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1个玉米DOF基因对逆境胁迫的表达模式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玉米DOF基因在玉米不同组织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响应表达模式,为进一步阐明玉米DOF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利用qRT-PCR技术探测11个玉米DOF基因在'郑58'自交系不同组织中以及在200 mmol/L NaCl溶液、20%PEG6000溶液和铵态氮、硝态氮缺乏胁迫等条件下的表达模式.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这11个ZmDOF基因聚为一个家族,可进一步划归为4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有6个ZmDOF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集中在雄花中表达,表明这6个ZmDOF基因在雄花生长发育进程中发挥作用.ZmDOF22和ZmDOF40没有检测到表达,可能是表达量太低或者特异时空表达模式.在模拟盐和干旱胁迫下,多数ZmDOF基因表达上调,其中分别有2个和6个基因的表达上调至少5倍.在铵态氮或硝态氮胁迫处理下,分别有3个和5个基因的表达量上调至少5倍,而ZmDOF2和ZmDOF18/ZmDOF39的表达量明显受到抑制.结果预示这11个ZmDOF基因可能广泛参与玉米生长发育以及抵御各种逆境胁迫的响应途径.


艾纳香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21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艾纳香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为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59份艾纳香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9个数量性状和13个质量性状的测定,并采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数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株高(2.072),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花枝数(32.76%);质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叶片形状(1.201)。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数量性状中,冠幅与株高、叶宽、叶柄长度、花枝长度、花枝开张角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质量性状中,叶脉花青苷显色强度与主茎花青苷显色强度、叶片边缘花青苷显色强度和叶柄花青苷显色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前8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64.32%,根据各性状的载荷量大小将各因子依次命名为产量因子、显色因子、叶光滑度因子、叶片边缘因子、叶片形状因子、叶片绿色因子和花枝角度因子。基于表型性状,以离差平方和法在遗传距离为10处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有39份材料,占总数的24.53%;类群Ⅱ有38份材料,占总数的23.90%;群Ⅲ有82份材料,占总数的51.57%。【结论】159份艾纳香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叶片形状的变异类型较为丰富,叶宽可作为日后选育高产艾纳香种质的指导目标性状。
关键词: 艾纳香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磁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黄瓜中丙溴磷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复杂样品前处理极大的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分析过程的时效性,因此建立高效的分离分析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碳包覆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Fe3O4@C-Magnetic nanoparticles,Fe3O4@C-MNP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VSM)考察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磁性能,并以Fe3O4@C-MNPs作为磁性吸附剂,构建磁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用于黄瓜中丙溴磷的定量检测,优化了影响磁固相萃取过程农药回收率的主要因素,即磁性吸附材料用量、萃取时间和溶液p H。结果表明:合成的Fe3O4@C-MNPs表面有丰富的官能团,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具有超顺磁性,对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OPs)丙溴磷有较好的吸附富集效果;最优条件下,即Fe3O4@C-MNPs磁性吸附剂用量0.06 g、溶液p H 6、吸附平衡时间10 min、洗脱剂为丙酮时,检测丙溴磷农药的线性范围在0.011~1.0μg/m L,检出限为0.0011 mg/kg;使用合成的磁性吸附剂材料Fe3O4@C-MNPs用于磁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黄瓜实际样品中丙溴磷,回收率在95.0%~101.4%,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2.9%~8.5%。该方法有机试剂用量少,吸附剂可重复利用,降低检测成本的同时也更环保,检测效率也得到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前处理技术 气相色谱 有机磷农药 丙溴磷


香蕉NH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HX是Na+(K+)/H+的逆向转运蛋白,具有Na+/H+exchange (PF00999)蛋白结构域,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中,主要参与植物响应盐胁迫过程中离子平衡的重建。本研究从香蕉(Musa spp.)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了NHX基因家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盐胁迫下香蕉NHX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到香蕉11个NHX家族基因,分别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大部分MaNHXs基因外显子(14~22)为14个, MaNHX6含有22个外显子;理化性质分析发现大部分MaNHXs蛋白等电点大于8,蛋白质分子质量为57~62 kDa;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MaNHXs均定位在液泡;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的NHX蛋白一起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为2个聚类组。通过烟草叶片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 MaNHX5蛋白定位于液泡膜。qRT-PCR结果表明香蕉幼苗在200 mmol·L-1 NaCl胁迫下, MaNHXs在根、假茎和叶片中均有表达且在不同时间表达差异显著。
关键词: 香蕉 NHX基因家族 盐胁迫 亚细胞定位 qRT-PCR


