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丝瓜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丝瓜基因组DNA为模板,对ISSR反应中主要5个影响因素Mg~(2+)浓度、dNTP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和DNA模板浓度,建立丝瓜ISSR-PCR反应的体系。根据实验确定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 ISSR体系:50 ng DNA,0.2 mmol/L dNTP,1 U Taq酶,0.4μmol/L的单条引物,2.5μL 10×Buffer,2.0 mmol/L Mg~(2+)。在此基础上,对12个引物的退火温度进行优化。最终选用60份丝瓜品种对所确定的扩增体系及扩增程序进行验证,检测结果表现为扩增产物条带清晰明亮、亮度高和重复性好,表明本试验所确定的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适用于丝瓜的ISSR分子标记为丝瓜种质资源的鉴定、分类和丝瓜的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丝瓜 体系优化 I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豆芽胞杆菌Bacillus natto菌剂载体的筛选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制纳豆芽胞杆菌固体菌剂的制备工艺,以活菌数为指标,考察不同载体,配比,干燥温度等因素对固体菌剂有效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37℃,转速150r·min-1,摇床上进行吸附60min后,最优吸附载体为麦饭石,最适吸附比例为1∶1,干燥温度40℃,初始有效活菌数达1.09×109 CFU·g~(-1),最适保藏温度25℃,保藏6个月后仍有2.9×108 CFU·g~(-1),活菌数残留率为20.2%。同时,麸皮、豆粕、玉米粉可为菌剂提供营养,有利于固体菌剂的长期保藏。

关键词: 纳豆芽胞杆菌 菌剂 载体 麦饭石 吸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鲍菇秋葵咀嚼片直接压片工艺的优化

核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选杏鲍菇秋葵咀嚼片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加工杏鲍菇秋葵咀嚼片,以杏鲍菇粗多糖、杏鲍菇超细粉、黄秋葵超细粉为原料,选取片重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的综合评定值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充填压力、充填深度、转台速度和原料粒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杏鲍菇秋葵咀嚼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充填压力20k N、充填深度12 mm、转台速度20 r·min~(-1)、原料粒度260目。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综合利用杏鲍菇及黄秋葵资源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促进了我国片剂产业的工艺创新。

关键词: 杏鲍菇 黄秋葵 咀嚼片 直接压片 工艺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细菌多样性分析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明确发酵程度对垫料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微生物发酵床3个发酵等级垫料的细菌群落特征.测序共获得1198467条序列,包括33个门、73纲、272科,600属的细菌,发酵床垫料细菌多样性与发酵等级相关.其中中度发酵垫料细菌数量最多,深度发酵垫料细菌种类最多.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是优势菌类群.随着发酵等级的增加,垫料中的葡萄球菌科和皮杆菌科细菌含量减少,说明发酵床可以抑制致病菌,保护养殖健康.在3个发酵阶段,微生物发酵床中起主要降解作用的细菌不同.在轻度发酵时期,黄单胞杆菌科和间孢囊菌科细菌是主要的降解菌群;在中度发酵时期,变形菌门的腐螺旋菌科、拟杆菌门的黄杆菌科、放线菌门的棒状杆菌科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的特吕珀菌科起主要降解作用;在深度发酵时期,厚壁菌门梭菌目瘤胃菌科、拟杆菌门的紫单胞杆菌科、变形菌门的产碱菌科和假单胞菌科起降解作用.随着垫料等级的增加,粪便中的指示菌-瘤胃菌含量增加,可作为垫料更换的信号.PICRUSt分析显示随着发酵等级增加,细菌代谢水平下降.本研究可为发酵床猪粪的生物降解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发酵床垫料的管理与维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发酵等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葛藤和甘蔗梢混合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以糖蜜为添加剂,研究葛藤和甘蔗梢不同比例混合对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优质葛藤和甘蔗梢青贮饲料提供理论支持。试验调制6种混合比例的葛藤与甘蔗梢混合青贮,按葛藤:甘蔗梢(质量比)分别为10∶0(100K)、90∶10(9K1S)、80∶20(8K2S)、70∶30(7K3S)、60∶40(6K4S)和0∶10(100S)。每个处理5个重复,常温下贮存50d后开封,测定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甘蔗梢比例的升高能够提高葛藤甘蔗梢混合青贮的品质,随着甘蔗梢的比例升高(除100S),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pH、氨态氮含量、乙酸含量和丙酸含量下降,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升高。6种混合比例的青贮料,6K4S青贮料pH(4.12)、乙酸含量(2.11%DM)和丙酸含量(1.00%DM)显著降低(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68.29%DM)和半纤维素含量(20.25%DM)显著升高(P<0.05),青贮品质最佳。

