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1个苜蓿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与综合评价
《草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苜蓿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以及不同品种资源的生产特性,应用相关和灰色关联度对国内外21个苜蓿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和生产性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生长速度,株高和鲜干比与干草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6和0.55,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同时灰色关联度较大,分别为0.8360,0.8330和0.7716,故这3个性状与干草产量之间有较大的关联性;单位面积植株数、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与干草产量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且灰色关联度较小,分别为0.5921,0.6267和0.7406,与干草产量之间的关联性相对较小。通过最优关联度综合评价,甘农5号、金皇后、WL363HQ、WL319HQ和三得利与标准品种的关联度较大,在宁夏灌区生产性能表现较好;而敖汉、草原3号和甘农2号与标准品种的关联度较小,生产性能表现较差。


SDS-PAGE与分子标记相结合分析宁夏小麦HMW-GS组成与变化特点
《麦类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准确有效小麦HMW-GS的检测方法,提高优质小麦品种鉴定和筛选效率,以已知HMW-GS组成的16份小麦品种为对照,优化完善SDS-PAGE结合分子标记检测小麦HMW-GS的方法,并对103份宁夏小麦品种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8.5%的分离胶可以有效区分除了Glu-B1位点的7*、7OE与8*亚基之外的其他亚基,分辨效果优良;SDS-PAGE结合Bx7OE、Bx7*/Bx7和By8基因的分子标记可以准确鉴定小麦HMW-GS。在103份宁夏小麦品种中,发现15种HMW-GS和29种组合类型;首次在该地区小麦品种的Glu-B1位点检测出了携带7OE、7*和8*亚基的品种;1/17+18/5+10为当地小麦HMW-GS的优势亚基组合类型,占20%。自1970年至2010年,HMW-GS的优质亚基(1、17+18和5+10)的出现频率呈明显增长趋势;宁夏小麦的HMW-GS种类和优质亚基出现频率随品种更换呈增加趋势。综上所述,分离胶浓度为8.5%的SDS-PAGE和Bx7OE、Bx7*/Bx7和By8分子标记的方法可准确有效地检测小麦HMW-GS组成,此方法可用于优质小麦品种的鉴定和筛选。
关键词: 小麦 宁夏 HMW-GS SDS-PAGE 分子标记


西杂母牛哺乳期不同营养水平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分析肉用母牛哺乳期日粮营养水平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将产犊后带犊的西门塔尔杂交母牛(西门塔尔牛×西杂黄牛)24头分为3组,每组8头,按肉牛饲养标准及哺乳期产奶量6.0,5.0,4.0 kg分别设为试验1,2,3组,试验期为100 d,测定试验牛采食量及犊牛初生、1月龄、3月龄体重和体尺指标。结果表明:试验1组犊牛3月龄体重、胸围显著高于试验2组犊牛(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1),体斜长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5);试验1,2,3组犊牛体高、十字部高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2组犊牛初生~3月龄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1),试验1组犊牛胸围增加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犊牛(P<0.01)。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西杂母牛哺乳期饲喂高营养水平(试验1组)日粮有利于提高犊牛生长发育速度。


滴灌施肥条件下设施甜瓜需水、需肥规律及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研究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伊丽莎白"甜瓜为试材,通过对设施甜瓜土壤含水量、全盐量、植株氮磷钾等进行定期监测,明确了滴灌施肥条件下设施甜瓜的需水、需肥规律及盐分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条件下,设施甜瓜全生育期累积耗水量为387.4mm,日均耗水量均值为3.66mm/d;每生产1 000kg设施甜瓜需吸收N 2.71kg、P2O50.72kg、K2O 3.29kg,其中N∶P2O5∶K2O=3.76∶1∶4.56;设施土壤盐分含量分布总体上呈现表聚性,以60cm为分界,上层多呈半圈状分布,下层多呈面状或条块状分布。


