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灌水模式对春小麦光合性能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寻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节水栽培的适宜灌水模式,比较分析了6个不同灌水处理(W1:二棱水+开花水;W2:二棱水;W3:拔节水;W4:二棱水+孕穗水;W5:二棱水+拔节水+孕穗水+开花水+灌浆水;W6:二棱水+拔节水+孕穗水+开花水)下春小麦光合性能、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性状及水分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灌二棱水、孕穗水或开花水的W1、W4、W5、W6处理明显增加春小麦花后旗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灌二棱水和生育后期少灌水的W1、W2、W4处理明显增加花后旗叶胞间CO2浓度。灌水次数减少会显著增加旗叶SPAD值,并降低叶面积系数,其中以缺少二棱水的W3处理最为明显。灌有二棱水和孕穗水的W4处理明显降低抽穗至开花旗叶SPAD值,增加开花至灌浆旗叶SPAD值和抽穗至开花叶面积系数,灌开花水明显增加开花至灌浆旗叶面积。灌二棱水、拔节水、孕穗水、开花水明显促进了干物质积累,灌水次数增加明显增加了叶干物质积累量,并降低茎鞘干物质比例;缺少二棱水的W3处理最不利于叶、穗干物质积累,但提高了开花至成熟叶干物质比例;灌浆水对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影响不明显。二棱期至开花期缺少灌水的W1、W3、W2处理促进了开花前贮藏同化物在花后向籽粒的转运。籽粒产量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缺少二棱水明显降低穗粒数、收获指数,但增加千粒重;增加灌水次数降低了灌水利用效率,且以灌二棱水影响最为明显。综上所述,缺少二棱水对春小麦产量影响最明显,孕穗水、开花水影响次之,灌浆水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春小麦 灌水模式 光合性能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籽粒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个无核葡萄品种在宁夏银川引种试验

中国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2010—2014年对引入宁夏银川市的7个无核葡萄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对葡萄霜霉病的抗性等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爱神玫瑰、夏黑植株生长势旺,结果枝率高,果实香味浓,品质优,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早熟优良品种;丽红宝果实色泽漂亮,穗形美观,可作为搭配品种栽植;早康宝植株生长势强,果实玫瑰香味浓,产量高,但抗病性较差,可少量栽培。

关键词: 葡萄 无核 引种 宁夏 银川 产量 葡萄霜霉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本地球孢白僵菌对枸杞蚜虫控制作用

中国森林病虫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宁夏本地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枸杞蚜虫Aphis sp.的控制作用,选取4株球孢白僵菌研究其对枸杞蚜虫的室内致病性及影响致病性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2号菌株对枸杞蚜虫控制作用最好,其致死中浓度LD50为1.7×106孢子/m L,致死中时LT50为4.46 d(1.0×106孢子/m L);随着温度的升高,球孢白僵菌对枸杞蚜虫的侵染校正死亡率逐渐升高,在22~28℃范围内,校正死亡率的升高速率最快,在31℃下,校正死亡率最高,最有利于白僵菌侵染枸杞蚜虫;随着湿度的升高,球孢白僵菌对枸杞蚜虫的侵染校正死亡率逐渐升高,相对湿度90%时,校正死亡率极显著高于其他湿度,最有利于白僵菌的侵染;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紫外线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升高,在孢子萌发抑制率50%时,照射时间为3.18 min,田间施用应避免阳光强烈时段。

关键词: 宁夏 球孢白僵菌 本地菌株 枸杞蚜虫 控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芽象甲在宁夏枣园的发生危害及风险分析

中国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首次研究报道了食芽象甲在宁夏枣树上的分布和发生规律,并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2个层面对食芽象甲在宁夏的风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食芽象甲在宁夏枣园呈局部性危害,主要分布在同心县王团镇大沟沿村;通过分析,食芽象甲在宁夏具有大面积的适宜寄主,且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危险性R值为2.01,因此确定食芽象甲在宁夏属于高度危险性的有害生物,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其风险管理。

关键词: 食芽象甲 发生危害 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肥与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微生物及芹菜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高丹草绿肥翻压及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土壤改良培肥的生物机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高丹草绿肥翻压及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活性、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丹草绿肥与化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pH值、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高丹草绿肥与化肥配施显著增加了芹菜产量、土壤总菌数、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细菌数量与真菌数量比值(B/F),减少了真菌的数量和比例.其中以高丹草翻压量为3.75t/hm2时,配施80%比例化肥(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为24 kg/667m2、12kg/667m2、24kg/667m2)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产量的增加、土壤养分转化和循环的改善和土壤肥力改善等综合方面效果较好.

