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设施桃树主干型整形修剪技术研究

北方园艺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秦光3号"油桃和"瑞红"毛桃为试材,采用主干型进行整形修剪技术,进行设施栽培。结果表明:油桃和毛桃均可以在设施条件下采取主干型树形进行整形修剪,树形成形快,结果早,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设施 桃树 主干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线菌代谢产物对蔬菜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及毒力测定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菌丝生长速率法等研究方法,测定了土壤放线菌代谢产物对蔬菜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和毒力。结果表明:从宁夏10多个市县采集设施蔬菜等多种作物根部和不同植被的122份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483个放线菌株,并进一步纯化、观测和确定了生长速度较快,长势良好的放线菌菌株212株,通过拮抗作用、抑菌活性和毒力测定,选择出了对蔬菜土传病害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生防放线菌优良菌株3种,为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良好菌源。

关键词: 土壤放线菌 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枸杞蚜虫发生规律及其气象等级预报

中国农业气象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人工气候箱内不同温度条件下2次枸杞蚜虫饲养试验,确定枸杞蚜虫发育起始温度,建立蚜虫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方程,以5.0℃作为枸杞蚜虫发育的起点温度,利用该方程对1991-2012年宁夏枸杞蚜虫繁衍动态和全年可繁殖世代数进行推算。根据2006-2008年田间蚜虫调查的虫口密度与气象因子建立的统计关系,确定枸杞蚜虫发生程度的气象指标和为害等级预报模型,并用2012年中宁田间调查情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宁夏枸杞蚜虫平均起始发生期为3月27日,终止时间为10月下旬,全年可繁殖21~25代,为害高峰时段为第3~12代,干旱、晴天条件下枸杞蚜虫更易发展,多雨、高湿环境抑制枸杞蚜虫的发展。预报模型回代准确率88.2%,异地检验准确率100%,效果良好,说明模型和气象指标可用于监测、预测枸杞蚜虫的繁殖世代数和为害的气象等级。

关键词: 枸杞 蚜虫 繁殖世代数 气象等级 农业气象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养基及高温暗培养时间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种子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小麦花药培养的效率,优化花药培养条件,对诱导培养基及高温暗培养时间进行了研究。总共对103份不同基因型材料进行了花药培养,比较了C17和W14培养基的培养效果,并对其中激素KT和2,4-D的浓度进行了优化,比较了宁春4号和J 63在高温暗培养不同时间的花培效果。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方面,C17培养基明显优于W14,几乎相当于W14的2倍,而在绿苗分化方面,W14培养基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的效果更好。当将W14培养基中激素KT的浓度由0.5mg/L提高到1.0mg/L时,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产生,降低白苗分化的比例,从而使绿苗产率得到提高。C17诱导培养基中激素KT和2,4-D的最佳浓度组合分别是KT 1.0mg/L+2,4-D 1.5mg/L或KT 0.5mg/L+2,4-D 2.0mg/L;高温暗培养不同时间表明:高温培养比不进行高温培养的愈伤诱导率高,宁春4号最佳的高温暗培养时间是3d,J 63是10d,是否高温暗培养的最适宜时间与基因型有关系,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基因型材料加以验证。

关键词: 小麦 花药培养 诱导培养基 愈伤诱导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膏体迷向剂对苹果园梨小、桃小食心虫的防效

植物保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3年在宁夏苹果园进行了复合膏体迷向剂对梨小、桃小食心虫防效的进一步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涂抹高度3.5m、3.5m/4.5m交叉涂抹、交叉涂抹空白区域)、1个对照,2种膏剂附着方式(树干附着、膏剂填装塑料瓶悬挂)。通过监测全年诱蛾量、调查果实膨大期与成熟期蛀果率分析防控效果。结果显示,复合式膏体迷向剂可有效防止梨小食心虫对果实的为害,涂抹高度3.5m时,梨小食心虫诱蛾量下降76.68%;交叉涂抹时,下降70.8%;交叉涂抹空白区域下降36.8%。3个处理成熟期蛀果率分别下降84.88%、91.39%、24.19%。由于试验区桃小食心虫种群密度小,试验无法确定该迷向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复合式性诱剂 迷向干扰 涂抹方式 梨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

