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基于生产要素贡献模型的南京郊县农业发展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摘要:根据《南京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运用农业全要素贡献模型,对南京郊县农业生产要素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面临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无论从农业总产值还是农业增加值来看,南京郊县农业已经进入"高投入-高产出"的阶段。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南京郊县应该优化农业投入要素的结构配置,以技术投入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 南京郊县 农业产出 投入要素 贡献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穿孔法转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条件优化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质粒浓度、电压、脉冲时间等3个因素进行优化,并比较了不同温度处理对转染效率的影响,以及电压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中质粒浓度对转染效率的影响最大,质粒浓度和电压对转染效率均有显著影响,脉冲时间对转染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转染效率无显著差异,电压显著影响细胞存活率。质粒浓度40 g/mL、电压280 V、脉冲时间800 s条件下,转染效率最高,为89.8%。

关键词: 胎儿成纤维细胞 电穿孔 转染 效率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对鹿角杜鹃种子萌发的胁迫效应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对鹿角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抑制鹿角杜鹃种子萌发;随NaCl浓度的增加,初始萌发时间延迟,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盐害指数与NaCl浓度显著正相关。鹿角杜鹃种子在NaCl胁迫下的耐盐适宜浓度、耐盐半致死浓度、耐盐极限浓度分别为25.62、55.60、95.57 mmol/L。

关键词: 鹿角杜鹃 NaCl胁迫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粉虱对几种药剂的敏感度检测及其抗药性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有效防治烟粉虱的药剂,采用琼脂保湿浸叶法,比较了烟粉虱成虫对生产上广泛喷施的5种药剂5%锐劲特、2.5%高效氯氟氰菊酯、4%阿维菌素、70%艾美乐、25%噻嗪酮的敏感性。对比得出烟粉虱对4%阿维菌素的敏感性较好,药剂处理72 h后成虫校正死亡率高达98.01%。70%艾美乐次之,烟粉虱成虫校正死亡率达80.91%。2.5%高效氯氟氰菊酯较差,处理72 h后成虫死亡率40.73%。25%噻嗪酮最差,处理烟粉虱成虫72 h后死亡率低于5.00%。CYP6CM1、Coe1基因分别是烟粉虱对吡虫啉类药剂、有机磷类药剂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响应基因,应用Semi-quantitive PCR检测药剂处理72 h烟粉虱成虫CYP6CM1和Coe1基因转录水平表达量变化。发现70%艾美乐处理后,CYP6CM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Coe1基因表达量与药剂处理前无明显差异。4%阿维菌素处理后,CYP6CM1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Coe1基因表达量与药剂处理前无明显差异。2.5%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后CYP6CM1基因表达量变化不大,Coe1基因表达量稍有增加。25%噻嗪酮处理后CYP6CM1基因表达量稍有增加,Coe1基因表达量略有下降。不同药剂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与烟粉虱解毒酶基因(CYP6CM1、Coe1)的表达响应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烟粉虱 药剂防治 抗药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酸甘蓝型油菜油酸积累动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高油酸甘蓝型油菜突变种质的特点,分析了两组材料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油酸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营养器官油酸相对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为根、茎、叶。不同生育期营养器官油酸含量变化表现为:根中,成熟期高,其次是苗期,然后是越冬期、蕾薹期、返青期,花期最低;茎中,成熟期最高,其次是返青期,花期较少,苗期、越冬期和蕾薹期最少;叶中,蕾薹期最高,花期次之,苗期、越冬期和返青期最少。油菜开花2周内,角果中油酸积累以果皮为主,第3周起则转为以种子为主。果皮中油酸相对含量在开花后3周达到最大值。油菜营养器官中的油酸与成熟种子中的油酸相对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81*)。除花期外,各生育期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中的油酸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表型结果说明供试品系的油酸调控基因是组成型表达,育种上可通过检测营养器官油酸含量来预测和筛选种子高油酸含量的材料。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油酸 营养器官 生殖器官 积累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早熟新品种‘早红露’

果农之友 2012

摘要:1982年春,以奉化玉露与早生水蜜杂交的F1代优良单株63-17-1为母本,以白花水蜜与桔早生杂交的F1代优良单株62-3再与朝霞杂交的优良单株77-1-29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获得杂交实生苗131株,杂交实生苗于1983年春定植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桃选种圃,于1985年开始结果,经连续多年的鉴定,将果实成熟早、着色好、风味香甜、肉质硬的杂交单株82-18-73选为优良单株。1999年开始陆续在江苏省无锡、扬州和南京等地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栽,区域试验和生产试栽结果均表明该优良单株性状稳定,所结的果实早熟、风味甜、耐贮运、外观美丽、商品性好。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早红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ELEX技术筛选毒死蜱单链DNA适体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利用SELEX技术体外筛选毒死蜱的特异性适体。体外合成全长为91 nt的ssDNA文库,以链亲和素修饰的凝胶为载体、毒死蜱为靶分子进行SELEX(配体指数增强系统进化技术)筛选。利用荧光标记法测定适体的筛选效率、亲和力和特异性,通过MFOLD分析软件对亲和力较高的适体进行二级结构预测和结合位点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5轮筛选后,DNA文库的筛选效率达到44.00%;最终获得9条ssDNA适体,其中适体N23对毒死蜱具有最高的亲和力,其结合活性显著高于N23与水胺硫磷、丙溴磷、氧化乐果的结合活性;二级结构表明茎环结构可能是毒死蜱与适体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

关键词: 适体 SELEX 荧光 毒死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化螟piggyBac类转座子的克隆与分析

昆虫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iggyBac转座子是DNA型转座子,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基于piggyBac转座子超家族成员IFP2开发的转基因工具载体是目前转基因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载体之一,因此piggyBac转座子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是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内源性piggyBac类转座子(piggyBac-like element,CsuPLE)的首次报道。克隆的CsuPLE(GenBank登录号:JX392388)全长2537bp,包含一个长1914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含637个氨基酸残基的转座酶,转座酶中含有piggyBac家族保守的"DDD-domain"。CsuPLE全长序列具有完全对称的13bp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ats,ITRs)以及非完全对称的21bp内部重复序列(internal repeats,IRs),在二化螟基因组上插入在特征性的"TTAA"靶位点重复(target site duplication,TSD)处。在我国地理跨度很大的不同二化螟种群中均存在结构完整的CsuPLE序列。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piggyBac转座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素材,也为评价利用转座子载体系统在二化螟体内进行转基因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二化螟 piggyBac 转座子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莓叶多酚减压提取工艺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减压提取蓝莓叶多酚,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pH、提取时间、料液比、粒度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真空度-0.07MPa,乙醇浓度60%,pH3.5,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50,物料粒度80~100目,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率为81.47%,多酚纯度为45.32%,其中多酚纯度比常压提取高6.57%。采用ORAC法、TEAC法、DPPH法、亚硝酸盐法对蓝莓叶多酚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蓝莓叶多酚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减压提取的蓝莓叶多酚比常压提取的蓝莓叶多酚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蓝莓叶多酚 减压提取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农业学报》高被引论文的统计分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

摘要:以《江苏农业学报》2005—2009年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高被引论文比例、基金论文比例、作者机构分布、栏目分布。结果表明:该刊5年的高被引论文中,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高被引论文比例虽然较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国家级基金论文的比例有所提高;高质量论文的贡献者大多为农科院或江苏省内作者;在栏目分布上,《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园艺》栏目所占比例较高。

关键词: 江苏农业学报 高被引论文 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