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牛至精油对绵羊生长性能及肌肉脂肪酸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20
摘要:为研究饲喂牛至精油对绵羊体尺、屠宰性能、内脏及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8只3月龄体重相近(20.30 kg±1.27 kg)、体况良好的断奶萨福克羊×小尾寒羊F1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单圈饲喂。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牛至精油,即对照组(CON)不添加牛至精油、EO4组(添加4 g/d牛至精油)及EO7组(添加7 g/d牛至精油),预试期10 d,正试期72 d。结果表明:①体重体尺变化方面,正试期24 d时添加牛至精油显著提高了绵羊的额宽和尻宽(P<0.05);与对照组相比,正试期48 d时EO4组显著提高了绵羊的额宽(P<0.05),EO7组显著提高了绵羊的体重、体高和额宽(P<0.05);正试期72 d时,EO7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绵羊的体重和尻宽(P<0.05)。②屠宰性能变化方面,EO7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O4组的脾脏及其占宰前活重的比例显著高于CON组(P<0.05);EO7组的脾脏重显著高于CON组(P<0.05)。③肉品质变化方面,添加牛至精油可以显著降低绵羊肌肉SFA含量,提高UFA以及n-3和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有益脂肪酸的含量(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以提高绵羊的生长性能,改变绵羊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提高羊肉的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苣荬菜漂烫过程中护绿工艺研究
《北方园艺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野生苣荬菜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 Design试验设计及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二次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研究护色液pH、漂烫时间、植酸钠浓度对野生苣荬菜叶绿素保留率的影响,以期优化苣荬菜漂烫过程中的护绿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护色液pH、漂烫时间、植酸钠浓度对苣荬菜叶绿素保留率的影响均极显著,最佳护绿工艺条件为护色液pH 8、漂烫时间60 s、植酸钠浓度0.10 g·L~(-1),苣荬菜叶绿素含量实测值82.96%,与理论预测值83.75%相差不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银市污灌区土壤-小麦系统镉赋存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核农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白银市有色冶炼污灌区土壤镉(Cd)形态、空间分布特征及小麦中Cd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空间插值方法,研究污灌区表层土壤和不同污染程度典型土壤剖面Cd赋存形态及其空间分布差异,阐明污灌区Cd在不同生育期春小麦不同器官中分布和富集特征,并利用健康风险模型计算Cd的健康风险水平并进行空间区划。结果表明,表层土壤Cd不同形态平均含量依次为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离子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有机结合态,占全量比例依次为碳酸盐结合态>残渣态>可交换离子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其空间分布与Cd总量分布相似。Cd的五种形态均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SOM)呈显著正相关。除残渣态外,其他四种Cd形态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显著正相关。0~60 cm土壤剖面Cd形态以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可交换离子态随污染程度降低而降低,残渣态随污染程度降低而增加。春小麦不同器官的Cd含量随春小麦生长总体表现为根>叶>茎>籽粒。Cd健康风险分布与土壤Cd总量、土壤可交换离子态和碳酸盐结合态Cd的空间分布一致。不同区域居民食用小麦对成人的健康风险指数(HQ)范围在1.2~5.6之间,均大于1,已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本研究结果为白银市土壤重金属Cd污染综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7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陇薯17号是以L0020-14为母本,以D153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的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晚熟,生育期132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枝叶繁茂,结薯集中,单株平均结薯5个,商品薯率91%。薯块椭圆形,薯皮网纹,薯肉淡黄色,芽眼浅,薯形好。干物质含量25.66%,粗淀粉19.16%,粗蛋白2.84%,VC 150.9 mg·kg~(-1),还原糖0.128%。每667 m~2产量2 000 kg左右。田间对晚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陇薯6号。适宜在甘肃省临夏州、定西市等二阴地区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药典》2015版含柴胡成方制剂分析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20
