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688条记录
不同固样方法对茶鲜叶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准确反映茶鲜叶生化成分的组成特征,对11个茶树品种鲜叶分别进行冷冻固样、热风固样和微波固样,并通过二维"点集"分布视图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固样方法所获得供试样品的茶多酚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含量、主要儿茶素和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热风固样与冷冻固样样品存在较明显的类群区分,且热风固样样品中的茶多酚总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天冬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胱氨酸均显著低于冷冻固样;微波固样与冷冻固样无明显的样品类群区分。综合考虑简便性、保真性、节能性等方面,微波固样更适用于茶鲜叶取样制备,其样品生化检测结果可为茶鲜叶质量的化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茶鲜叶 冷冻固样 热风固样 微波固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IS的外来入侵植物调查规划与外业实施

生物多样性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前期规划对外来入侵植物野外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本文将基于GIS的野外调查规划方法和入侵植物调查技术规范相结合,利用地图资源丰富、分析功能强大的LocaSpace Viewer和奥维互动地图,形成有针对性的野外调查规划方案。具体操作流程包括:(1)借助LocaSpace Viewer软件集成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和地理标注数据选取调查区域;(2)根据调查规范,通过该软件的空间分析和地理要素编辑功能,规划调查地理网格、调查点、样地、标准地和样方,运用KML空间数据格式存储和分享调查规划信息;(3)在外业实施中使用移动版奥维互动地图软件的数据管理和导航功能实现调查规划信息的导入、定位和导航。通过在福建、广西和云南三省开展技术方法的实地应用与对比实验发现,运用该方案的外业实施能够达到日平均调查6个样点,采集调查数据80多条,直线调查距离180 km,调查点导航精度大于15 m。对比实验表明基于规划调查比未规划调查在时间利用效率上提高1倍,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该方案为外来入侵植物的发生和危害等基础性调查工作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撑,为生物多样性野外调查规划提供了参考方案。

关键词: GIS 外来入侵植物 调查规划 外业实施 LocaSpace Viewe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嘉宝果叶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4个嘉宝果品种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其与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为嘉宝果叶片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沙巴、四季早生、福冈、阿根廷等4个品种嘉宝果嫩/老叶片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水、50%乙醇(体积分数,下同)、70%乙醇和无水乙醇进行提取,检测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分析提取物对DPPH·、·O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3种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各嘉宝果品种均表现为嫩叶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高于老叶,其中以沙巴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273.70mg/g),阿根廷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213.45mg/g)。各嘉宝果品种嫩叶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老叶,沙巴嫩叶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在同溶剂提取物中最强,其次为四季早生嫩叶、阿根廷嫩叶和福冈嫩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明显,表现为70%和50%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优于无水乙醇及水提取物。相关性分析表明,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叶片总多酚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沙巴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关键词: 嘉宝果叶片 总多酚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热噬淀粉芽孢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获得在高温下能高效降解畜禽屠宰场废弃物的菌株,利用逐级梯度升温法,从畜禽屠宰场废弃物中分离筛选到菌株HL8103。对菌落形态、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探讨,并克隆其16Sr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同时进行菌株对屠宰废弃物适应性测试。结果表明,HL8103为热噬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其形态特征为:革兰氏阳性,菌体呈杆状,直或弯曲,芽胞近圆形,近端生,孢囊膨大。该菌可耐95℃的高温,且最适生长温度为75~85℃,最适生长pH值为6.8~7.2,生长最佳时间为18h,能适应屠宰废弃物的生长。

关键词: 热噬淀粉芽孢杆菌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宏基因组茉莉花植株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利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茉莉花(Jasminum sambac Ait)植株土壤细菌组成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月份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探究细菌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茉莉花植株土壤中细菌多样性丰富,包括41个门、98个纲、225个目、427个科和799个属,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土壤样品中细菌物种丰度较高的6个门类。五个月份土壤中变形菌门均是丰度最高(22.0%~28.4%)的门类,酸杆菌门在6月份土壤中的丰度最低(11.7%),表明该月份土壤质量最好。10月份土壤样本细菌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最高(6.9264)、Simpson指数最小(0.002901),表明该月份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最高,说明低温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7、8和9月份三个月份土壤的细菌群落构成相似度高,而6月或10月与其他月份群落构成差异大。冗余分析和热图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 H值、有机质、总氮、碱解氮、总磷、速效磷、总钾和速效钾对微生物群落组成有显著影响,其中土壤p H值、总磷和速效钾为最主要的影响因子;而且,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与土壤p H值、有机质、总氮、碱解氮、总磷和总钾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将为茉莉花的花期田间管理和土壤生态平衡保持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茉莉花 土壤细菌 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约束下福建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1993-2015年福建省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比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动的累积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省内9地市之间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莆田增长最快,福州、漳州、宁德和厦门增长较快,南平和泉州增长较慢,龙岩和三明负增长。另一方面,福建省9地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呈现增大的态势,并出现两极分化格局。

