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基于小波技术定量反演多种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研究

北方园艺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叶碧桃""大金星山楂""红柿"的果树冠层叶片为试材,通过野外实地试验获取叶片高光谱数据与相应SPAD数据;采用传统数学变换、小波变换处理分析光谱数据,并利用偏最小二乘算法构建叶绿素含量估测模型,研究精准检测多种果树叶绿素含量的方法,分析小波技术分离光谱信息的规律,以期为多种果树的同步精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小波技术可将不同强度的吸收特征进行二次分配,光谱吸收特征逐步从低频信息转移至高频信息内,且高频信息内涵的吸收特征强度随分解尺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2)与原始光谱相比,数学变换、小波技术均能明显提升光谱数据对叶绿素含量的敏感性,二者与叶绿素含量的R2最高可达0.879(位于H8的479 nm处);3)在基于光谱构建的叶绿素含量估测模型中,以小波技术H6构建的模型精度最高,为最优模型,其验证样本的R2=0.941,RMSE=0.227,RPD=4.019,这表明利用光谱技术开展多种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精准检测可行且精度较高.

关键词: 高光谱 小波技术 数学变换 果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添加剂对解冻后奶牛性控冻精质量及受胎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试验旨在研究以褪黑素和地诺前列腺素组成的复合添加剂对奶牛性控冻精解冻后精子质量及奶牛人工授精后受胎率的影响。【方法】30份奶牛性控冻精样均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添加由24 ng/mL褪黑素、1.5 mg/mL地诺前列腺素及精液稀释液组成的250μL复合添加剂,对照组添加250μL精液稀释液,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与解冻后的奶牛性控冻精按照1∶1(V/V)进行混合,室温孵育0、2及4 h,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精子活率、顶体完整率、高能线粒体活性精子比率;对216头青年奶牛和82头头胎奶牛输精后通过28 d早孕检测来确定受胎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复合添加剂处理0 h的性控冻精活率、顶体完整率及高能线粒体活性精子比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经复合添加剂处理2 h的性控冻精活率、顶体完整率、高能线粒体活性精子比率均显著升高(P<0.05);经复合添加剂处理4 h的性控冻精活率和顶体完整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高能线粒体活性精子比率显著升高(P<0.05)。在输精试验中,试验组青年奶牛和头胎奶牛中的受胎率分别为65.22%和48.2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褪黑素和地诺前列腺素组成的复合添加剂可以促进解冻后奶牛性控冻精精液品质以及青年奶牛和头胎奶牛输精后的受胎率。

关键词: 复合添加剂 奶牛 冻精质量 受胎率 性控冻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望天眼金鱼皮肤变色机制的转录组学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红望天眼金鱼Carassius auratus的变色机制,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红望天眼金鱼(145日龄,体长6 cm)由灰色、过渡色到橙红色3个变色阶段进行了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共得到过滤后碱基量57.8 Gb,构建了新转录本并预测新基因1629个,在两两组比较的差异表达基因群中分析出3个变色组共有差异表达基因25个;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到免疫反应、细胞增殖与凋亡和黑色素等相关通路;根据转录组比较分析结果和实际生产经验观察积累,初步推测红望天眼金鱼变色的生理机制是红望天眼金鱼变色初期黑色素细胞大量增殖,期间发生免疫炎症反应,随后黑色素细胞开始逐渐凋亡,同时其他色素细胞则逐渐增殖分化,直至完全取代黑色素细胞,完成变色过程.本研究初步分析出了红望天眼金鱼的皮肤变色机制,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调控金鱼变色的功能基因试验和金鱼变色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红望天眼金鱼 体色变迁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信号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材料在缓控释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缓控释肥料是采用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速效性化肥进行改性,从而实现养分缓慢释放或控制释放的新型肥料,不仅能满足植物整个生长期的养分需求,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风险,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小、表面积大以及界面效应显著等特性,其在缓控释肥中的应用已成为当前缓控释肥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分别综述了纳米氧化物、纳米纤维素、纳米碳和纳米粘土等主要纳米材料在缓控释肥中的添加技术和应用效果.物理共混、化学接枝、浸渍吸附等是纳米材料改性缓控释肥的常用技术手段,纳米材料发挥的最重要功能是疏水性、吸附性、保水性、环境响应性和自修复性.纳米材料表面丰富的官能团、物理交联点或微纳米凸起的形成等是提高缓控释效果的关键因素.拓展天然有机纳米材料、探寻简单高效的改性方法、明确相应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及性能调控机制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缓控释肥料 纳米材料 物理性状 缓控释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2年白菜类蔬菜良种繁育特点分析

中国蔬菜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相比2020年和2021年,2022年白菜类蔬菜良种繁育工作主要表现为繁育品种数量多,小面积品种数量激增,制种总面积增加,育种单位和企业需要采用快件的方式邮寄原种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育种单位和企业应与当地种子生产企业和制种户紧密合作,采取应对措施,将影响降到最小。2021年10月至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呈多点、多地,聚集或零星发生等特点,全国各地相继出台具体疫情管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院所自主研发无形资产管理研究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2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我国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研过程中创造的无形资产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农业科研成功产出周期长、价值不易衡量等因素影响,无形资产管理变得更为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此类资产管理。本文将从会计核算角度深入剖析日常管理中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长期不入账、成本核算不准确、到期处理不及时等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同类无形资产的管理提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自主研发 无形资产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进YOLOv5测量田间小麦单位面积穗数