关键词: 高丹草绿肥 化肥减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南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的演变特征

水土保持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宁南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为充分利用宝贵的天然降水,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针对项目示范区的几种坡地雨水就地拦蓄工程技术,主要从坡地雨水资源化工程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土壤水分年际变化、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动态)方面,对坡地雨水资源化工程技术所产生的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宁南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坡地在经过雨水资源化工程技术措施治理后,水分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集雨整地技术,在促进林地农业土壤水分的快速恢复上效果极为显著,且对促进流域内的植被恢复、防止水土流失、改变山区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宁夏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土壤水分 演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武长枣文献计量分析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从文献量、文献发表年代、文献来源、文献作者及其所在研究机构、研究内容等方面对1985~2014年3月间收到录于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灵武长枣的285篇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探究了当前我国灵武长枣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从事灵武长枣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宁夏 灵武长枣 文献 计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红枣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北方园艺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宁夏红枣叶斑病典型病叶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离体叶片菌块接种法和菌丝生长抑制法,研究了该地区红枣叶斑病的致病菌种类及有效防治药剂。结果表明:从宁夏红枣叶斑病典型病叶上主要分离得到匍柄霉属真菌(Stemphyliumsp.),占总分离物的85.0%,其中匍柄霉菌株Y-14具有很强的致病性,是宁夏红枣叶斑病的主要病原菌种类;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强弱依次为25%丙环唑EC>25%咪鲜胺EC>1 000亿/g枯草芽孢杆菌WP>10%多抗霉素WP>250g/L嘧菌酯SC>70%代森锰锌WP>1%申嗪霉素SC,尤其前5种杀菌剂的EC50值<1.0g/L,可作为宁夏红枣叶斑病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首选药剂。

关键词: 红枣 叶斑病 鉴定 匍柄霉菌 药剂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检测方法在脱毒马铃薯种薯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及检测效果比较

西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明确适用于脱毒马铃薯种薯的病毒检测方法,为脱毒马铃薯生产提供更为有效和准确的病毒检测技术指导。应用反转录聚合酶联式反应(RT-PCR)、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以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3种方法,对脱毒马铃薯生产中的马铃薯X病毒(PVX)、S病毒(PVS)进行检测,在不同品种及不同繁育等级的种薯中分别比较3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RT-PCR对马铃薯原原种中的2种病毒检测效果显著优于其他2种方法;3种方法对一级种的2种病毒检测效果无显著差异。RTPCR非常适用于原原种病毒的检测;ELISA方法对原种及一级种大样本抽检更为适用,而GICA因成本高,更适宜一级种小样本的快速抽检。

关键词: 反转录聚合酶联式反应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马铃薯 马铃薯X病毒 马铃薯S病毒 病毒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南旱地垄覆沟作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庄薯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宁南旱地土壤水分、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覆沟播栽培方式生育期较CK提前4d,淀粉累积延长5d,提高了马铃薯生育期内干物质累积量。垄覆集雨有效提高了马铃薯现蕾期—盛花期40cm以下土壤含水率,并增加了1m土体贮水量(P<0.05)。垄覆沟播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为34 908.0kg/hm2,较CK增产39.1%,差异显著,同时增加马铃薯单株个数,提高单株产量和单薯重。垄覆沟播处理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为69.0kg/(hm2·mm),较CK增加43.5%,但与覆膜垄作无显著差异,其趋势为垄覆沟作>覆膜垄作>裸地垄作>裸地平作。垄覆沟播可作为宁南旱地解决马铃薯高产高效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宁南旱地 马铃薯 垄覆沟作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