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粳型水稻形态遗传分化与杂种优势的研究

种子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9个不同生态类型的50份水稻亲本材料,以生态型为单位进行双列杂交,配制366个组合,依据形态指数研究了各类型粳稻品种的形态遗传分化以及遗传分化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生态型间形态指数差异与其F_1杂种优势相关不显著,但形态上籼粳分化的差异是杂种优势产生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水稻 生态型 杂种优势 形态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对苦豆子的生长及其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苦豆子不同水分处理下的试验,测定其株高、鲜重和有效成分(苦参碱),分析水分对苦豆子生长情况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为进一步探求在中部干旱带沙质荒漠化区域下如何提高人工种植苦豆子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苦豆子 水分 有效成分 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nrDNA ITS序列的18份宁夏枸杞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nrDNA ITS序列,探讨18份宁夏枸杞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枸杞叶片基因组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其DNA中nrDNA ITS区进行扩增、克隆,对目的片段测序分析并对测序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测序首次获得了18种宁夏枸杞nrDNA ITS区碱基序列,整个ITS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559~634 bp,平均为612 bp,整个转录间隔区(ITS1+ITS2)对位排列后总长度为480 bp,包括194个变异位点,占40.4%;286个保守位点,占59.6%。聚类结果表明了18份宁夏枸杞的亲缘关系与差异,并将其分为3个大类。[结论]基于nrDNA ITS区序列分析在研究枸杞种质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 枸杞属 ITS序列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枸杞园土壤养分资源与枸杞根系形态调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5年4月,在宁夏中宁和园林场以不同树龄的宁杞1号枸杞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点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枸杞园土壤养分资源及枸杞根系形态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宁枸杞园土壤养分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基本农田,速效养分平均含量是基本农田的1.6~2.0倍;园林场或中宁,不同树龄枸杞树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养分都主要集中在0~30 cm的土体范围内;园林场枸杞树根系随着其树龄增加,主、须根长及根冠直径都呈增加趋势,中宁树龄3年的枸杞树的主、须根数小于树龄6年以上枸杞树;不同树龄的枸杞树根系都主要分布在0~35 cm的土体范围内,与土壤养分的主要分布范围一致。说明枸杞园农民施肥方法不合理,造成根系分布的不合理。

关键词: 枸杞园 土壤养分 根系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对10个宁夏玉米杂交种的7个数量性状与子粒产量进行分析,明确各数量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各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trait)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叶数>行粒数>株高>穗长>百粒重>穗行数。

关键词: 玉米 产量性状 产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水稻不同外植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和基因型的组织培养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特性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幼胚优于成熟胚优于花药。基因型对水稻组织培养影响较大,成熟胚和幼胚为外植体时宁粳34培养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71.9%、81.5%,绿苗分化率分别为51.0%、63.3%;花药为外植体时宁粳35的培养效果较好。不同培养基对不同外植体和基因型品种的培养效果不同,成熟胚为外植体时,NB培养基对宁粳16和宁粳35有利;幼胚培养时NB培养基对宁粳35和宁粳38有利;花药培养中宁粳35在A4培养基上表现出较好的培养特性,和N6相比绿苗分化率显著提高。

关键词: 粳稻 外植体 愈伤组织 再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2、14+15、5+10亚基组合的创制及生化标记选择

种子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创制出更理想的优质亚基组合类型材料,将分别含有14+15、5+10和2*亚基的小麦材料进行杂交,利用SDS-PAGE技术,对杂交亲本及其后代(F3)进行HMW-GS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杂种后代中HMW-GS组成变异较大,筛选到比较理想的亚基组合类型2*、14+15、5+10和2*、17+18、5+10的材料各2份,筛选到1、14+15、5+10的材料1份,筛选到1、17+18、5+10的材料6份,为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14+15亚基 生化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配施对旱地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水肥交互作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和多年田间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了旱地春小麦水肥交互效应和氮磷配施对土壤水分有效利用、作物蒸腾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水肥交互作用增产效果明显,水、肥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24%和28.6%。在本试验水平下,水肥单位用量的产量互补效益为471.5∶7.0,即水肥主次效应的转换阈值为17.4%。当水分含量为19.7%,总施肥量为247.4 kg/hm2时(N∶P2O5=1∶0.75),最高收入达4 970.0元/hm2。小麦收获时,施肥使0~200 cm土层有效水分利用率从44.9%提高到54.2%。N60P45、N120P90和N180P135处理较对照,蒸腾分别增加22.7、38.0和47.8 mm,蒸散比值分别提高0.04、0.07和0.08,较对照籽粒蒸腾效率分别提高0.08、0.24和0.14 g/kg。氮磷配施提高了土壤有效水分的利用、作物的蒸腾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作物的经济产量。因此,合理施肥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氮磷配施 旱地 春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水肥交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调控排水沟水位与利用地下水资源关系的初探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自流灌溉区地下水位埋深大于3m的区域,采用排水沟上筑建地下水位调控闸调控沟水水位,能够调控农田地下水位的高度,使土壤毛细水管将地下水分补充到作物根系有效利用的土层,实现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节水的目的。把沟水位调控在2.5m左右时,土壤含水量最适宜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含盐较少,作物对地下水利用的效果最佳,节水量可达900m3/hm2。

关键词: 调控 沟水位 地下水 节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主栽品种耐霜冻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对霜冻的抗性。[方法]采用露地自然霜冻法,对宁夏西吉县14个马铃薯主栽品种进行耐霜冻性评价研究,霜冻损伤程度调查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晋薯7号、新大平、内薯7号表现为耐霜冻,其他品种均表现为中耐霜冻和霜冻敏感,未发现强耐霜冻性的品种;历年西吉县、固原市的最低气温日数资料表明,西吉县出现低温日数多于固原市。[结论]西吉县遭受霜冻的次数要远多于固原市,相应西吉县气温对马铃薯品种的耐霜冻性压力更大,生产中对品种耐霜冻性的要求更高。

关键词: 宁夏 西吉县 马铃薯 品种 耐霜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