白木香AsFPS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沉香(Agarwood)是一种名贵中药和天然香料,倍半萜是其主要的特征性成分之一。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S (Farnes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是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根据转录组数据在白木香中克隆一个新的法呢基焦磷酸合酶基因AsFPS2,该基因全长1 432 bp,包含一个1 28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428个氨基酸。As FPS2具有典型的植物法呢基焦磷酸合酶结构特征包含5个保守的结构域和2个保守的DDXXD基序,与小果沉香(Aquilaria microcarpa)中的法呢基二磷酸合酶蛋白具有86.55%的同源性。AsFPS2基因编码区包含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AsFPS2启动子区含有多个应答激素和胁迫的响应元件。表达分析显示,伤害、茉莉酸甲酯和乙烯利处理能显著诱导AsFPS2的表达。研究结果说明AsFPS2可能参与了沉香倍半萜的生物合成,为进一步揭示其在倍半萜积累和沉香形成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5种典型加工工艺天然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然橡胶(NR)作为一种植物性高分子,其分子结构和性能既受橡胶树生物合成的影响,也与加工工艺有很大关系。为了科学对比加工工艺对NR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相同橡胶树品种所产胶乳,参照现行工厂生产条件,制备了5种典型加工工艺的NR,即全乳胶(WF)、烟片胶(RSS)、风干片(ADS)、恒粘胶(CV)和20号胶(TSR)。生胶结构分析表明,NR加工过程中会发生由熟化导致的非胶组分分解和橡胶烃的结构化,具体表现为氮含量降低、数均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变窄、凝胶含量上升、塑性初值和门尼黏度增加,其中以TSR的熟化程度最高,而CV能够保留其固有分子结构,熟化程度最低。硫化胶性能分析表明,非胶组分的分解有利于提高NR的硫化速度和交联密度,从而提高硫化胶的力学性能;橡胶烃的结构化能够增加硫化胶中的物理缠结网络,使其更容易发生应变诱导结晶,并通过增加能量耗散,提高硫化胶的疲劳性能。综合来看,硫化胶力学性能的优劣顺序为:TSR>ADS>RSS>WF>CV。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酶解制备可口革囊星虫胶原蛋白抗氧化肽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可口革囊星虫为原料提取胶原蛋白,以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酶解制备可口革囊星虫胶原蛋白抗氧化肽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选用酶筛选试验中多肽抗氧化活性较高的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进行单酶和复合酶试验,最佳方案确定为木瓜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复合酶解.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确定复合酶添加量(U/g)、酶解温度(℃)、酶解pH、酶解时间(h)为自变量,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并参考实际因素,确定复合酶酶解的最优条件是:复合酶添加量8135 U/g、酶解温度51.6℃、酶解pH6.4、酶解时间4.2 h,在此条件下酶解制备的胶原肽总抗氧化能力为(1.333±0.021)μmol/mL,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78.75%±0.94%.
关键词: 可口革囊星虫;胶原蛋白;复合酶酶解;响应面法;抗氧化肽


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土区稻田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估氮肥配施不同改良剂(腐殖酸、磷石膏、禾康改良剂)对滨海盐土区稻田CH4、N2O排放和综合温室效应(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的影响,于2017年7—10月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滨海盐土区稻田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原位监测。共设置5个处理:空白(N0)、仅施氮肥(N1)、氮肥配施腐殖酸(N1H1)、氮肥配施磷石膏(N1G1)、氮肥配施禾康改良剂(N1A1)。结果表明:与N0处理相比,无论是否添加改良剂,氮肥处理都显著增加了稻田N2O排放量的110.2%~139.1%(P<0.05),增加水稻产量的41.1%~71.6%(P<0.05),但不显著影响CH4排放。与N1处理相比,氮肥配施3种不同改良剂并没有显著影响CH4、N2O排放和GWP;N1A1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的21.6%(P<0.05)。因此,推荐使用N1A1施肥方案,以增加水稻产量,同时不显著影响温室气体排放。
关键词: 稻田 综合温室效应 滨海盐土 腐殖酸 磷石膏 禾康改良剂


施钾改善木薯农艺性状及淀粉组分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个木薯品种’SC205’和’SC124’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钾(K0,K2O 0 kg/hm2)、低钾(K50,K2O 50 kg/hm2)、中钾(K100,K2O 100 kg/hm2)和高钾(K200,K2O 200 kg/hm2)4个施钾量处理,测定收获期木薯的农艺性状、鲜薯产量及其构成指标、可溶性糖组分含量、淀粉组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与不施钾相比,施钾量达100kg/hm2以上时,能显著提高木薯株高、茎径、单条薯重;施钾量达50 kg/hm2以上时,能显著提高鲜薯产量,其中’SC205’和’SC124’的鲜薯产量增幅分别达59.2%~131.7%和51.4%~127.9%,在施钾量(K2O)为100 kg/hm2时鲜薯产量达到最大值;(2)施钾量对不同组织可溶性糖组分含量及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品种与施钾量间交互作用对蔗糖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对其他可溶性糖组分及淀粉各组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3)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组织的可溶性糖组分含量与块根淀粉组分含量间具有负的相关性,其中块根的可溶性糖组分与块根总淀粉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茎秆的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与块根总淀粉含量具有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合理施钾促进了可溶性糖向淀粉的转化,进而有利于木薯鲜薯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对连作条件下木薯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聚乙烯醇膜耐水改性的研究进展
《高分子通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聚乙烯醇(PVA)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气体阻隔性、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故以此基料的改性膜材料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但是由于聚乙烯醇结构中含有大量的亲水性基团(—OH),导致成膜的耐水性差,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推广和应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聚乙烯醇膜耐水改性的方法,如酯化交联、羟醛缩合、复配增塑、纳米补强和共混杂化等,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聚乙烯醇耐水改性的研究,为设计和制备高性能的聚乙烯醇膜提供一定的参考,并进一步拓展聚乙烯醇的应用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