关键词: 糖蜜 葛藤 甘蔗梢 混合青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线莲3个持家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从金线莲转录组数据中筛选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MH899010)、肌动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MH899011)和α-微管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MH899012)3个Unigenes,以不同温度处理和不同生长期的金线莲样品为材料,分析3个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和α-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且不同生长期表达量也存在差异;肌动蛋白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量基本一致,表达稳定,不受温度变化和生长期的影响。分析温度处理和生长期金线莲功能基因表达水平可选择肌动蛋白基因作为内参基因。

关键词: 金线莲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肌动蛋白 α-微管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被茶跗线螨取食后重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茶树Camellia sinensis被茶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为害后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采用室内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受害程度茶树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活性氧代谢酶和鲜叶挥发物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茶树叶片中的初生代谢产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受害程度的加深呈降低趋势,均较对照显著降低;次生代谢产物茶多酚、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在不同受害程度下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丝氨酸、谷氨酸、茶氨酸、脯氨酸、瓜氨酸和γ-氨基丁酸6种氨基酸含量均在重度受害时达到最大,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了52.00%、48.67%、63.16%、500.00%、107.41%和100.00%。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受害叶片中的含量均较健康叶片显著增加,在轻度受害时含量最高,表儿茶素在受害叶中的含量均低于健康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活性均随着受害程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轻度受害叶片中活性最高,为对照的1.24倍。茶跗线螨可诱导茶树叶片释放大量挥发物,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4种物质,挥发物总量随着受害程度加深而增加。

关键词: 茶跗线螨 茶树 初生代谢产物 次生代谢产物 活性氧代谢酶 挥发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烯利、1-MCP处理对芙蓉李果实采后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乙烯利、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芙蓉李采后常温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和生理的影响,为芙蓉李采后成熟调控和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分别采用600 mg/L的乙烯利、20μL/L的1-MCP处理芙蓉李果实,置于(25±1)℃、85%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果实品质及生理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果实经乙烯利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otal soluble solids,TSS)和花色苷含量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titrate acid,TA)显著下降,但加速了果实硬度下降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积累,抑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性,诱导了贮藏后期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升高;而1-MCP处理显著延缓果实硬度下降及花色苷含量上升和MDA含量积累,使SOD及贮藏前期POD和CAT等维持较高酶活性。乙烯利处理可加速芙蓉李果实成熟软化与衰老进程,使果实在短期内成熟,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和加工适应性,但不耐贮藏;而1-MCP处理延缓了芙蓉李果实成熟衰老,提高果实耐贮性,可延长贮藏期。

关键词: 乙烯利 1-甲基环丙烯(1-MCP) 芙蓉李 采后品质 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云英翻压对葡萄产量品质与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求紫云英绿肥翻压对葡萄园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连续4年在葡萄园内开展不同紫云英绿肥翻压量试验,对果实品质指标、土壤有机碳、土壤氮磷钾、土壤酸性磷酸酶、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以及土壤过氧化氢酶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施用等量NPK条件下,紫云英绿肥翻压量在6 000~22 500kg·hm-2,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随着紫云英绿肥鲜草翻压量的增加而增强,有效促进了葡萄园土壤中养分的转化,从而提高葡萄产量和各项品质指标。紫云英鲜草翻压量为22 500kg·hm-2时达到最佳土壤培肥效果,葡萄产量最高,达16 530kg·hm-2,且口感达最佳。与单施NPK肥相比,土壤各项酶活性指标提高了11.7%~39.5%;土壤中各类菌数量增幅12.0%~147.8%;产量提高了15.3%,中心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黄酮类化化合物分别提高了13.5%、8.8%、11.9%。此外,研究还表明,紫云英鲜草翻压量大于22 500kg·hm-2对土壤肥力、葡萄品质的提升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 紫云英 葡萄 土壤养分 微生物特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秋葵果实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黄秋葵果实转录组中功能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RNA-Seq技术对3份黄秋葵果实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3份测序材料组装后共获得了77 476个Unigene序列,有61 891个Unigene在4大数据库中得到注释,占79.88%;以KEGG代谢途径数据库为依据,可将13 336个黄秋葵果实的Unigene分成128个代谢途径;在黄秋葵果实转录组中发现3 830个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位点,分布在3 569条Unigenes中,发生频率为4.61%。

关键词: 黄秋葵 果实 RNA-Seq技术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