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SZL-420型自激振动深松机的设计与试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制一种自激振动深松机.这种深松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非线性土壤耕作阻力作用到振动深松铲上,压迫弹簧往复振动,从而减小机具的牵引阻力,降低功耗.【方法】通过性能试验和查询已经成熟的技术文献,设计深松铲的结构并优化.为了评估样机性能,进行田间试验.【结果】田间试验表明,从无弹簧到Ⅱ号弹簧,深松机可减阻17.76%,深松深度为386.61~406.23mm,稳定性系数为93.30%左右,土壤蓬松度为24.18%~28.65%,土壤扰动系数为53.55%~57.06%,深松效果良好.【结论】本自激振动深松机能够有效减小牵引阻力,降低机具功耗,各项工作参数达到评定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景观结构对旋幽夜蛾种群动态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景观复杂性对昆虫种群的影响是目前昆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新疆兵团和地方在土地利用模式及作物景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可能影响昆虫种群动态及其管理策略。在兵团和地方的不同试验点,应用智能测报灯、杀虫灯诱集监测在地区尺度和区域尺度旋幽夜蛾Scotogramma trifolii种群动态,结合各样点作物种类及面积调查,分析旋幽夜蛾种群动态与景观复杂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地区尺度上,简单景观条件下旋幽夜蛾诱集量小于复杂景观,不同调查半径下旋幽夜蛾诱集量与景观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呈显著正相关(P<0.05);(2)在区域尺度上,兵团作物体系内,南疆的旋幽夜蛾诱集量小于北疆,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地方作物体系内南疆的旋幽夜蛾诱集量大于北疆,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南疆地区,兵团和对应地方的诱蛾量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北疆地区,兵团与对应的地方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北疆地区兵团和地方在土地利用模式及其作物布局趋于一致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试验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求一种新型玉米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施药效果.【方法】以药液附着率为指标,以机具前进速度,动力输出轴转速和种植模式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并对各因素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药液附着率受机具前进速度影响最大,受动力输出轴转速和种植模式影响较小.各因素对药液附着率影响程度为:机具前进速度>动力输出轴转速>种植模式.【结论】在机具前进速度1km/h,动力输出轴转速1 000r/min,种植模式为(500+500)mm的条件下,机具作业时药液附着率达到68.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膜下滴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精确制定膜下滴灌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的田间栽培技术规程和揭示滴灌花生的增产机理,以田间试验为基础,选用机收花生13号作为试验材料,共设置5 000、6 000、7 000、8 000、9 000、10 000、11 000、12 000和13 000穴/667 m~2 9个种植密度处理,并对不同处理下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主茎高、侧枝长和荚果性状等变化较小,而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双仁果数、饱果数以及单株生产力等性状都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荚果产量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差异不显著(α>0.05)。尽管5 000穴/667 m~2密度下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比其他处理的要好,但该处理下的产量表现一般。总体认为,在新疆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机收花生13号的单产水平较高,且落果率低,该品种双粒播种的最佳密度为10 000~11 000穴/667 m~2。
关键词: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 膜下滴灌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胁迫对文冠果幼苗生理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2年生文冠果幼苗为试材料,研究3个Na Cl盐分梯度0%(SCK)、0.5%(S1)、1%(S2)处理下文冠果幼苗生理指标及生长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在S1及S2处理下文冠果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RCM)明显提高,但处理30 d,S2处理有所下降;盐处理可显著提高文冠果叶片内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及可溶性蛋白(SP)含量,且S2>S1;盐处理下文冠果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整体增强的趋势,但S2处理在取样后期POD及CAT酶活性下降;随着盐胁迫浓度的提高,文冠果幼苗各部分器官(根、茎、叶)的鲜质量、干质量和株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主根长度增加,叶片数减少。研究表明,在低盐胁迫下,文冠果幼苗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缓解盐胁迫伤害,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潜力,而在较高浓度的盐胁迫下幼苗受到伤害,自我调节保护能力下降。
关键词: 文冠果 NaCl胁迫 生理指标 生长指标 抗氧化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反射式光电感应的精量播种机漏播监测系统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排种器是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稳定性直接影响播种作业质量。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排种器通常处于密闭状态,无法通过人工直接观测其作业质量,若发生断条漏播等问题将严重影响作物产量。针对中、小粒径作物开发了一种基于反射光电感应的精量播种机漏播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FS-V11漫反射式光放大器获取排种脉冲信号,准确度高、抗扰动能力强。设计了基于单片机MSP430F149的信号处理电路,并以落种时长为基准,规划了种粒监测软件流程,实现系统软件硬件集成。以小麦精量排种器为例,进行漏播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当排种器转速为30 r/min时,监测精度为95.5%;当排种器转速在30~45 r/min之间随机变速时,监测精度为93.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墒补灌下春玉米光合特性、叶片衰老研究及最适灌溉量估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于2014—2015年在新疆石河子进行大田试验,设置5个控墒补灌栽培模式,研究了控墒下限对绿洲区滴灌春玉米光合特性、叶片衰老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估算了本区玉米高产栽培的最佳灌溉量。试验结果表明,大喇叭口、抽雄及吐丝期土壤墒度过低或过高会显著(P<0.05)降低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及干物质积累量。灌浆期土壤墒度保持在田间持水量85%的栽培模式,玉米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rETR)可分别较墒度70%栽培模式提高71.7%、81.8%、71.6%和54.9%,但却会降低单叶的水分利用效率(WUE_L)。同时,花后同化物输入量及其对子粒的贡献率分别提高105.2%、20.3%,叶片衰老持续期延缓了8.1 d。二次曲线拟合表明,最佳灌量为539.9 mm时能取得14.9×103kg·hm~(-2)的高产,可同时兼顾产量与灌溉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玉米 控墒补灌 滴灌 光合特性 叶片衰老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玛纳斯县制种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时代农机 》 2017
摘要:玉米单交制种是利用杂种优势这种生物学现象,达到增强玉米生长发育的抗逆性,来提高玉米产量的一项实用技术。通过几年来对制种技术的总结分析,认为单交玉米制种、种籽质量的好坏、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一是制种区域的自然条件,二是亲本的纯度,三是制种管理技术措施的到位率,四是一播全苗。新疆沙湾县和玛纳斯县是制种玉米生产的大县,但是由于制种青贮玉米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技术不成熟造成青贮玉米制种成本高、产量低和质量低,为此本规程根据目前生产实际进行制定,同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适用于沙湾县和玛纳斯县适宜植种区的青贮玉米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