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在生长猪养殖中的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120头平均体重为(25.37±0.74)kg、体况较一致、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为添加0%(对照组)、0.5%(处理组1)、1%(处理组2)和2.0%(处理组3)微生物发酵饲料进行饲喂试验,预试期7d,正试期30d。饲喂结束后测定分析其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组试验组均能有效地降低生长猪腹泻率;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1%的微生物发酵饲料,显著提高生长猪生长性能,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2.68%(P<0.05),料重比降低了11.35%;直肠中乳酸杆菌的菌体数量提高57.06%(P<0.05),而大肠杆菌菌数降低了20.81%;在营养表观消化率上,显著提高了总能、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纤维上的消化率(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1%的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生长猪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饲料 生长猪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营养物质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鲍菇和金针菇菌渣堆肥的发酵特性及双孢蘑菇栽培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菌渣为堆肥原料,通过添加牛粪、玉米芯等原料以研究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栽培配方。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堆肥在二次发酵初期温度高于杏鲍菇菌渣堆肥;各菌渣堆肥期间,随堆肥时间的延长,菌渣p H值及含氮量呈上升趋势,碳氮比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金针菇菌渣堆肥的电导率显著高于杏鲍菇菌渣(P <0.05);金针菇菌渣栽培的双孢蘑菇5潮总产量达到17.17 kg/m~2,略低于杏鲍菇菌渣(对照)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18.65 kg/m~2;菌渣堆肥添加玉米芯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较不添加的有明显提高,其中杏鲍菇菌渣添加玉米芯栽培的双孢蘑菇总产量相对最高,为20.60 kg/m~2。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杏鲍菇 金针菇 菌渣 堆肥 发酵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4种景天科植物叶插繁殖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用量及品种3因素作用下对景天科多肉叶片扦插繁殖效应,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的扦插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品种间繁殖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叶片扦插生长指标主要受3个主因素效应及用量×品种交互效应影响。4个品种之间生长指标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厚叶月影、蓝苹果和黑爪叶插繁殖最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是NAA 200mg·L-1,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95、0.90、0.90;露娜莲叶插繁殖最佳处理是IBA 100mg·L-1,隶属函数值为0.84。品种间繁殖效果差异显著,蓝苹果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1.54%、99.01%,黑爪萌芽率最高,达97.33%。4个品种的扦插苗移栽成活率均在90%以上,比对照提高6.26%~22.99%,说明NAA或IBA对景天科多肉植物叶插繁殖有促进作用,成活率高且经济快捷。

关键词: 景天科多肉植物 叶片扦插繁殖 植物生长调节剂 隶属函数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浸泡条件对清流豆腐皮产率影响的研究

中国调味品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我国各豆腐皮企业采用的大豆浸泡工艺各不相同,其浸泡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豆腐皮产品的质量及产率。通过研究不同浸泡条件,包括大豆浸泡料水比、浸泡水pH值、泡豆水温和软化剂浓度对大豆蛋白溶出率、豆腐皮产率的影响,确定大豆浸泡工艺的适宜参数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法对清流豆腐皮的浸泡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料水比1∶3、浸泡水pH值8.0、泡豆水温25℃、添加0.4%软化液NaHCO_3浸泡5.5h时,所得清流豆腐皮产率高达48.63%,产品色泽品质较好。

关键词: 清流豆腐皮 大豆浸泡工艺 大豆蛋白溶出率 产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毛鸭胚源鹅细小病毒江西株的分离鉴定与NS基因的分析

