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SSR分子标记在橡胶树栽培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橡胶树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通过形态特征进行品种鉴定,但橡胶树品种间形态差异较小,品种鉴定难度较大。为建立一种快速、稳定且准确的橡胶树品种鉴定方法,本研究从426对橡胶树SSR引物中筛选出5对产物清晰且扩增稳定的引物组成核心引物对,利用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构建了129份橡胶树品种的特异DNA指纹图谱,5对引物共扩增出71条带,全部为多态性条带,引物平均PIC值达到0.69。基于129份品种的特异DNA指纹图谱,建立了每份品种的DNA指纹二维码。研究成果的获得为橡胶树品种鉴定提供了一种准确、稳定、高效的鉴定方法,也为橡胶树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橡胶树 DNA指纹 分子标记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石莲花属的国际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研究旨在通过介绍国外拟石莲花属研究情况,为国内拟石莲花属研究及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文章论述了国外拟石莲花属分布情况,概括了目前拟石莲花属的分类,介绍了每个系列主要特征,归纳了国外拟石莲花属细胞学、育种、栽培研究情况,总结了拟石莲花属4种常见病害发病原理及在预防/治疗慢性疾病和避孕等药用方面研究。最后提出了目前拟石莲花属在分类及应用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内拟石莲花属研究及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拟石莲花属 分类 栽培 病害 药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栀子果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太阳能辅助热泵技术干燥栀子果,采用7种干燥模型对干燥特性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求解,探讨在装载密度、干燥温度和物料厚度为条件因素下栀子果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确定最优干燥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装载密度的增加,栀子果干燥时间逐渐增加,干燥速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干燥温度和物料厚度对栀子果干燥速率有显著性影响。Verma模型较适用于描述栀子果在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模型中R2拟合值最大可达0.9998,误差平方和(SSE)变化范围为0.0001~0.0088,方误差的根(RMSE)为0.0024~0.3161。研究结果为开发高效节能、营养丰富的干燥栀子果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关键词: 栀子果 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 干燥特性 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光对辣木幼苗生长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搭建遮阴棚设置5个遮光水平(遮光率分别为0、30%、50%、70%、90%),研究遮光率对辣木株高、茎粗、生物量分配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70%遮光率处理对辣木株高无显著影响,但茎粗显著低于全光照处理.90%遮光率处理辣木生长发育严重受限,株高和茎粗为对照植株的49.99%和30.45%,植株存活率为5%.遮光使辣木植株总生物量降低,但使辣木叶和茎生物量分配比增加.70%遮光率处理的辣木叶片Ca和Fe的含量最高,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50%遮光率处理的Mg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33.33%.辣木叶片Zn含量随着遮光率的增大而升高,在70%遮光率时最高.辣木叶片Cu含量随着遮光率的增大而降低,对照叶片Cu含量最高,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在不影响辣木植株正常发育的前提下,根据辣木种植目的要求,适度遮阴既可以增加辣木茎叶生物量,又有利于辣木叶片Ca、Mg、Mn和Zn的富集.

关键词: 辣木 遮阴 矿质养分 植株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MeGalt1基因克隆、在采后生理腐烂过程中表达分析及载体构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Galt)是形成糖蛋白中Lewis a结构的关键酶,从木薯块根中克隆MeGalt1基因,分析其在木薯块根不同采后腐烂程度中的表达,旨在揭示MeGalt1基因在木薯块根采后生理腐烂中的作用.进化分析表明,木薯中存在3个MeGalt1基因并成功克隆MeGalt1-1、MeGalt1-2和MeGalt1-3,分别具有1 890、1 893和1 902 bp的CDS区,编码629、630和633个氨基酸.Western Blot显示木薯块根采后生理腐烂过程受到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调控.定量分析表明MeGalt1-1和MeGalt1-3随着腐烂程度加深其表达量也随之升高.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MeGalt1基因的植物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0r-MeGalt1-1和pCAMBIA1300r-MeGalt1-3,为进一步解析MeGalt1在木薯块根采后生理腐烂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材料.