关键词: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福建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enton法测定茶薪菇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番红为氧化还原指示剂,用Fenton反应法,通过研究番红用量、样液用量、pH值和维生素C对反应体系吸光值的影响,改进Fenton法以建立一种茶薪菇发酵产物抗氧化性的快速检测方法。改进的条件为:pH7.0~7.5,520μg·mL~(-1)的番红溶液由0.5mL变成2.0mL,样液由7.0mL变成0.5mL,30min内显色稳定;在最佳条件下,以维生素C作为羟自由基清除剂阳性对照,为茶薪菇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性评价提供标准。结果表明:茶薪菇胞内、胞外的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48.62%~65.43%(维生素C当量72.62~90.22mmol·L~(-1))、57.59%~72.82%(维生素C当量82.02~97.96mmol·L~(-1)),证实了改进Fenton法的实用性,且所用试剂均无毒副作用,可快速测定茶薪菇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性。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Fenton反应 羟自由基(·OH) 番红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寡糖复合1-MCP处理对贵妃枇杷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贵妃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为试材,采后以1%壳寡糖、1.0μL/L 1-MCP单一及复合处理,处理后置于20℃、相对湿度85%~95%环境中贮藏,分析不同处理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与1-MCP熏蒸复合处理较两者单一处理更能降低枇杷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保持果色;延缓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枇杷果实的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的上升;显著改善果实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1%壳寡糖+1.0μL/L 1-MCP熏蒸复合处理技术比两者单一处理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

关键词: 贵妃枇杷 壳寡糖 1-MCP 保鲜剂 贮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瘟病毒新近分离毒株部分基因变异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究鸭群中新流行的鸭瘟病毒(duck plaque virus,DPV)感染状况及其分子特征。本研究对2016—2017年福建不同地区疑似感染DPV的发病鸭组织样品进行了检测、病毒分离和部分基因的序列分析。从临床样品中分离获得24株DPV,发现确诊感染DPV鸭的日龄存在品种差异性,其中半番鸭和番鸭感染DPV的日龄中位值分别为90和88d,而麻鸭感染DPV的日龄中位值为287d。对DPVUL56/LORF5基因、TK/gH基因及UL2区域的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毒株均未出现基因片段缺失,与我国DPV参考强毒株的序列相似性均在99%以上,但在UL56/LORF5基因及TK基因上存在有规律性的核苷酸变异。经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新近流行的DPV毒株与我国参考强毒株(GroupⅠ)处于不同进化分支,为GroupⅡ进化分支,且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不同的亚分支(GroupⅡa、GroupⅡb)。以上结果揭示,新近流行的DPV毒株感染不同品种鸭存在日龄差异性,与我国DPV参考强毒株相比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应加强对该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实时了解其流行变异情况,为新流行鸭瘟的快速准确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鸭瘟病毒 分离鉴定 分子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曲叶病毒福建省分离物的分子鉴定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鉴定福建省甘薯曲叶病毒Sweet potato leaf curl virus,SPLCV,并分析其病原的分子特征,根据已报道的SPLC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获得的特异性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了扩增SPLCV基因组全长引物(SPLCVQ),同时利用已报道的DNA-B的通用引物PCRc1/PBLlv进行扩增,克隆获得SPLCV分离物基因组全长为2 827bp,该序列含有6个开放阅读框,只含有DNA-A组分,不含有DNA-B组分(GenBank登录号:KT202303)。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物与河南、江苏、浙江、韩国、美国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亚组的不同分支中。

关键词: 甘薯 甘薯曲叶病毒 序列分析 基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