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种杀菌剂对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椰甲截脉姬小蜂羽化率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椰心叶甲是棕榈植物上的重要入侵害虫。释放天敌寄生蜂可有效控制其对寄主的危害,是目前防治椰心叶甲最有效的手段。为验证杀菌剂对椰心叶甲天敌寄生蜂的影响,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杀菌剂甲基硫菌灵、百菌清和咪鲜胺对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椰甲截脉姬小蜂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蛹初期椰心叶甲啮小蜂与椰甲截脉姬小蜂经百菌清处理后,二者的羽化率都有所降低。咪鲜胺处理对两种寄生蜂的羽化率均无明显影响。蛹中期椰心叶甲啮小蜂用甲基硫菌灵处理后的羽化率降低极显著。此外,甲基硫菌灵对蛹初期和蛹中期的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显著致死能力。因此,在使用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时,建议间隔使用甲基硫菌灵和百菌清;而咪鲜胺对两种寄生蜂安全,可以与寄生蜂同时使用。本结果对棕榈植物使用杀菌剂防治病害和使用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杀菌剂 寄生蜂 椰甲截脉姬小蜂 椰心叶甲啮小蜂 羽化率


木薯种茎整理排序装置设计与优化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推动木薯种植机械化,提高木薯种植的效率和减轻劳动者的工作强度,设计了一种木薯种茎整理排序装置.该装置包括出种机构、 整理排列机构以及取种机构,出种机构每次拨出少量种茎,整理排列机构将种茎整理后排序,取种机构逐个取出种茎.文中对各机构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Abaqus软件对种箱底板进行有限元分析,使用Isight中的多岛遗传算法对种箱底板的6个主要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种箱底板的最大位移值比优化前减小了74.9%.通过试制物理样机,以华南9号木薯茎秆为试验对象,进行了自动取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能够实现从大量种茎中自动取种,取种率为83.11%,验证了木薯种茎整理排序装置的可行性,同时也为研究预切种式木薯种植机械化提供了参考.


蚯蚓粪与椰糠配施对盐渍土的改良效应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蚯蚓粪和椰糠为改良剂,不同浓度人工海水淹泡的土壤为改良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种植空心菜研究未施肥、单施蚯蚓粪、单施椰糠、蚯蚓粪+椰糠不同比例组合配施对盐渍土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1)对于20%、60%和100%人工海水淹泡的盐渍土,蚯蚓粪与椰糠分别按1∶2.5、3∶2.5和3∶3.5配施种植空心菜效果最好,空心菜平均株高比未施肥处理、单施蚯蚓粪处理和单施椰糠处理分别提高56.1%、49.7%~50.6%、48.6%~51.8%;单株空心菜平均产量分别是未施肥处理、单施蚯蚓粪处理和单施椰糠处理的2.6~2.8、2.1和1.8~2.6倍。(2)与未施肥、单施蚯蚓粪和单施椰糠3种处理相比,3种不同等级的盐渍土通过配施不同比例的蚯蚓粪和椰糠处理后土壤pH值均得到明显改善,由酸性变为中性或接近中性;不同等级盐渍土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得到极显著提高(P<0.01),而土壤Cl-含量却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蚯蚓粪与椰糠配施可显著改善盐渍土的pH值,并能显著增加盐渍土的养分含量和降低盐渍土的Cl-含量,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几种不同处理对盐渍土的改良效果表现为蚯蚓粪+椰糠>单施蚯蚓粪>单施椰糠>未施肥。


菠萝叶纤维的超声波辅助化学脱胶工艺
《纺织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菠萝叶纤维的高效脱胶,将超声波清洗技术与化学脱胶技术相结合,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温度3个因素进行优化,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等表征脱胶过程中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菠萝叶纤维超声波辅助化学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频率53 k Hz、超声波处理时间35 min、超声波处理温度53℃,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纤维残胶率为13.8%,断裂强度为4.2 c N/dtex,与理论值基本吻合,可满足纺纱要求;各因素对纤维残胶率和断裂强度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为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温度;超声波处理对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去除有促进作用,对纤维素分子链损伤小,对热性能影响也较小。
关键词: 菠萝叶纤维 响应面法 超声波 化学脱胶 残胶率 断裂强度


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木薯果胶甲酯酶抑制因子MePMEI1的互作蛋白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胶甲酯酶抑制因子(PMEI)在植物抗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木薯MePMEI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蛋白互作网络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诱饵载体pGBKT7-MePMEI1,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从木薯cDNA文库中筛选Me PMEI1的互作蛋白。结果表明,酵母双杂交共筛选出57个阳性克隆,阳性率约为32.6%,测序鉴定出37种含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的候选互作蛋白,包括非特异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苏氨酸特异性蛋白激酶、叶绿素a/b结合蛋白、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VDAC2)、乙二醛酶Glyoxalase-2、氮素调节蛋白、木糖葡萄糖转移酶(TCH4)等,并通过回转验证检验其蛋白互作的真实性。验证结果表明Me PMEI1与VDAC2、Glyoxalase-2蛋白具有相互作用。这进一步补充了其蛋白互作网络,为探究MePMEI1蛋白的互作网络提供新的依据。
关键词: 木薯 果胶甲酯酶抑制因子 酵母双杂交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


