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宁夏杂草稻的生存传播习性研究Ⅱ——杂草稻种子的顶土出苗能力和越冬性鉴定

种子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宁夏杂草稻的顶土出苗能力和越冬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深增加,杂草稻出苗能力显著降低,但同等条件下杂草稻的顶土出苗能力强于栽培品种;播深大于15cm后,能够抑制杂草稻的出苗。分析种子出苗动力,杂草稻出苗动力源于中胚轴和胚芽鞘第2节间的伸长,而栽培品种中胚轴伸长较短,主要为胚芽鞘节间的伸长。杂草稻越冬性研究表明,冬灌条件下杂草稻种子的越冬性比栽培品种强,但冬灌可以显著抑制杂草稻种子的越冬成活率。

关键词: 杂草稻 生存传播习性 播深 越冬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新组合辣椒在冷凉区拱棚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研究

北方园艺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20个新组合羊角椒品种为试材,在拱棚生长条件下,综合分析20个羊角辣椒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以期为新品种的审定、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羊角椒品种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抗病性、果实性状、产量及产值均有差异;参试羊角椒品种的开花、坐果期、始收期以0020、0023辣椒最早,较其余18个品种分别提前1~9、1~11、1~12d;0019辣椒株高最高、茎粗最粗,分别为130.4cm、2.12cm,较其余品种分别增加8.4~58.4cm、0.15~0.84cm,提高了6.9%~81.1%,7.6%~65.6%;单株结果数以0016辣椒最多,为25.4个,较其余品种增加1.2~9.4个,提高了5.0%~58.8%;0048辣椒结果数最少,仅为14.8个;0011、0012、0013、0016、0019、0020、0021辣椒品种抗病性强;参试的20个辣椒品种均为长羊角椒,味辣,皮薄,口感好;0014辣椒折合667m2产量、产值最高,分别为4 067.6kg、8 948.7元,较其余品种增产176.8~2 249.0kg,增收388.9~4 947.8元,产值增幅4.3%~55.3%。

关键词: 冷凉区 拱棚 辣椒 新组合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重组自交系及多种SSR标记构建遗传图谱

科技导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宁春4号×宁春27号为作图群体,利用SSR标记构建小麦遗传连锁图谱。结果表明,用1001对SSR引物选出亲本间表现多态性的引物307对,多态性频率为30.7%。利用307对多态性引物对RIL群体进行分析,共检测到266个多态性标记位点。通过χ2检测(P<0.05),有147个SSR标记表现为偏分离,偏分离率为55.3%,129个偏向母本宁春4号,其偏分离位点主要分布在B和D基因组上。用Mapmaker 3.0和Mapdraw 2.1软件将266个SSR位点绘制在小麦遗传连锁图上,该图谱覆盖小麦基因组全长2187.79 c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8.22 cM。

关键词: 春小麦 重组自交系 SSR标记 连锁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生长及生物量分配对放牧干扰的响应

西北植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11年植物生长旺季(8月)在围封禁牧(NG)、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区分别随机选取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和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各15株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生长特征、各植物构件生物量及生物量资源分配差异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为退化草原的恢复演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甘草株高和地径、牛心朴子株高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且均在轻度放牧条件下最高,重度放牧时则显著降低。(2)甘草和牛心朴子的总生物量、茎生物量和叶生物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不同放牧强度间差异显著;甘草和牛心朴子根系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加强变化趋势不同。(3)甘草和牛心朴子生物量分配的总体格局为:根>叶>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甘草根生物量比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茎生物量比呈下降的趋势,叶生物量比呈上升趋势,而牛心朴子根生物量比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茎生物量和叶生物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认为,不同放牧强度下两种植物形态可塑性和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差异反映出植物生态适应策略的不同。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生物量分配 放牧强度 甘草 牛心朴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奶牛泌乳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奶牛泌乳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泌乳量35 kg/d以上,年龄、胎次相近的健康成年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产后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饲喂过瘤胃脂肪250 g(1组)、乳泌宝250 g(2组)、过瘤胃脂肪250 g+乳泌宝250 g(3组)以及不添加过瘤胃脂肪的对照组。结果表明:1,2,3组与对照组产奶量差异显著(P<0.05);1,2,3组与对照组乳脂肪、乳蛋白质、乳糖、总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第一次配种妊娠率3组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奶牛第一次发情时间及配种天数、产后配种妊娠天数1,2,3组较对照组缩短。说明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增加,产奶量提高,乳品质得到改善,奶牛繁殖性能提高。

关键词: 能量水平 泌乳性能 繁殖性能 过瘤胃脂肪 日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水稻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研究