枸杞果实发育阶段类胡萝卜素的变化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种果实颜色不同品种宁杞1号、宁夏黄果和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杞果实类胡萝卜素的总含量,并对枸杞果实发育阶段的类胡萝卜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时,‘宁杞1号’、‘宁夏黄果’、‘黑果枸杞’果实颜色存在明显差异,分别呈现红色、黄色和黑色。‘宁杞1号’和‘宁夏黄果’果实类胡萝卜素总量随着果实颜色加深逐渐增加,而‘黑果枸杞’则逐渐减低。枸杞果实5个发育阶段均含有类胡萝卜素5个主要成分,即新黄质、叶黄素、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和β-隐黄质,其中‘宁杞1号’和‘宁夏黄果’以玉米黄素所占比例最大,而‘黑果枸杞’以新黄质所占比例最大。‘宁杞1号’和‘宁夏黄果’果实中玉米黄素、β-隐黄质和β-胡萝卜素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增加,‘黑果枸杞’果实中新黄质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增加。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西门塔尔妊娠母牛体增重、产犊及犊牛初生重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26头初配西杂育成母牛,按体重分为3组,每组8头,以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妊娠期母牛体增重、产犊及犊牛初生重的影响。按照肉牛饲养标准设定试验Ⅰ组(高营养水平,第一阶段:综合净能能28.80 MJ/d、蛋白533.00g/d;第二阶段:综合净能能39.13 MJ/d、粗蛋白778.05 g/d)、试验Ⅱ组(中等营养水平,第一阶段:综合净能能27.99 MJ/d、粗蛋白486 g/d;第二阶段:综合净能能36.83 MJ/d、粗蛋白707.29g/d)和试验Ⅲ组(低营养水平,第一阶段:综合净能能26.05 MJ/d、粗蛋白463.6 g/d;第二阶段:综合净能能33.66 MJ/d、粗蛋白671.03 g/d)。试验包括2个时期,分别为:配种~妊娠6个月(180 d)、妊娠7个月~产犊(110 d),每月4次对试验牛采食量进行测定;每2~3个月对试验牛进行称重,并对母牛产犊情况及犊牛初生重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妊娠6个月时与初始体重相比,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增重85.00,84.50和84.00 kg,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3~6个月,试验Ⅰ组增重分别比Ⅱ组、Ⅲ组高14.61和13.61 kg,差异极显著(P<0.01),妊娠6~8个月,试验Ⅰ组增重分别比Ⅱ组、Ⅲ组高17.93和12.83 k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母牛所产犊牛初生重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产犊难易比例也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整个妊娠期试验Ⅰ组饲养成本分别高于Ⅱ组、Ⅲ组103.4元和341.40元。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试验Ⅲ组(低营养水平)日粮可满足西杂母牛妊娠期的营养需要,且可节约成本。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夏黑”和“丽红宝”葡萄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夏黑"和"丽红宝"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和噻苯隆对葡萄果实膨大效果及对着色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生理落果后,使用赤霉素和噻苯隆溶液浸蘸果穗,在促进果实膨大的同时,赤霉素处理对"夏黑"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降低"丽红宝"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赤霉素对2种葡萄着色没有明显影响;而噻苯隆处理降低"夏黑"和"丽红宝"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不利于果实着色。从果实综合性状来看,赤霉素处理效果优于噻苯隆。


利用海量知识库实现实体标注的一种方法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互联网上聚集了大量的文本、图像等非结构化信息,RDF作为W3C提出的互联网上的资源描述框架,非常适合于描述网络上的非结构化信息,因此形成了大量的RDF知识库,如Freebase、Yago、DBPedia等。RDF知识库中包含丰富的语义信息,可以对来自网页的名字实体进行标注,实现语义扩充。将网页上的名字实体映射到知识库中对应实体上称作实体标注。实体标注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实体间的映射和标注去歧义。利用海量RDF知识库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实体标注方法。该方法采用简单的图加权及计算解决实体标注的去歧义问题。该方法已在云平台上实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准确度和可扩展性。


纤维素酶对柠条粉基质化静态堆腐发酵效果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加快柠条粉发酵速度,缩短柠条粉发酵时间,以纤维素酶为发酵助剂,设置0.125、0.25、0.5、1.25、2.5、0kg·m-3(CK)6个处理,通过添加纤维素酶,观测不同剂量纤维素酶添加处理下柠条粉发酵物的温度、理化性状、微生物种群数量、基质酶活性、发芽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纤维素酶能够加快柠条粉发酵速度,柠条粉发酵60d时,添加量为0.5kg·m-3处理的发芽指数达到81.05%、添加量为1.25kg·m-3处理的发芽指数达到83.45%;纤维素酶剂量增加能够提高发酵物电导率和柠条发酵物的养分释放量,增加速效氮质量分数;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纤维素酶使用剂量线性相关系数为0.903。当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5kg·m-3和1.25kg·m-3时,柠条粉发酵60d已达到腐熟及无毒害标准。可见,适当剂量纤维素酶的使用对柠条粉发酵物厌氧发酵具有促进作用,可明显加快柠条粉发酵速度,较之前发酵时间缩短1/3,建议使用0.5kg·m-3纤维素酶制剂作为柠条粉发酵助剂用量。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柠条 基质 发酵 酶活性 微生物种群数量


枸杞酸性转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枸杞果实为试验材料,利用RACE技术克隆枸杞酸性转化酶基因Lb AI的全长c DNA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Lb AI预期编码蛋白质特征;采用气相色谱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发育阶段枸杞果实及不同颜色成熟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及Lb AI在果实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Lb AI的c DNA序列全长2 252bp,开放阅读框(ORF)长1 920 bp,编码642个氨基酸,Lb AI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和等电点(p I)分别为70 600和5.9,Gen Bank登录号为KM191309。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枸杞与马铃薯和番茄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在85%以上。随着果实生长发育,枸杞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断升高,而蔗糖呈现出降低趋势;不同颜色枸杞果实中糖含量差异较大,成熟红色和黄色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黑色果实,但蔗糖含量在黑色果实中最高,在红色果实中最低;Lb AI相对表达与果实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基本一致。表明Lb AI基因在枸杞果实糖积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