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解决广东省地方鸡种的裸背鸡方法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1993
摘要:列入“广东省畜禽品种志”的地方肉用鸡、有三黄胡须鸡、清远麻鸡、杏花鸡、中山沙栏鸡、阳山鸡和怀乡鸡六个品种。这些品种的公鸡大多数表现为早期裸背,其中以三黄胡须鸡、阳山鸡为甚,杏花鸡的裸背鸡较少。近年来,有不少养鸡生产者反映,裸背公鸡达到上市体重(1.5公斤左右)背部还未全羽,消费者不大愿意购买,尤其是送礼,就更加忌讳裸背鸡,所以裸背鸡的价格较低,直接影响了养鸡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广东省黄羽肉鸡育种现状及展望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1993
摘要:1 指导思想与目标我省1991~2000年畜禽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以提高畜禽品种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国际市场为导向,国内市场为依托,改革畜禽良种繁育体制,加强新科技的推广和普及,建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畜禽商品生产配套体系,基本实现种畜种禽良种化,促进畜禽商品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鸡的育种目标是:到1995年理顺肉鸡良种繁育体系。该体系由优质黄羽肉鸡和快大肉鸡组成,到2000


因子分析法在肉质评定与选育中的应用
《中国畜牧杂志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引言 近年来,猪肉生产追求瘦肉率的结果,导致猪的应激综合症(PSS)和劣质肉(PSE和DFD),给生产者带来了重大损失。因此,猪肉品质的改良、评定与选育,成为当今养猪生产和育种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肉质评定方法有主客观两种。主观评定法,是由专家评定组根据经验打分;客观评定法,则是通过测定肌肉pH值、肉色、失水率、系水力、嫩度、肌内脂肪、熟肉率等众多指标的客观值,来分别评定肉质各特性。


一个普通野生稻资源SB1对三化螟、褐稻虱的抗性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三化螟Scirphaga incertulas是亚洲稻区的主要害虫,具有多发性、钻蛀性为害特点,药剂防治技术难度大,造成损失重。寻找抗源、培育抗螟品种是最理想的防治方法。6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搜寻抗源活动,在数万份地方稻种资源或野生稻中,仅找到极少对三化螟抗性1~3级的材料。我们从80年代初开始先后筛选了2200多份品种资源,发现引自澄海县的一份普通野生稻Oryza sativa L.f.spontanea Roschev(代号SB1)对三化螟褐稻虱Nilaparvata lugéns有明显抗性,1990~1991年参照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方法及抗性评级标准,采用笼罩等量接虫,抗感对比法,对SB1抗性机制进行初步分析。


鸡新城疫无毒株——V_4株的研究概况及应用前景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1993
摘要:本世纪3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一直没有发生过临床型的鸡新城疫(简称 ND),鸡群亦不接种 ND 疫苗,但血清学检查发现广泛存在 ND 的血球凝集抑制抗体。为此,澳大利亚学者 Simmons 作过许多研究,终于1967年在 Queensland 州从一只营养不良并伴有感染葡萄球菌的肉鸡腺胃中分离到无毒的 ND 毒株,当时命名为 Queensland 株,后定为 V_4株。


瘦肉型猪不同杂交组合对比试验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1993
摘要:选择瘦肉型猪最佳杂交组合,是猪育种目标之一,也是商品猪生产的基础。尽管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基于猪性能表现有地区适应性,本研究用杜洛克、大约克、长白及广花猪作不同三元或四元杂交组合对比试验,以寻求最佳的杂交效果。


饲料中铜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探讨
《中国饲料 》 1993
摘要:铜作为一种动物的营养元素,在畜禽饲料中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当前,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饲料中铜元素含量时,样本的前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干灰化法;二是湿消化法。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但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使某些元素损失。据国外资料介绍,还可用酸提取法。如Maurer用盐酸或硝酸从食品中提取7种元素;Hiwners等用1%硝酸从米粒中萃取镉;菲律宾国际水稻中心吉


如何计算饲料中使用防霉剂的有效成本
《中国饲料 》 1993
摘要:我国南方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4—8月份,潮湿多雨,相对湿度在70—100%,气温在20—35℃,是饲料极易霉变的季节,因而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防霉剂是相当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