关键词: 木薯 采后生理腐烂 MeGalt1 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隔根方式下木薯与花生间作的竞争力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完全隔根、部分隔根和不隔根3种处理,测定木薯与花生的地上部干质量,氮、磷、钾含量,根围土壤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细菌与真菌总量,以完全隔根处理中的木薯和花生作为相应的单作,分析不隔根和部分隔根处理中的木薯、花生的偏土地当量比、侵占力、偏养分吸收当量比、养分竞争比率、实际产量损失、实际土壤酶活性损失以及实际土壤细菌总量与真菌总量损失的差异。结果表明:不隔根和部分隔根处理的木薯和花生偏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实际产量损失均大于0,不隔根处理的木薯偏土地当量比和实际产量损失均显著大于部分隔根处理的,而不隔根和部分隔根处理的花生偏土地当量比和实际产量损失无显著差异;不隔根与部分隔根处理的侵占力和养分竞争比率均大于0;木薯和花生的偏氮、磷、钾养分吸收当量比均大于1,不隔根处理中木薯偏磷吸收当量比和磷竞争比率均显著大于部分隔根处理的;不隔根和部分隔根处理的木薯与花生实际土壤脲酶活性损失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损失均大于0,且不隔根处理的显著高于部分隔根处理的;不隔根和部分隔根处理的实际木薯土壤细菌和真菌总量损失均大于0,而实际花生土壤细菌和真菌总量损失均小于0,且不隔根处理的显著高于部分隔根处理的。说明木薯与花生的根系之间存在着促进型的互作效应,其根本原因是根围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 木薯 花生 间作 隔根 养分吸收 土壤酶 真菌 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对荔枝生长、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土壤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我国荔枝园化肥施用量过高而存在的土壤质量下降、酸碱失衡和产量下降等问题,综合考虑荔枝养分投入量与带走量,研究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对荔枝生长、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旨在为荔枝提质增效提供施肥指导。以妃子笑荔枝为研究对象,设置单施化肥(CF)、减施化肥30%分别配施普通商品有机肥5 kg/株(OF5)和10 kg/株(OF10)、减施化肥30%配施生物有机肥5 kg/株(BIO5)和10 kg/株(BIO10)5个处理,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荔枝生长、养分供应、产量品质、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施30%的情况下,配施有机肥未明显减缓荔枝梢期生长;总体来看,在梢期与果实成熟期,各处理间叶片养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在二蓬梢期及末次梢期,OF10与BIO5叶片N含量显著高于CF处理;各处理叶片养分含量与变化趋势均符合荔枝生长规律。与CF相比,BIO5、OF10、BIO10处理均显著提高荔枝单株产量;各有机肥处理一定程度提高果实内在品质,可固含量平均增加1.76%~3.22%,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平均增加11.96%~21.84%和降低15.38%~35.35%;产量品质综合评价BIO5>BIO10>CF>OF10>OF5。各有机肥处理氮素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化肥处理,BIO5与OF10处理氮、磷、钾肥偏生产力与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OF10、BIO5、BIO10均能显著提高荔枝经济效益。综合考虑荔枝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肥料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该园区在减少30%化肥养分投入下株施5 kg(2 700 kg/hm2)生物有机肥处理表现最佳,其次是株施10 kg(5 400 kg/hm2)普通商品有机肥。

关键词: 荔枝 有机肥 产量 品质 肥料利用率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消解方法测定天然橡胶镁含量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更适合于天然橡胶中镁含量检测的方法,采用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和石墨消解法三种消解方法研究不同消解条件对天然橡胶中镁含量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消解方法对天然橡胶镁含量的测定均可以满足要求。干灰化法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小,对低镁含量的样品应适当增加样品量;微波消解法操作简便且检测耗时较短;石墨消解法操作简单,工作效率较高,适用于批量样品分析,设备以及耗材成本与前两种方法相比具有较大优势,为未来我国制定天然橡胶中镁含量的检测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天然橡胶 消解方法 镁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型压力对棒状复合肥料抗压性能及氮钾养分淋溶特性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成型压力对棒状复合肥料的抗压性能及氮、钾养分淋溶特性的影响,制备并分别测定了成型压力为50、100、150 t的棒状复合肥料抗压强度,通过室内间歇式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棒状复合肥料的氮、钾养分淋出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成型压力增加,棒状复合肥料抗压强度(正压和侧压)先增加后减小,成型压力100 t时棒状复合肥料的正抗压强度和侧抗压强度分别达到了8202.80和2632.40 N.3种成型压力下制备的棒状复合肥料均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其氮、钾累积淋出率均小于普通肥料,但是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从成型质量、缓释效果以及生产能耗等方面综合考虑,棒状复合肥料的成型压力为50~100 t时最适合.

关键词: 棒状复合肥料;成型压力;抗压强度;淋溶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和电子束对红棕象甲雄虫的不育效应

生物安全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红棕象甲在我国的危险性和潜在风险性日益突出,应用辐照不育技术控制该虫是绿色防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筛选对红棕象甲雄成虫的射线最佳辐照剂量,为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并分析2种射线不同辐照剂量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红棕象甲雄成虫对红棕象甲产卵量、卵孵化率、寿命的影响。【结果】处理虫寿命、产卵量和卵孵化率都随2种射线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电子束剂量为100、150、200和250 Gy以及60Coγ射线剂量为100、140、180 Gy时,卵孵化率为0。对2种辐照射线进行对比,当雌∶雄∶辐照雄虫为1∶1∶6时,100 Gy60Coγ射线辐照对红棕象甲的防治效果较好,雌雄交配后卵的孵化率仅为2.44%。【结论】实际应用中应选择剂量100 Gy60Coγ射线辐照为宜。

关键词: 红棕象甲 60Coγ射线 电子束 不育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