中国兽医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自死亡的红毛鸭胚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株(命名为JX-JA-2017株),经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呈鹅细小病毒(GPV)阳性,经中和试验测定可被GPV阳性血清特异性中和,表明该毒株为GPV。对其进行非结构基因(NS)特征分析发现,其NS基因与GenBank登入的13株鹅细小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99.6%,氨基酸同源性为94.8%~99.5%;经分子进化分析发现,该株病毒与亚洲型GPV分离株共处于一个进化分支。以上结果揭示,红毛鸭胚存在GPV感染,且其JX-JA-2017株病毒与经典的GPV具有共同的遗传起源,丰富了GPV的流行病学与分子生态学内涵,为加强我国鹅细小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红毛鸭胚 鹅细小病毒 胶体金试纸条 NS基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原胶FJAT-10151-DTJZ提高酸奶冰淇淋的抗融性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将添加自提取的黄原胶FJAT-10151-DTJZ的酸奶冰淇淋为处理组,添加市售的黄原胶的酸奶冰淇淋作为对照组,进行酸奶冰淇淋浆料的黏度及冰淇淋膨胀率、抗融性、硬度、动态黏弹性、微观结构及感官方面的对比研究,探索FJAT-10151-DTJZ和市售黄原胶乳化稳定剂对酸奶冰淇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FJAT-10151-DTJZ和市售黄原胶使酸奶冰淇淋浆料属于假塑性流体,具有剪切稀化性质。FJAT-10151-DTJZ能明显提高酸奶冰淇淋的抗融性和膨胀率,提高并抑制冰晶增大和改善冰淇淋品质,组织柔滑、口感细腻,说明FJAT-10151-DTJZ比市售黄原胶更优质。

关键词: 酸奶冰淇淋 黄原胶 抗融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漳州地区产紫苏叶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中药材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在漳州地区栽培的紫苏叶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苏鲜叶的挥发性成分,运用GC-MS技术进行测定,并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经GC-MS分析得知,从紫苏叶挥发油分析鉴定得到88种化学成分,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占62.05%,倍半萜类化合物占22.82%,二萜类化合物占0.06%.含量较多的为左旋紫苏醛(31.92%)、D-柠檬烯(21.46%)、石竹烯(13.57%)、(Z,E)-α-金合欢烯(2.85%)及芳樟醇(2.56%)等.结论:漳州地区产的紫苏叶挥发油与其他产区的紫苏叶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为紫苏叶挥发油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紫苏 挥发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疫苗鄂鲁冷特对番茄青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植物疫苗鄂鲁冷特对番茄育苗及其田间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在番茄育苗基质中添加植物疫苗,测定处理后种苗株高、根系长度及出苗率;在田间种植共设疫苗袋装、沟施、浇灌及生防菌剂、化学农药和清水对照6个处理,对根系土壤的养分含量、植株的生物学性状及青枯病发病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疫苗处理分别能使番茄植株株高、根系长度和出苗率提高13.71%、68.20%和56.66%;疫苗袋装和沟施处理的番茄根系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交换性钙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疫苗袋装、沟施和浇灌均能显著提高番茄植株的株高、花数和产量,其中疫苗袋装处理效果最好,番茄产量最高为99.55 t/hm~2,对不同生育期的平均防治效果最高为93.47%。表明植物疫苗鄂鲁冷特的应用能育出壮苗,降低青枯发病率,提高产量。

关键词: 植物疫苗 番茄育苗 生物学性状 青枯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白兔Myostatin(MSTN)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掌握福建白兔负向调控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分子基础,应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肌肉组织总RNA中克隆出福建白兔MSTN基因的cDNA序列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1 551bp(GenBank登录号:KX084386),其中5′非翻译区136bp,3′非翻译区287bp,1128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75个氨基酸,MSTN蛋白在第97~768核苷酸处编码的氨基酸存在1个TGF-β前肽超家族结构域,在第841~1 125核苷酸处编码的氨基酸存在1个TGF-β家族结构域。序列分析表明:福建白兔与穴兔、人、猪、家鼠、马、牛、绵羊、鹿、狒狒、猩猩、猴的MSTN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92.8%、94.4%、86.9%、95.2%、89.1%、91.0%、90.3%、95.9%、96.4%、95.9%。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福建白兔MSTN基因的结构、表达以及分子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福建白兔 MSTN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糠有机肥及SODm叶面肥对金线莲生长和金线莲苷含量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菌糠有机肥、SODm叶面肥及两者的施用时间对福建金线莲生长指标(株高、叶片数、气生根数、全株鲜重和产量)和金线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时施用菌糠有机肥及SODm叶面肥可促进金线莲的生长,提高其产量,平均增产比达12.38%;三因素对金线莲苷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影响顺序为:菌糠有机肥>施用时间>SODm叶面肥倍数。建立了福建金线莲林下仿野生的最优方案,即:定植后第150d,施用菌糠有机肥(2.0kg·m~(-2))和SODm叶面肥(150倍),可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金线莲苷含量。

关键词: 金线莲 生长 金线莲苷 菌糠有机肥 SODm叶面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