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nrDNA ITS序列的18份宁夏枸杞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nrDNA ITS序列,探讨18份宁夏枸杞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枸杞叶片基因组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其DNA中nrDNA ITS区进行扩增、克隆,对目的片段测序分析并对测序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测序首次获得了18种宁夏枸杞nrDNA ITS区碱基序列,整个ITS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559~634 bp,平均为612 bp,整个转录间隔区(ITS1+ITS2)对位排列后总长度为480 bp,包括194个变异位点,占40.4%;286个保守位点,占59.6%。聚类结果表明了18份宁夏枸杞的亲缘关系与差异,并将其分为3个大类。[结论]基于nrDNA ITS区序列分析在研究枸杞种质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宁夏枸杞园土壤养分资源与枸杞根系形态调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5年4月,在宁夏中宁和园林场以不同树龄的宁杞1号枸杞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点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枸杞园土壤养分资源及枸杞根系形态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宁枸杞园土壤养分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基本农田,速效养分平均含量是基本农田的1.6~2.0倍;园林场或中宁,不同树龄枸杞树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养分都主要集中在0~30 cm的土体范围内;园林场枸杞树根系随着其树龄增加,主、须根长及根冠直径都呈增加趋势,中宁树龄3年的枸杞树的主、须根数小于树龄6年以上枸杞树;不同树龄的枸杞树根系都主要分布在0~35 cm的土体范围内,与土壤养分的主要分布范围一致。说明枸杞园农民施肥方法不合理,造成根系分布的不合理。


宁夏水稻不同外植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和基因型的组织培养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特性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幼胚优于成熟胚优于花药。基因型对水稻组织培养影响较大,成熟胚和幼胚为外植体时宁粳34培养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71.9%、81.5%,绿苗分化率分别为51.0%、63.3%;花药为外植体时宁粳35的培养效果较好。不同培养基对不同外植体和基因型品种的培养效果不同,成熟胚为外植体时,NB培养基对宁粳16和宁粳35有利;幼胚培养时NB培养基对宁粳35和宁粳38有利;花药培养中宁粳35在A4培养基上表现出较好的培养特性,和N6相比绿苗分化率显著提高。


小麦2、14+15、5+10亚基组合的创制及生化标记选择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创制出更理想的优质亚基组合类型材料,将分别含有14+15、5+10和2*亚基的小麦材料进行杂交,利用SDS-PAGE技术,对杂交亲本及其后代(F3)进行HMW-GS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杂种后代中HMW-GS组成变异较大,筛选到比较理想的亚基组合类型2*、14+15、5+10和2*、17+18、5+10的材料各2份,筛选到1、14+15、5+10的材料1份,筛选到1、17+18、5+10的材料6份,为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氮磷配施对旱地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水肥交互作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和多年田间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了旱地春小麦水肥交互效应和氮磷配施对土壤水分有效利用、作物蒸腾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水肥交互作用增产效果明显,水、肥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24%和28.6%。在本试验水平下,水肥单位用量的产量互补效益为471.5∶7.0,即水肥主次效应的转换阈值为17.4%。当水分含量为19.7%,总施肥量为247.4 kg/hm2时(N∶P2O5=1∶0.75),最高收入达4 970.0元/hm2。小麦收获时,施肥使0~200 cm土层有效水分利用率从44.9%提高到54.2%。N60P45、N120P90和N180P135处理较对照,蒸腾分别增加22.7、38.0和47.8 mm,蒸散比值分别提高0.04、0.07和0.08,较对照籽粒蒸腾效率分别提高0.08、0.24和0.14 g/kg。氮磷配施提高了土壤有效水分的利用、作物的蒸腾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作物的经济产量。因此,合理施肥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氮磷配施 旱地 春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水肥交互作用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主栽品种耐霜冻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对霜冻的抗性。[方法]采用露地自然霜冻法,对宁夏西吉县14个马铃薯主栽品种进行耐霜冻性评价研究,霜冻损伤程度调查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晋薯7号、新大平、内薯7号表现为耐霜冻,其他品种均表现为中耐霜冻和霜冻敏感,未发现强耐霜冻性的品种;历年西吉县、固原市的最低气温日数资料表明,西吉县出现低温日数多于固原市。[结论]西吉县遭受霜冻的次数要远多于固原市,相应西吉县气温对马铃薯品种的耐霜冻性压力更大,生产中对品种耐霜冻性的要求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