观音茶叶中稀土元素累积、分布与茶园土壤类型有显著相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