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菊苣的基因组大小估算及基因组调查测序
《草地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菊苣(Cichoriumintybus L.)是一种多年生、药食同源的植物,既可作为蔬菜种植,也可作为优质牧草推广应用.本研究对'将军'(K042)这一具有较高饲用价值的菊苣牧草品种展开物种鉴定、染色体计数、基因组大小估算、调查测序及初步组装研究.系统进化分析表明,K042跟生菜的亲缘关系较近.染色体计数结果显示,K042体细胞有18条染色体(2n=18);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K042的基因组大小约为1170.00 Mb;二代Illumina HiSeq测序分析进一步估算K042基因组大小约为1424.00 Mb.K042基因组的杂合率为1.12%,重复序列含量为73.56%.K042基因组具有高重复、高杂合的复杂特征.根据基因组测序结果对K042展开基因组组装工作,组装后基因组大小为823.36 Mb,重叠群N50长度约为1.03 kb,本研究结果可为将来菊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重要的基因组学基础参考数据.
关键词: 菊苣(Cichoriumintybus L.) 全基因组测序 流式细胞术 K-mer分析


基于改进粒子群的农田W SN路由优化方法
《计算机工程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田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应用环境复杂,影响网络传输的因素包括环境变化、作物生长等.路由协议作为网络数据采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能耗优化是近年来农田WSN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的能耗优化路由算法多数只针对静态网络环境,难以适用于动态变化的农田监测场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PSO)的路由优化算法RD-PSO.将不同的路由传输路径抽象为粒子,根据农田网络能耗、剩余能量、网络传输跳数、链路质量等关键因子构建适应度函数,以提高路径寻优的环境适应性.同时,针对PSO路由随机初始化时迭代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反向探测方法确定网络节点的初始化拓扑位置,缩短初始位置与最优解的距离,从而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相较ELMR、EEABR和MR-PSO路由算法,RD-PSO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在网络生命周期、能耗均衡效果以及平均传输跳数等方面性能较优,其能提高路由算法在农田动态场景中的适配性.
关键词: 农田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算法 路径动态选择 粒子群算法 能耗优化


适用于农业科研人员的绩效管理与评价激励模式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22
摘要:以激发农业科研人员服务"三农"的热情和动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解决农业科技发展瓶颈,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切入点,运用绩效管理理论和评价方法,探索以结果评价为主,行为评价为辅的一种绩效管理与评价激励模式.运用实践案例,分析论证了创新性、独特性和实际应用效果,以期为科研人员的发展、智能化绩效评价系统的建设,绩效评价激励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水温对鱼类能量生态的影响综述
《河北渔业 》 2022
摘要:鱼类作为变温脊椎动物,水温是影响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水温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鱼类能量生态过程.为此,本文从水温对鱼类呼吸与排泄、摄食与消化、游泳能力、免疫功能、生长发育与繁殖等方面探讨水温对鱼类能量生态影响,以期为鱼类的资源保护和养殖提供参考.


基于磁性ZIF-67纳米材料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检测小麦中17种真菌毒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以磁性ZIF-67纳米材料为净化剂,建立一种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同时测定小麦中17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水-柠檬酸(80:19:1,V:V:V)溶液提取,采用自制的Fe3O4@ZIF-67磁性纳米材料作为QuEChERS吸附剂进行净化,对提取条件、缓冲盐的选择、材料用量因素进行优化,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在一定范围内, 17种真菌毒素线性良好(r~2≥0.9983),定量限(limits of quantification,LOQs)在0.1~10.0ng/mL之间,平均回收率在80.2%~10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为2.1%~8.4%。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满足小麦中17种真菌毒素的检测需要。
关键词: 磁性ZIF-67纳米材料 真菌毒素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小麦


京科甜608在不同贮存条件下品质指标及保护酶活性变化
《玉米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京科甜608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贮存条件(4℃冷库、12℃冷库和25℃空调房),研究其在不同贮存条件下品质指标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为甜玉米贮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参试甜玉米采后贮存相关的14项单项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不同贮存条件下比较,京科甜608在4℃、12℃和25℃条件下贮存21 d子粒含水量分别减少3.85%、5.13%和15.38%,果穗失重率分别上升15.16%、22.81%和64.6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减少10.88%、65.09%和70.07%,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减少11.20%、54.13%和62.82%.通过对不同贮存条件下京科甜608子粒蒸煮感官品尝评分比较发现,4℃贮存15d以内,蒸煮感官品尝总分在80分以上;12℃和25℃贮存6 d以内,蒸煮感官品尝总分均在80分以上.通过对京科甜608不同贮存条件下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比较得知,4℃、12℃和25℃条件下贮存21 d子粒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下降20.59%、44.12%和58.82%,丙二醛(MDA)含量分别增加26.04%、38.64%和244.27%.


基于模糊Borda法评价昼夜温差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北方地区设施番茄秋冬茬定植后秧苗期最适宜的昼夜生长温度条件,以大果型番茄合作906为试验材料,通过昼均温(26、29、32、35℃)、昼夜温差(0、3、6、9℃)2因素交叉试验,在人工气候箱开展9 d番茄秧苗不同昼夜温差生长试验,采集番茄秧苗株高生长速率、茎粗生长速率、根冠比、壮苗指数、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气孔导度、光能利用率9项指标作为数据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信息量权重法、基于熵值法TOPSIS评价法、独立性权重法、CRITTIC权重法5种方法对生长、生理指标进行评价.其中,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番茄秧苗期最适宜生长的昼夜温度组合为29℃/20℃,利用信息量权重法、基于熵值法TOPSIS评价法、独立性权重法、CRITTIC权重法得到的最适宜温度组合为35℃/26℃,进而通过模糊Borda法综合各单一评价法的序值和排名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昼温35℃,昼夜温差9℃时,番茄生长、生理综合评价最优,这一结论表明,番茄定植经过缓苗阶段后,适当进行白天高温胁迫,并增大昼夜温差可促进番茄植株生长.


多源数据小麦条锈病预测研究
《遥感技术与应用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条锈病是导致小麦大规模减产的气传性病害,其传播扩散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常用的作物病害气象预测模型难以准确模拟。为实现小麦条锈病发病率的精准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气象和遥感数据建立的SEIR-StripeRust动态预测模型。以甘肃省陇南地区为研究区,首先基于气象数据和MODIS遥感数据分别构建气象因子和植被指数,然后与发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敏感因子并耦合基本感染率,进而建立SEIR-StripeRust模型,最后采用后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支持向量回归(SVR)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对比验证SEIR-StripeRust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小麦条锈病发病率显著相关,其建立的SEIRStripeRust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达到0.79,均方根误差RMSE为0.10,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9,均优于相同特征变量下的BPNN、SVR和MLR模型。研究结果表明SEIRStripeRust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小麦条锈病发病率,并为县域尺度的小麦条锈病预测和精确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遥感 气象数据 发病率 SEIR-StripeRust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