种子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49份宁夏水稻材料,设水分胁迫和非水分胁迫2种处理,调查和测定植株的形态性状、生理性状和产量性状及单株产量,研究水分胁迫条件下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及水分胁迫和非水分胁迫条件下各相对性状与抗旱系数的关系。通过相关、灰色关联、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分蘖数、株高、着粒密度、单株有效穗数和单穗实粒数5个性状与抗旱性显著相关,可作为宁夏水稻抗旱性的鉴定指标。利用抗旱系数的隶属函数值进行抗旱性定性分级评价,结果表明,49份材料中有6份高抗旱型材料和9份中抗旱型材料,该评价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关键词: 宁夏水稻 抗旱性 鉴定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同心圆枣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中国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和生产示范,摸清和总结出了同心圆枣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及其有效防控方法,旨在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圆枣的优质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 同心圆枣 枣瘿蚊 黑绒鳃金龟 白星花金龟 食芽象甲 桃小食心虫 枣锈壁虱 枣叶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工艺及参数优化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枸杞枝条最优基质化发酵工艺及参数优化。试验采用正交设计,以枸杞枝条为主要原料,干燥鸡粪、油饼和尿素为氮源,粗纤维素降解菌、EM复合益菌和BM复合益菌为接种外源微生物,研究了碳氮比、微生物菌剂、氮源类型及氮源配比对枸杞枝条发酵性能参数(温度、碳素、氮素、容重、孔隙度和种子发芽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碳氮比为30:1、接种粗纤维素降解菌、添加油饼氮源、氮源配比为3:1的处理有利于堆体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温(>50℃,分别达到12、13、12和12 d,>55℃,达到8、9、9和7 d),可缩短枸杞枝条腐熟的时间;碳氮比、微生物菌剂和氮源类型对总有机碳、C/N值降低有显著性作用,碳氮比、氮源类型及氮源配比对全氮和硝态氮值增加有显著性作用,对铵态氮的变化无显著性作用;碳氮比、微生物菌剂、氮源类型及氮源配比对基质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和通气孔隙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影响,对枸杞枝条基质腐熟参数影响均有显著性作用,对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主次顺序为:碳氮比>氮源配比>微生物菌剂>氮源类型。综合考虑,枸杞枝条最优基质化发酵工艺组合为,调整碳氮比为30:1、接种粗纤维降解菌、添加鸡粪或油饼氮源、氮源配比为3:1。利用发酵将枸杞枝条生产为园艺基质不仅解决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点问题,而且还为补充或替代不可再生的园艺草炭基质生产提供了原料的来源和降低基质栽培的成本,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发酵 优化 基质 枸杞枝条 基质碳素 基质氮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H和GHR基因多态性与滩羊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滩羊生长发育的遗传机制,寻找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试验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宁夏滩羊GH和GHR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了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及合并基因型与滩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GH基因第2内含子和GHR基因第4外显子分别经PvuⅡ和HpaⅡ酶切各产生BB(0.375 0)、AB(0.625 0)和DD(0.825 0)、CD(0.175 0)2种基因型;GH基因PvuⅡ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个体初生重和6月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与断奶重差异极显著(P<0.01),AB为优势基因型;GHR基因HpaⅡ位点的CD基因型初生重和6月龄体重显著高于DD基因型(P<0.05),而这两种基因型与断奶重差异不显著。对这两个SNPs位点进行基因互作分析发现双杂合基因型个体各生长性状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组合(P<0.05),并且多标记位点的组合效应高于单标记位点。说明ABCD是影响滩羊生长性状的最佳基因型组合,可作为滩羊生长性状的遗传标记。

关键词: 滩羊 GH基因 GHR基因 合并基因型 生长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用量对宁南旱地马铃薯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宁南旱地上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各4个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庄薯3号)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磷、钾肥马铃薯产量均呈抛物线型增长,其中氮肥增产幅度最高,其次为磷肥,钾肥最低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施用氮对马铃薯产量构成有显著影响,钾肥有利于块茎膨大。马铃薯氮、磷、钾养分累积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季氮、磷肥利用率都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钾肥利用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均随着施肥量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施用氮、磷、钾肥显著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当氮肥施用量大于240 kg/hm2、钾肥施用量大于135 kg/hm2时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不同氮、磷、钾肥水分利用效率增幅分别为19.6%~31.2%、11.2%~12.6%、1.3%~9.5%。本试验条件下,从经济施肥与水分高效利用角度宁南旱地马铃薯氮、磷、钾肥推荐量分别为174.0~189.7、92.2~94.6、113.0~113.7kg/hm2。

关键词: 宁南旱地 马铃薯 产量 水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