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基因ISSR的分子标记

北方园艺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系为试材,应用ISSR技术,对其不育系及其相应的可育系基因组DNA进行了比较分析,从5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了35条引物在两系之中都获得了ISSR-PCR扩增产物。结果表明:在不育系中获得4条稳定扩增的特异片段ISSR-10850、ISSR-13850、ISSR-14800和ISSR-15180,初步认定这可能是导致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不育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 宁夏羊角椒 雄性不育 I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引黄灌区不同群体密度下滴灌春小麦耗水规律和产量初探

灌溉排水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宁夏引黄灌区滴灌条件下不同群体密度的春小麦耗水规律和产量效益,通过田间试验,综合分析评价了滴灌条件下5种不同种植密度的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籽粒产量等经济指标。结果表明,滴灌灌溉定额采用传统畦灌的70%,即可满足高产需求,且试验设置的群体密度梯度中春小麦耗水量差别不大;滴灌条件下各处理春小麦WUE比传统畦灌高0.2~0.6 kg/m~3,籽粒产量比传统畦灌增产1.29%~30.09%;滴灌条件下春小麦产量和WUE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最优组合的产量达8408 kg/hm~2,WUE达1.707 kg/m~3;就品种而言,春小麦N618是WUE较高且更易获得高产的品种。

关键词: 滴灌 春小麦 群体密度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抗炭疽病菌毒素愈伤组织变异体的离体筛选及其防御酶活性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枸杞炭疽病菌粗毒素液作为选择剂,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辐射诱变相结合,对宁夏枸杞主栽品种"宁杞1号"的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进行辐射诱变和筛选,以期获得稳定的抗炭疽病细胞变异系。结果表明,以半致死剂量的60Coγ对枸杞叶片诱导出的胚型愈伤组织进行辐照处理,将其恢复增殖后,采用多步正选择法结合加压与去压交替的筛选方法,筛选到了抗性愈伤组织变异体,其在不同粗毒素浓度胁迫下,其鲜重增长均高于对照组,而且在离开选择因子继代培养4代后,仍保持获得的抗性。分析抗性系与抗病相关的防御酶的活性表明,无论有无粗毒素胁迫,抗性愈伤组织变异体的PAL、POD和PPO酶活性均高于对照愈伤组织;在粗毒素胁迫下,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大,3种酶活性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抗性变异系3种酶活性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要大,而PAL和POD活性的下降速度较对照亲本系小,说明抗性变异系通过增强与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来加强同植物防卫有关的物质代谢。

关键词: 枸杞 炭疽病 粗毒素 离体筛选 愈伤组织变异体 诱变 防御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中类胡萝卜素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工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分析测定不同枸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及主要组成,用DPPH、ABTS和FRAP法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鲜果枸杞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幅度为20.36~89.92 mg/100 g鲜果。其中鲜红枸杞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干果材料中,不同枸杞来源的植物材料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幅度为1.28~401.53mg/100 g干果。其中宁杞1号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不同枸杞材料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较大,黑果枸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极少;较其它常见的天然枸杞材料,枸杞(红果)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抗氧化活性都较高,是开发功能性食品的较好资源。

关键词: 枸杞 类胡萝卜素 体外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引黄灌区膜下滴灌春玉米适宜施肥量试验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与玉米膜下滴灌相适应的施肥制度,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田间玉米膜下滴灌试验,通过"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16组不同氮、磷、钾施肥量处理下的玉米需肥规律。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对不同单因素肥料的施肥量和对应产量进行一元二次方程回归拟合,得出氮、磷、钾肥最佳施肥量分别为255、90、37.5kg/hm~2,其产量最大为12 929kg/hm~2,且氮、磷、钾肥对应的农学效率分别为19%、58%、88%,表明适量增加钾肥施用量对产量的增加非常有效;该处理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可以作为当地同等地力条件下的最优施肥制度。

关键词: 春玉米 膜下滴灌 需肥规律 施肥制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