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产业集群视角下北京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北方园艺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是加快农业现代化、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设施蔬菜作为北京都市现代农业最有代表性的产业,推进其集群化发展是北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该研究从设施蔬菜生产现状、产业集中度、生产经营主体、科技支撑、服务体系与机制创新方面分析了北京建设设施蔬菜产业集群的基础,针对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要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绿色发展、构建全产业链服务体系的设施蔬菜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并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设施蔬菜 产业集群 农业现代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LBO-ELM模型的番茄灰霉病高光谱潜育期诊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叶片在感染病害后首先发生的是内在生理反应,肉眼无法观察到.叶片从被感染到出现肉眼可见病斑期间,称为叶片病害潜育期.为了实现番茄叶片表面未见明显病斑的灰霉病潜育期诊断,对接种样本进行叶片编码、跟踪、采集所有编码叶片样本1~8d连续高光谱图像数据,建立番茄叶片样本时序高光谱数据集.采用跟踪的叶片样本出现肉眼可见病斑前几天同一位置区域的高光谱数据作为潜育期感兴趣区域进行检测分析.为了建立番茄叶片灰霉病潜育期诊断和不同病斑等级分类模型,采用基于教学优化算法(TLB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的分类模型进行建模.通过TLBO算法优化ELM的输入权值和隐藏层的偏差,提高模型分类性能.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在近红外高光谱波段388~1006 nm波段获取五个等级的感兴趣区域进行数据建模,共采样213个高光谱数据,其中,健康类(56个)、潜育期类(42个)、小病斑类(43个)、大病斑类(39个)和严重类(33个).通过对比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效果最好的小波滤波变换(DWT)对样本数据中每类数据分别滤波.DWT滤波后,在610~840 nm波段间五个等级光谱曲线能区分明显,共包含91个波长,波长数量较多.因此,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抽样法(CARS)对采用DWT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在610~840 nm波段重复3次优选特征波长,合并去除重复项后得到9个特征波段:694,696,765,767,769,772,778,838和840 nm.最后分别选取全波段FC、610~840 nm波段、C A RS提取的9个特征波段建立3个分类模型FC-TLBO-ELM,DWT-TLBO-ELM,DWT-CARS-TLBO-ELM进行对比,其中DWT-CARS-TLBO-ELM检测精确度最高达100%,潜育期召回率100%,利用时间最短为0.0689 s,表明该模型可以实现番茄灰霉病潜育期高精度诊断和灰霉病病害程度高精度分类,为番茄灰霉病早期防治、精准施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时序高光谱数据 灰霉病程度分类 潜育期诊断 极限学习机 教学优化算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流式细胞术的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计数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病原菌时空流行动态监测及病害预测模型构建提供病原菌快速计数方法,以卵菌中代表——葫芦科霜霉病病原菌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为例,研究了孢子囊悬浮液的荧光染色方法和基于流式细胞术计数方法.研究表明EDTA和SYBR Green Ⅰ的联合作用能够对孢子囊进行荧光标记.对SYBR Green Ⅰ染色剂的最佳染色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染色时间相同时,荧光染色剂浓度越高,染色效果越好;同一浓度荧光染色剂,随着染色时间的增加,孢子囊染色率增加.使用流式细胞术对荧光染色的孢子囊进行计数,并与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计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流式细胞仪计数结果与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计数结果得到的孢子囊浓度没有显著差异(P<0.01),对两种方法获得的孢子囊浓度取对数后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流式细胞仪测定的孢子囊浓度与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计数得到的孢子囊浓度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993 4,表明流式细胞术可以应用于古巴假霜霉菌孢子囊的计数.

关键词: 古巴假霜霉菌 卵菌孢子囊 流式细胞仪 荧光染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开颖和柱头外露特征及其对异交结实能力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开颖、柱头外露特征及其异交结实能力,在小区制种条件下考察了 4个不育系的开颖、柱头外露小花数和异交结实粒数,并分析了开颖率、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不育系的开颖率为18.10%~86.28%、柱头外露率为28.68%~67.33%,其中BS366为高开颖率低柱头外露率类型,BS206为中开颖率高柱头外露率类型,BS212为低开颖率中柱头外露率类型,BS1453为低开颖率低柱头外露率类型.供试不育系柱头外露小花和开颖小花的异交结实率分别为59.39%~65.62%和26.16%~55.54%,二者平均异交结实率相差23.46个百分点,表明柱头外露小花异交结实能力高于开颖小花,且不育系间的差异较小.供试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在23.58%~53.16%之间,各不育系间差异显著;开颖小花异交结实粒数占总异交结实粒数的平均比例为50.55%,柱头外露小花异交结实粒数占总异交结实粒数的平均比例为68.47%.开颖率、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9和0.372,开颖率与柱头外露率也呈极显著正相关(r=0.467).因此,高开颖率或高柱头外露率的不育系均可获得较高的异交结实率,但柱头外露率较高的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也较为稳定.在育种实践中,应首先注重选择不育系的开颖率,其次加强柱头外露性状选择,以便有效而稳定地提高异交结实率.