摘要:目的:分析《中国药典》2015年版含柴胡的成方制剂,以期为柴胡制剂的临床应用、深度开发及剂型改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中国药典》2015年版,搜集其中含有柴胡的成方制剂,整理分析其名称、剂型、处方组成、药味数及功效。结果:《中国药典》2015年版共收载含柴胡成方制剂97种,涉及68个处方,其中31个处方以柴胡为君药;与柴胡配对出现频率较高的药味有甘草(44. 12%)、黄芩(41. 12%)、当归(36. 76%)、白芍(35. 29%)等;处方用药味数以6~10味居多(44. 12%),11~15味次之(30. 88%)平均每个处方用药味数为12. 93。剂型有颗粒剂、丸剂、胶囊、片剂、口服液等7种剂型,以颗粒(25. 77%)、丸剂(24. 74%)、胶囊(17. 53%)居多,全部为内服药。结论:柴胡制剂疗效确切、安全、剂型多样,是临床常用的重要品种。《中国药典》中收载的成方制剂为柴胡的临床应用和深度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可据此挖掘柴胡制剂新的功效,改良传统剂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7份鲜食玉米对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中国蔬菜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2018年通过田间人工接种对47份鲜食玉米杂交种进行了由丝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引起的玉米丝黑穗病和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引起的玉米瘤黑粉病的抗性鉴定和评价。对丝黑穗病的鉴定结果表明,47份鲜食玉米杂交种中无高抗材料;4份材料表现抗病,分别是三禾甜加糯6号、金辉588、金辉895和黑甜糯520,占8.5%;1份材料盛彩甜3号表现中抗,占2.1%;14份材料表现感病,占29.8%;28份材料表现高感,占59.6%。对瘤黑粉病的鉴定结果表明,47份鲜食玉米杂交种中27份材料表现高抗,占57.4%;6份材料表现抗病,占12.8%;6份材料表现中抗,占12.8%;5份材料表现感病,占10.6%;3份材料表现高感,占6.4%。鲜食玉米新品种中抗丝黑穗病品种比较匮乏,抗瘤黑粉病品种比较丰富,但兼抗两种病害的品种严重缺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拔和密度对甜饲2号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在甘南州高海拔地区研究了海拔高度和密度对饲用甜菜品种甜饲2号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高度与饲用甜菜生长势、发病率和产量均呈负相关。种植密度对饲用甜菜生育前期生长势的影响不明显,生育后期生长势、单根重和产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同一海拔下,种植密度7.5万株/hm~2的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较种植密度4.5万株/hm~2处理分别增产30.29%(海拔2 737 m)和19.35%(海拔3 040 m)。由效应方程可得,在甘南州海拔2 700 m左右的地区饲用甜菜的最佳种植密度为7.43万株/hm~2,海拔3 000 m左右的地区最佳种植密度为7.81万株/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德尔布有孢圆酵母与酿酒酵母纯种及混合发酵苹果酒过程中的酶活变化
《现代食品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富士苹果为原料,将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按纯培养和混合培养(MST1:10~5 cfu/mL S.cerevisiae/10~6 cfu/mL T. delbrueckii;MST2:10~4 cfu/mL S.cerevisiae/10~6 cfu/mL T. delbrueckii)接种到苹果汁中,研究不同发酵方式酿造苹果酒中β-葡萄糖苷酶、果胶酶、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纯培养中,除了α-淀粉酶和果胶酶以外,酿酒酵母32168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酸性蛋白酶的最大酶活性值及酶曲线下面积都高于德尔布有孢圆酵母1004,最大酶活性值为2.03 nmol/(min·mL)和43.93 nmol/(min·mL),酶曲线下面积为10.65和223.73。而果胶酶曲线下面积在德尔布有孢圆酵母1004中较高,达到了14.17,而α-淀粉酶无明显差异。混合培养中,除了酸性蛋白酶和α-淀粉酶以外,β-葡萄糖苷酶和果胶酶最大的酶活性值及酶曲线下面积都高于纯培养,最大酶活性值最高为2.37nmol/(min·mL)和4.56mg/(h·mL),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15.11和19.71。德尔布有孢圆酵母与酿酒酵母纯培养与混合培养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都产生了大量的酶活性物质,这些酶有助于催化苹果汁中天然前体聚合物的水解和提高苹果酒的品质,而混合接种可以作为不同于酿酒酵母纯种发酵的另一种发酵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