农业工程学报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单位面积穗数是决定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人工清点小麦穗数的方法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效率低和图像处理方法鲜有进行系统部署等问题,提出一种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与YOLOv5相结合的CBAM-YOLOv5网络结构,通过对特征图进行自适应特征细化,实现更准确的单位面积穗数测量。该研究以本地采集小麦图像数据和网络公开小麦图像数据为数据集,设置输入图像分辨率为1 280,得到CBAM-YOLOv5模型,可以达到0.904的F1分数和0.902的平均精度,测试集计数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56%,平均每幅图像耗时0.045 s,综合对比,CBAM-YOLOv5模型具有显著优势。模型放置于服务器,结合手机端软件和辅助装置,形成单位面积穗数测量系统,实现育种小区麦穗图像实时采集、处理和计数,计数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80%,抗环境干扰性强。该研究方法与装置可以实现田间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的实时在线检测,降低主观误差,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及较强的鲁棒性,为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快速、准确估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和装备支撑。

关键词: 模型 小麦 单位面积麦穗数 深度学习 YOLOv5 CBA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选育方法对北京油鸡趾数性状育种效果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选育方法对北京油鸡趾数性状的育种效果,选择两个北京油鸡群体,分别对应五趾性状的分子选育和表型选育,同时以随机选育的保种群作为对照,比较了三个群体趾数类型的差异.结果 发现,分子选育和表型选育,全群中双侧五趾个体比例分别达到92.59%和81.77%,比随机选育提升了13.99%和3.17%,分子选育的育种效果更明显.分子选育群中双侧多趾类型占全群比例累计达到了95.20%,极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群体(P<0.01);并且在双侧多趾类型中,双侧五趾个体占比提高(P<0.01),而单五单六和双侧六趾个体的占比显著降低(P<0.05).结果 表明,鸡2号染色体rs80659072位点作为北京油鸡五趾性状遗传标记进行应用,育种效果显著.相比表型选育而言,分子选育可快速提升双侧五趾类型的比例,有助于降低六趾个体比例,提升趾数的一致性.

关键词: 北京油鸡;多趾;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表型选育;随机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气微塑料的分析方法、赋存特征和迁移规律研究进展

环境化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塑料可以进入土壤、淡水、海洋和大气环境,并在不同环境之间动态循环.近期许多研究表明微塑料可以随大气运动进行远距离运输.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对大气中微塑料常用的分析方法、物理化学特征、污染来源和迁移规律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结果表明,目前微塑料的表征手段以光谱分析辅助视觉分析法为主.研究区域集中在大型城市及其近郊,形状以纤维和碎片为主,大小主要分布在500 pm以下,颜色以黑、白、透明为主,化合物类型与环境中污染物来源直接相关.大气微塑料的主要来源是纺织品和大块塑料的老化破碎,研究中主要采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利用气象数据计算污染物迁移路径,来推测其排放源.目前对于大气微塑料研究刚刚起步,研究体系尚未确立,急需确立采样方式和定量分析标准规则,建立高效、低成本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大气微塑料 分析方法 迁移规律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刺芹侧耳软腐病病原菌分泌系统组成、蛋白互作分析及效应蛋白预测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软腐病是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商品名:杏鲍菇)的主要病害,北京欧文氏菌(Erwinia beijingensis)是该病的病原菌,目前该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三代Nanopore与二代Illumina平台结合的方法获得了北京欧文氏菌的全基因组信息(0 gap),并进行了基因功能注释和分泌系统组成分析.在STRING网站(https://www.string-db.org/)预测了分泌系统蛋白的相互作用并绘制了蛋白互作网络;用SecReT6和Effectivet3软件预测了分泌的效应蛋白.北京欧文氏菌基因组大小为4.11 Mb,GC含量为50.17%,具有编码基因3815个.北京欧文氏菌具有Ⅰ型(typeⅠsecretion system,T1SS)、Ⅲ型(T3SS)、Ⅳ型(T4SS)和Ⅵ型分泌系统(T6SS).T1SS由3个蛋白组成,包含内膜(inner membrane,IM)蛋白、膜融合蛋白(membrane fusion protein,MFP)和外膜(outer membrane,OM)蛋白,其中2对蛋白之间具有相互作用,推测分泌36个效应蛋白.T3SS包括9个保守的Hrp(hrp conserved,Hrc)蛋白和11个过敏反应与致病性(hypersensitive response and pathogenicity,Hrp)蛋白,组成88个蛋白互作对,预测分泌154个效应蛋白.T4SS包括9个毒性蛋白B(virulence B,VirB)蛋白,组成21对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推测分泌11个效应蛋白.北京欧文氏菌具有2个T6SS,T6SS-1由13个T6SS蛋白和11个未知蛋白组成,形成104个蛋白互作对,T6SS-2包括11个蛋白和8个未知蛋白,组成55个蛋白互作对,SecReT6软件预测T6SS分泌6个效应蛋白.58个分泌系统基因在病原菌侵染宿主前、后均具有表达,其中34个基因具有显著的表达差异.本研究从基因组层面上解析了北京欧文氏菌分泌系统的组成、蛋白互作和分泌的效应蛋白,为该菌致病相关基因的解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深入解析其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软腐病 北京欧文氏菌 基因组 分泌系统 蛋白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