关键词: 小麦 光温敏核不育 开颖 柱头外露 异交结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推广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22

摘要: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源头,又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不断创新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方式方法,搭建起全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管理平台,形成了"1+3"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机制,建立了"农业综合试验站、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示范基地"四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文章立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具体实践,对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为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提供很好借鉴.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农业科技推广 实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月季中R2R3-MYB基因RhMYB113c调控花青素苷合成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月季红色花品种'卡罗拉'(Rosa hybrida'Carola')为材料,从其花瓣cDNA中克隆到1个R2R3-MYB基因,命名为RhMYB113c.其开放阅读框为699 bp,编码233个氨基酸.蛋白多重序列比对分析发现RhMYB113c含有R2和R3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RhMYB113c与花青素苷合成激活因子AtMYB114、AtMYB113、AtMYB75、AtMYB90亲缘关系最近.组织特异性表达检测发现,RhMYB113c主要在'卡罗拉'花瓣和花柱中表达,在白色花品种'白缎'所有组织中均不表达.不同花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显示,RhMYB113c在'卡罗拉'未着色花瓣中不表达,在盛花期花瓣中高表达,而在白色品种的每个时期均不表达.酵母双杂交和烟草瞬时表达试验证实RhMYB113c调控花青素苷的合成,从而影响月季红色花瓣着色.

关键词: 月季 花瓣 RhMYB113c基因 花青素苷合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粉虱味觉受体基因BtabGR1和BtabGR2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为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农林入侵害虫,寄主植物种类众多,但对不同寄主植物存在嗜性差异,而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GR)基因在其取食选择等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克隆烟粉虱味觉受体GR1和GR2基因,明确其在烟粉虱不同发育期和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为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烟粉虱MED隐种成虫头部转录组中筛选获得味觉受体基因序列,利用巢式PCR技术克隆获得两个味觉受体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两个基因分别命名为BtabGR1和BtabGR2,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特征、结构域等信息进行预测,基于邻接法构建BtabGR1、BtabGR2与其他半翅目昆虫味觉受体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两个基因在烟粉虱不同发育期(卵、1-4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和雌、雄成虫不同组织(头、胸、腹、足)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BtabGR1和BtabGR2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OL845904和OL845905),完整开放阅读框为1 287和1 344 bp,分别编码428和44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48.54和51.50 kD,理论等电点为8.85和8.74,具有4个和6个跨膜结构域.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BtabGR1和BtabGR2与其他半翅目昆虫GR28b和GR43a-like基因亲缘关系较近.发育期表达谱分析表明,BtabGR1和BtabGR2在烟粉虱的不同发育历期均有表达,其中BtabGR1在成虫中表达量高于其他发育期,而BtabGR2在卵中的表达量最高;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BtabGR1和BtabGR2在烟粉虱雌、雄成虫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均在成虫头部高表达.[结论]BtabGR1和 BtabGR2具有昆虫味觉受体基因的典型特征,二者均在烟粉虱成虫头部高表达,推测两基因在烟粉虱寄主植物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烟粉虱新型防控措施的潜在靶标.

关键词: 烟粉虱 味觉受体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黄肉蟠桃新品种-瑞蟠101号

中国果业信息 2022

摘要:<正>“瑞蟠101号”蟠桃是以“瑞光39号”为母本,“瑞蟠2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熟黄肉大果新品种。2020年12月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扁平,纵径6.06 cm,横径9.92cm,侧径10.31 cm。平均单果重333 g,大果610 g。果顶闭合较好,缝合线中深,两侧较对称,梗洼处采摘后不撕皮。果皮底色黄色,果面80%以上着紫红晕,绒毛薄,果皮不能剥离。果肉黄色,皮下无红,近核处少红;硬溶质,硬度较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呈香组分及其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 2022

摘要:介绍甜瓜中挥发性组分及其香气特征,并举例综述挥发性组分生物代谢途径。在已检测出的200多种挥发性组分中,甜瓜呈香组分包括壬醛、辛醛、反-2-壬烯醛、顺-6-壬烯醛、反,顺-2,6-壬二烯醛、乙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和β-紫罗酮等。这些呈香组分大多来自脂肪酸、氨基酸和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在脂肪酸代谢途径中,亚油酸/亚麻酸在脂氧合酶等酶的作用下生成顺,顺-3,6-壬二烯醛、反,顺-2,6-壬二烯醛等呈香组分;在氨基酸代谢途径中,异亮氨酸通过酶促反应生成2-甲基丁酸乙酯等呈香组分;在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中,β-胡萝卜素在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的作用下生成β-紫罗酮等呈香组分。在上述生理代谢途径中,脂氧合酶、乙醇脱氢酶、醇酰基转移酶、氢过氧化物裂解酶、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是影响呈香组分形成和积累的关键酶。

关键词: 甜瓜 呈香组分 脂肪酸代谢途径 氨基酸代谢途径 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RU神经网络模型的冷链运输温度时序预测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

摘要:冷链可以有效维持易腐食品品质、保障质量安全、降低过程损耗,冷链环境监控对于充分发挥冷链物流效能至关重要.当前,冷链环境监控技术可以满足多点、无线、实时等监测需求,并通过与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结合开始向冷链物流环境精准预测方向快速发展.本文针对冷链运输温度预测问题,从挖掘历史数据时序信息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冷链运输温度时序预测方法.首先,滤除冷链运输温度时序数据的异常值和缺失值,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法进行填补修正后归一化处理;然后,根据三种不同时间序列预测尺度的GRU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性能对比结果,选择构建GRU时序预测模型用于预测冷链中实验冷藏厢体未来10 min的温度变化,并与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模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BP)模型进行预测准确性对比试验.对比冷链厢体温度真实值与预测值发现,基于GRU神经网络模型的对应厢体预测温度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156和0.760℃,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236%,与其他模型相比,以上误差指标值均处于相对最低水平;在温度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中,GRU时序预测模型表现出更优的预测效果.该研究成果对于食品冷链物流中预测预警食品安全、精细控制冷链环境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 易腐食品 冷链运输温度 时序预测 GRU神经网络 食品安全 冷链运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