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臭氧-生物活性炭纤维对苯酚的降解效果研究

水处理技术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纤维(O3-BACF)工艺对含酚废水的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在臭氧-生物活性炭纤维柱的上、中、下部位分别取样,苯酚的最佳去除率分别为75%、85%和95%左右,下部对苯酚的去除效果最好。采用高效液相分析仪(HPLC)分析了O3-BACF处理过程中苯酚的变化情况,发现经过O3-BACF处理过的苯酚废水产生的中间产物多于O3氧化的。在O3-BACF柱运行的不同时段,研究了膨胀率的变化情况。定期地对O3-BACF装置进行反冲洗再生,以恢复和保持生物活性炭纤维的活性。研究发现反冲洗再生所需的时间很短,再生后的炭柱运行1~2 d后就基本恢复了原来的处理能力。

关键词: 臭氧 生物活性炭纤维 苯酚 反冲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售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调查及其评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2

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售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7月间,在上海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5种贝类样品采集,每月抽取样品24份,全年共288份。采用生物法(SC/T3023-2004)对其进行了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检测,其中虾夷扇贝的肠腺和肌肉(扇贝柱)进行分开测定。结果缢蛏、菲律宾蛤仔、牡蛎、文蛤、虾夷扇贝肠腺和肌肉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ND~121.5 MU/100g、ND~113.4MU/100g、ND~177.7 MU/100g、ND~124.6 MU/100g、261.7~3363.5MU/100g和ND。全年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平均含量分别在98.5±10.5 MU/100g、78.6±9.3MU/100g、50.4±10.1MU/100g、40.6±14.8 MU/100g、1242.2±974.3MU/100g和0。按照目前我国贝类产品主要出口国家和国际组织对麻痹性贝类毒素的限量要求进行评价,仅仅是虾夷扇贝肠腺中麻痹性贝类毒素超标,超标率为98%,因此在食用扇贝时应去除其肠腺;而其余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均在限量规定范围内。结论上海市售贝类产品对食用的安全性不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贝类 麻痹性贝类毒素 污染评价 上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罗非鱼出口价格的国际比较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尽管目前我国已成为罗非鱼第一大生产国与出口国,但其盈利能力较弱。本文从我国罗非鱼出口价格现状出发,分析指出我国罗非鱼出口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不利于我国罗非鱼产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罗非鱼 出口价格 竞争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水分烤虾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和菌相分析

食品与机械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高水分烤虾(水分含量(46±1)%在25,37℃贮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pH、菌落总数和菌相变化。结果表明,高水分烤虾在25℃贮藏过程中,真空包装的外观变化要先于内容物的色泽和风味变化到达感官可接受终点;而在37℃贮藏过程中,真空包装的外观、内容物的色泽、风味的变化差异性不大,几乎可同时到达感官接受终点。高水分烤虾的初始pH值为6.8,在25,37℃贮藏过程中都呈上升趋势,最后稳定在pH值7.0左右,初始pH偏高,不能在制品贮藏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高水分烤虾贮藏初始点的菌落总数<10CFU/g;在25℃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曲线呈近似S型曲线;而在37℃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上升较快,几乎没有"延滞期"。贮藏过程中的菌相分析显示,造成高水分烤虾腐败的主要是蜡样芽孢杆菌,而在37℃贮藏过程中出现了少量的链球菌。

关键词: 烤虾 贮藏 感官品质 菌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点叉尾鮰基础群体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水产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估计了斑点叉尾鮰基础群体(G0)体质量、体长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为制定育种目标、综合选择指数和选择方法提供基础参数.实验利用5个斑点叉尾鮰引进群体,通过双列杂交和巢式交配设计,产生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每个家系内的稚、幼鱼经过中间暂养、个体标记等阶段后,混合放入一个池塘进行生长和存活测试.利用两性状动物模型和公母畜阈模型分别估计生长和存活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通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估计所有个体生长和存活性状的育种值.斑点叉尾鮰基础群体收获体质量和体长遗传力分别为0.41±0.074和0.32±0.064,属于高遗传力水平,并且统计检验显著(P<0.05).尽管在两性状动物模型中设置标记体质量和标记体长作为协变量进行校正,但是由于加性遗传效应和共同环境效应混淆在一起无法剖分,遗传力估计值偏高.收获体质量和收获体长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97,表现为高度线性正相关.存活性状的遗传力为0.037±0.016,表现为低遗传力,但统计检验仍达到显著水平(P<0.05).家系生长(收获体质量和收获体长)和存活性状育种值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65和0.100,表现为低度线性遗传正相关,并且统计检验不显著(P>0.05).因此在制定育种方案时,生长和存活性状都可纳入育种目标,利用多性状选择指数方法同时选择.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基础群体 生长 存活 遗传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海带废渣制备羧甲基纤维素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以海带加工废渣、氯乙酸为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方法]将海带加工废渣经过水洗、酸煮、碱洗及漂白得到精制原料,以乙醇作溶剂,经过碱化、醚化和中和等步骤得到CMC。并测定其在不同乙醇浓度、碱用量、碱化时间、氯乙酸用量、醚化时间和醚化温度下的取代度。[结果]海带废渣制备羧甲基纤维素的最佳条件为将12.5 g含水量为60%的海带废渣分散于60 ml 85%乙醇溶液中,加入60 ml浓度为20%NaOH溶液,30℃搅拌碱化反应30 min,加入氯乙酸-乙醇溶液(17.5 g的氯乙酸溶于20 ml乙醇),40℃反应30 min,升温至70℃继续搅拌反应2 h,稀HCl中和,抽滤,乙醇洗涤,烘干后得到羧甲基纤维素。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羧甲基纤维素的取代度为0.62。[结论]该研究可扩展海带废渣的应用领域,合理利用废弃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 海带废渣 羧甲基纤维素 取代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伊犁河欧鲇某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水产学杂志 2012