氨磺灵和秋水仙素诱导橡胶草四倍体效果的比较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诱变剂对橡胶草四倍体的诱导效果,以橡胶草幼芽为材料,采用浸芽法,比较分析氨磺灵和秋水仙素2种诱变剂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橡胶草多倍体的诱导效果及多倍体橡胶草的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氨磺灵处理橡胶草的成苗率(60%~75%)和最高诱变率(14.08%)均高于秋水仙素处理(0~59%和5.56%),其嵌合体率(27.27%)低于秋水仙素处理(75.00%),其中0.04 mmol/L氨磺灵处理30 min,成苗率为71.00%,变异率14.08%,为最佳诱变条件.可见,氨磺灵比秋水仙素更适合用于橡胶草多倍体诱导.诱导后获得的四倍体橡胶草叶片厚度、气孔大小、花和种子大小均显著大于野生型二倍体植株,气孔密度则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这些形态特征可辅助多倍体橡胶草快速筛选和鉴定.本研究初步探明了 2种诱变剂对橡胶草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为今后橡胶草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8个玉米DOF家族基因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模式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个玉米DOF基因为研究对象,研究这8个基因在玉米生长发育中的器官表达模式及应答4种逆境胁迫(200 mmol·L-1 NaCl, 20%PEG,铵态氮胁迫和硝态氮胁迫)的响应表达模式。结果表明,7个基因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5个基因主要在玉米1种器官中表达,2个基因主要在2种器官中表达,而ZmDOF37呈组成性表达。这些数据表明,这8个基因参与玉米器官的发育进程。在200 mmol·L-1 NaCl胁迫处理和20%PEG6000胁迫处理1 h后,分别有8个基因和4个基因表现上调,表明这些基因是NaCl和PEG胁迫响应信号途径中的早期响应基因。在20%PEG6000胁迫处理24 h后,有4个基因被明显的诱导(ZmDOF29,ZmDOF32,ZmDOF37和ZmDOF45),表明这4个基因属于晚期响应基因。在铵态氮和硝态氮胁迫处理1 h后,分别有7个基因被明显诱导,属于早期响应基因,表明这7个基因可能参与玉米应答氮胁迫的早期响应机制。
关键词: 玉米 DOF基因家族 基因表达 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


6种叶面肥对海南林下栽培金钗石斛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宜的叶面肥种类,促进金钗石斛生长和提高其品质,以海南林下栽培的金钗石斛为试材,采用喷雾处理的方式,研究3种化学叶面肥和3种有机叶面肥对金钗石斛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增加了金钗石斛的分蘖数、叶片数、茎节数、茎粗和株高,不同程度提高了金钗石斛的鲜重、干重、干鲜比和叶绿素含量,同时也提高了金钗石斛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因此喷施叶面肥有利于促进金钗石斛生长和改善金钗石斛品质。3种化学肥料中,沃生促进金钗石斛生长和改善金钗石斛品质的性能优于磷酸二氢钾,其次是碧护;与对照相比,沃生显著提高了金钗石斛的茎粗、鲜重、干重、叶片SPAD值、多糖和石斛总生物碱含量,增长率分别达到21.87%、35.68%、39.50%、7.96%、15.01%和9.89%。3种有机肥料中,黄腐酸钾促进金钗石斛生长和改善金钗石斛品质的性能优于杜高活力藻,其次是海岛素;与对照相比,黄腐酸钾显著提高了金钗石斛的茎粗、鲜重和干重,增长率分别达到20.68%、28.39%和34.50%。因此,沃生和黄腐酸钾对金钗石斛生长和品质改善明显,可以作为海南林下栽培金钗石斛的叶面肥。


胡椒油树脂乳液的制备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胡椒油树脂具有粘度大、色泽深、易结晶、不溶于水等缺点,限制了其工业化生产及应用。为解决胡椒油树脂的应用问题,本文选择单甘酯与蔗糖酯为乳化剂、阿拉伯胶为增稠剂,研究单甘酯与蔗糖酯的比例、乳化剂添加量、阿拉伯胶添加量、胡椒油树脂与去离子水的比例对胡椒油树脂乳化性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胡椒油树脂的乳化条件。得到的最优乳化条件为:单甘酯与蔗糖酯比例3∶7、乳化剂添加量2%、阿拉伯胶添加量4%、油水比例1∶8。在此条件下,乳液不分层且流动性较好,乳液稳定性达95%。本研究对胡椒油树脂进行乳化,有利于提高胡椒油树脂的稳定性,扩大其应用范围,促进胡椒产品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
关键词: 胡椒油树脂 乳化活性指数 乳液稳定指数 乳液稳定性 正交实验


不同母质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南方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海南橡胶林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探析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为海南天然橡胶林因地制宜提升土壤肥力与改善土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4种成土母质(花岗岩、玄武岩、变质岩和浅海沉积物)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的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4种成土母质发育条件下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与多样性。【结果】不同母质间土壤理化特性差异明显,养分含量不平衡。4种母质类型土壤共鉴定出16门47纲110目203科360属462种真菌种类,获得3987个OTUs;橡胶林土壤中存在大量未知真菌类群,已知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均为最优势类群,非优势菌群相对丰度分布有差异;橡胶林不同母质间土壤真菌物种丰富度覆盖指数和Chao1指数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NMDS和Heat map分析表明,海南橡胶林不同母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有差异,花岗岩属于第一大类,变质岩为第二大类,玄武岩与浅海沉积物属于第三大类。典型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密切相关。【结论】不同母质类型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含水量及有效养分等理化性状密切相关,其主要影响因子为有机碳、有效氮、全氮和碳氮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