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栽培基质对盆栽观赏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适宜盆栽观赏辣椒的栽培基质,以5种不同基质为试验材料,设5个处理,对基质的物理化学性状、植株生长指标、光合指标、根系活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苦豆子基质的栽培效果最佳,其次是柠条基质,其他基质各有优缺点。

关键词: 栽培基质 盆栽 观赏辣椒 物理性状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河南省的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在大田生产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模式:0 kg/hm2(N0)、180 kg/hm2(N1,基肥120 kg/hm2+追肥60 kg/hm2)、240 kg/hm2(N2,基肥120 kg/hm2+追肥120 kg/hm2)和300 kg/hm2(N3,基肥120 kg/hm2+追肥180 kg/hm2),研究不同施氮模式下2个高产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以期为该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2个玉米品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呈增加趋势,各模式先玉335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郑单958;2个玉米品种叶绿素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各模式先玉335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郑单958。随施氮量增加,郑单958和先玉335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其中籽粒产量以N2模式最高,为10 209.04 kg/hm2和11 115.08 kg/hm2;氮素利用效率以N1模式最高,为57.37 kg/kg和57.01 kg/kg,与N2模式无显著差异;总体上先玉335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高于郑单958。综合认为,2个玉米品种均以N2模式可以同步协调实现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且先玉335优于郑单958。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氮肥 干物质积累 叶绿素含量 籽粒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杂草稻生存传播习性研究Ⅰ——杂草稻种子耐冻性鉴定

种子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宁夏杂草稻种子的吸水性和耐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杂草稻的吸水性和耐冻性均强于选育品种,种子的吸水性与耐冻性极显著相关。本实验条件下参试材料种子的吸水率小于15%时,耐冻性较强;吸水率大于15℃后种子的耐冻性迅速变弱,而选育品种种子耐冻性下降更快。种子吸水率大于等于20%后,选育品种种子完全失活,吸水率大于等于24%后,杂草稻和地方品种种子完全失活。

关键词: 杂草稻 生存传播习性 吸水性 耐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对宁夏低质土壤中油菜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宁夏地区的淡灰钙土壤养分含量低、保水性差,已成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土壤。近年来,生物炭在土壤改良方面表现出的巨大潜力,为淡灰钙土壤的改良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本文采用花生壳生物炭(BC)及其改良剂(AD),分别按照0%、1.5%、3%和5%(w/w)的量添加到淡灰钙土壤中,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探究其对"宁杂1号"油菜(Brassica napus L.)生长及氮(N)素利用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BC的添加对油菜生物量和株高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N的利用有效性,增幅达31.3%~31.9%。AD的施用使油菜生物量和株高分别增加了106%~140%和30.7%~35.0%,但对N的利用有效性无显著影响。AD增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D中的养分弥补了BC养分不足的缺陷,增强了油菜的根际效应,从而促进了油菜生长。可见,宁夏淡灰钙土壤中BC的施用能减少油菜对N肥的需求,而AD能显著提高油菜产量。这些研究结果为开发适宜于北方干旱地区低质土壤改良的生物炭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数据。

关键词: 生物炭 改良剂 淡灰钙土 油菜 根际效应 氮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肥措施对侵蚀坡耕地春玉米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宁南山区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和作物产量较低的问题,通过剥离表层土壤0、10 cm和20 cm模拟不同侵蚀程度,研究单施化肥(NP)、有机无机配施(M+NP)和单施有机肥(M)、不施肥(CK)4个培肥措施对春玉米产量、耕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土壤有效磷和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从而提出侵蚀坡耕地增产和培肥效果俱佳的施肥模式。结果表明,相对于CK处理,M和M+NP处理均能改善不同侵蚀程度下坡耕地春玉米的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和百粒重等农学性状,达到增产目的。随着坡耕地土壤侵蚀程度的增加,春玉米的各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都出现显著降低趋势。相对于0 cm土层,表土剥离10 cm和20 cm侵蚀处理下春玉米分别显著减产了26.4%和38.5%。在同等侵蚀条件下,施肥措施能显著增加0~20 cm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不大;但随着土壤侵蚀程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养分平均含量呈降低趋势。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施还能降低土壤砂粒比例,提高粘粒含量,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结构。

关键词: 培肥措施 春玉米 产量 土壤养分 侵蚀 坡耕地 宁南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荞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不同播期对荞麦产量的影响,旨在探索当地荞麦种植的最佳播期,为荞麦高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宁夏南部山区气候环境下,6月15日是当地荞麦播种的最佳时间,推迟或提早播种,均影响产量;就农艺性状对荞麦产量的影响来看,株粒质量、茎秆质量对产量直接作用为正,节间长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负;最大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出现的时间对产量的贡献远高于开花期叶面积对产量的负向作用。因此,若要提高产量,主要是增加株粒质量、茎秆质量、提高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延长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出现的时间,同时也要限制开花期叶面积的徒长及植株节间长。

关键词: 荞麦 播期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硒植物调理剂对枸杞产量、果实内多糖及硒含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喷施不同用量的富硒植物调理剂,研究枸杞单株产量、果实内多糖含量、硒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富硒植物调理剂喷施量的增加,枸杞果实内硒元素含量显著提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喷硒处理对枸杞产量和多糖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由试验结果看出,喷施富硒植物调理剂可以作为生产富硒枸杞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 富硒植物调理剂 枸杞 硒含量 多糖含量 喷施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水肥管理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节水灌溉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滴灌系统运行方式和施肥频率对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频率对黄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显著,在开花期与采收期,提高施肥水平能促进植株株高和叶片数的增加,产量和品质随施肥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从提高产量和品质的角度看,施肥频率取两周1次较为适宜,滴灌施肥灌溉过程中的施肥时段应尽量前移。

关键词: 运行方式 施肥频率 黄瓜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虫啉对枸杞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Biolog方法研究吡虫啉对枸杞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3 000倍稀释液在施用后1d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影响显著;在施用后3d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仍然十分明显,施用后5d开始减弱;即使极低浓度30 000倍稀释液的吡虫啉对枸杞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仍然会产生影响。施用吡虫啉后不同时间对枸杞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大小为:施用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施用吡虫啉后物种数量呈现增加趋势,个体数减少,Simpson指数无变化,Shannon指数、均匀度和Brillouin降低,未施药土壤和30 000倍稀释液处理的土壤McIntosh指数相同,3 000倍稀释液处理的McIntosh指数较低。

关键词: 吡虫啉 枸杞 土壤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藜芦碱对枸杞蚜虫室内活性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北方园艺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枸杞蚜虫为研究对象,采用浸虫法测定藜芦碱对枸杞蚜虫(成虫、若虫)的室内毒力,采用药害评价法测定藜芦碱对枸杞树生长发育的使用安全性。结果表明:供试药剂0.5%黎芦碱SLX与1%黎芦碱TKL对枸杞成蚜的毒力相当,0.5%黎芦碱SLX对枸杞若蚜的毒力略高于1%黎芦碱TKL,枸杞若蚜对藜芦碱的敏感性高于枸杞成蚜。黎芦碱制剂对枸杞树的叶片、花、果实均无药害产生,田间使用安全。

关键词: 枸杞蚜虫 藜芦碱 毒力测定 安全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