摘要:本文测定了移植于伊犁河的欧鲇(Silurus glaris Linnaeus)的形态、年龄与生长,观察了繁殖和食性等生物学特性,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等从理论上阐明生长特征。结果表明:河欧鲇在渔获物组成中的比例为:体长分布在16~121cm之间,以体长40~70为主,占60.36%;体质量在50~13400g之间,以500~20000 g为主,占56.7%;年龄为0+~8+,9个年龄组,以1+~3+龄为主,占65.1%。补充群体大于剩余群体,由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推导运算的生长参数为:L∞=191.1cm、W∞=59 875g、-k=0.087、to=0.038,tmax=34.5,tip=12.7。4+龄体长70 cm,体质量3500g的个体即可性成熟,6月份产卵,雄鱼有营巢和护卵孵化习性。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欧鲇生长快、个体大,适应能力以及扩展能力强,移植后极易形成群体,已成为伊犁河水系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关键词: 伊犁河 欧鲇 生物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螯螯虾冷休克蛋白Y-box编码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淡水渔业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血细胞中分离到冷休克蛋白Y-box编码基因的cDNA序列。结果显示,冷休克蛋白Y-box编码基因的长度为1 733 bp,其中包括82 bp的5'非翻译区、676 bp的3'非翻译区和975 bp的编码序列,可编码324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5 800和9.81。结构域分析和序列比对显示,红螯螯虾冷休克Y-box蛋白由3部分组成:富含丙氨酸或脯氨酸区域、冷休克结构域和带电荷区域,其中冷休克结构域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红螯螯虾冷休克Y-box蛋白与水蚤等节肢动物冷休克Y-box蛋白聚类,且三级结构非常相似。最适温度养殖条件下,冷休克蛋白Y-box的虾组织分布特异性研究表明,红螯螯虾神经组织的冷休克蛋白Y-box转录活性最强,而后依次为肝脏、血淋巴和鳃,在肠和心脏中也有活性,在肌肉组织中转录保持较低水平,揭示神经组织是重要的冷休克Y-box蛋白表达区。

关键词: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 冷休克Y-box蛋白 克隆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鲤IGF-Ⅰa基因的SNPs位点筛选及其与增重的相关性分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机体生长主要受到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RH-GH-IGFs)生长轴调控,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是生长激素(GH)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传导因子。实验特异性扩增了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IGF-Ⅰa基因的5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内含子1、内含子3和内含子4)。通过比对10尾建鲤的序列,共找到SNPs位点8个。使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5个家系共372尾建鲤的内含子1_C175G,12个家系共987尾的内含子1_A993G和内含子4_A511C 3个位点。内含子1_C175G雌雄个体均以GG型频率为最高,分别是0.44和0.43;此位点在幼鱼和成鱼时期与雌、雄建鲤增重均无相关性;内含子1_A993G雌雄个体均以AG型频率最高,分别是0.76和0.72;此位点在成鱼阶段与雄性建鲤增重呈显著相关(P<0.05);内含子4_A511C在雌雄个体中均以CC型频率最高,分别是0.48和0.47;其在幼鱼和成鱼阶段均与增重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本次试验表明在建鲤体内,IGF-I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量不同,且处于同一生长阶段的雌雄个体间的表达也存在差异。内含子1_A993G、内含子4_A511C均与建鲤增重存在相关性,可以考虑作为建鲤分子育种的相关依据。研究亮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一类与生长密切相关的促生长因子。近年来,在鸡、羊、牛等畜禽类动物生长相关分子标记筛选方面已有较多研究并取得一些阳性结果。IGFs多态性及经济性状相关性在鱼类方面报道不多,在鲤方面还没有开展,本文首次自建鲤基因组DNA中分离了IGF-Ⅰa基因,查找了潜在的SNPs位点,并使用可靠的PCR-RFLP方法检测了群体基因型分布,通过与增重的相关分析,筛选到了两个与增重显著相关的SNP位点,为建鲤的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建鲤 IGF-Ⅰa SNPs 增重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美白对虾冰温气调保鲜效果评价

食品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鲜南美白对虾进行空气包装(AP)、真空包装(VP)、气调包装(MAP,75%CO2/25%N2),分别冰温(-2.3~0℃)贮藏和冰藏,通过研究样品贮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力、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TPC)、汁液流失率(DL)的变化,结合感官指标评价冰温气调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的PPO活力变化与腐败变质同步;冰温结合MAP能有效防止褐变,货架期可达10d,比冰藏结合AP延长了约3倍,此时样品色泽良好,TPC、TVB-N、DL分别为5.4(lg(CFU/g))、25.6mg/100g、3.13%,而其他包装样品已腐败。VP也能较好的保持色泽,但贮藏后期汁液流失相对严重,影响外观。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保鲜 冰温 气调包装 真空包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