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研究——Ⅰ.广州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华南农学院学报 1982

摘要:本文概述了广州地区某鸡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的发生及流行情况并说明了该场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过程。 被分离出来的病毒自第二代鸡胚继代起,引起鸡胚产生萎缩等病变,在雏鸡气管内接种,经18~36小时,被接种的雏鸡出现气管罗音等IB病的临床症状。病毒对1%的鸡红细胞无凝集作用,并在鸡胚内干扰了B_1系新城疫病毒的血凝素的形成;病毒也可被人工诱发病的康复鸡免疫血清所中和。从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验的结果来看,可以证明,被分离出来的病毒为IBV。某鸡场的呼吸道病中,除CRD外,还有IB的存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甘薯品种资源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摘要:甘薯在广东栽培约有400年历史。由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不少品种可以自然开花结实。自然变异类型极多。再加上长期的人工选育,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地方品种。据1957年在51个县的普查结果,全省共有地方品种资源1,678份,居全国首位;其中,评为省的主要优良品种的共39个,是我国宝贵的甘薯遗传基因库。深入研究和利用这些品种资源,对提高甘薯新品种选育效果,有现实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无性杂交技术

中国油料 1981

摘要:实践表明:花生无性杂交操作简便,节省人力物力,嫁接体成活率高,杂种后代的性状能发生变异,有的变异性状能遗传,并且从中选育出一批优良株系。无性杂交也是花生杂交育种的途径之一,广泛开展这一实验,对花生育种工作发挥作用。 近年来,一些单位先后开展了花生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用~(60)CO源室自动装置的初步改进

核技术 1981 北大核心

摘要:全国农用~(60)Co源室在结构设计和操作控制系统方面都是大同小异,如何进行改进,使自动装置安全、可靠运转,这是摆在~(60)Co源室操作人员面前的一件重要的工作.根据我们多年来使用~(60)Co源的经验,对自动装置初步作了改进,现介绍如下:1.~(60)Co源架机械迫降方法 为了获得较高而均匀的剂量率,设计成空心源内腔,采用悬托式的~(60)Co源架,并在源架上方设置机械迫降机构(见图1).当源架在行程中被卡住时,可通过迫降重锤敲打源架,使整个源架掉落井中的方面降源.

关键词: 万能转换开关 行程开关 时间继电器 源室 二次回路 自动装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农药药效试验

广州化工 1981

摘要:沙蚕毒素是海洋生物异足索蚕(Lumbriconereis heterpoda)的分离物.化学成份:5?(N?N?二甲基)1,2二硫五环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田间药效试验 杀虫双 杀虫剂 柑桔潜叶蛾 农药 易卫杀 化学成份 沙蚕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病防治研究途径综述

蚕业科学 1981

摘要:研究蚕病的最终目的,是要找到防治蚕病的途径和方法,以求控制蚕病的发生。随着蚕病研究工作的进展,到七十年代末,蚕病防治的途径已经发展到多种多样,有些新的途径已为生产所采用,有些正在研究试用之中。现将国内外蚕病防治途径的现状概要地综述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新品种“粤油551—116”的高产形态结构分析

花生科技 1981

摘要:“粤油651—116”(以下简称为“粤油116”)是我省目前正在推广的花生新良种。79年在全省推广种植的面积已达十万亩以上,其中佛山、湛江地区推广面积较大。该品种经1979至1980年度《全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经鉴定确定为逐步取代“粤油551’的大面积推广种。该品种既具有原种“粤油551”的适应性较广和抗逆性较强等优点,又在形态结构方面有较明显的改进,如叶片较厚,叶绿素含量较高,叶面积增大,干物量增加,净同化率和经济系数也有所提高;后期地上部保持较多的青叶数,地下部单株结荚数多,并且饱果率和双仁果率也较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中山县耕地的养分平衡及存在的问题

土壤通报 1981

摘要:有目的地调节耕地上养分的循环和平衡是增产作物,维持地力的重要措施。 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解放以后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成倍增产而其肥力变化亦为人所注视,近年已提出种种见解,但缺乏充分的论证根据。为了考察这一问题,我们试通过计算地上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的收支数量,并加以比较,希望能从一个方面说明地力的变化,为今后建立科学施肥制提供参考。这方面国内外也有类似的做法,为此我们于1978年对珠江三角洲中主要粮产区一中山县进行了调查,并参照有关资料计算该县解放后29年(1949—1977)耕地养分的平衡情况,同时对其中一些问题加以分析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田间稻纵卷叶螟卵巢发育进度的变动及虫源性质的分析

昆虫知识 1981

摘要:一、目的和方法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是我国重要的水稻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全国开展了大协作的研究,应用成虫标记回收及飞机、轮船在空中和海上航捕等手段,证实它是迁飞性的害虫。南京农学院等将雌蛾卵巢发育进度分为五级,通过系统的解剖观察研究虫源性质,认为卵巢发育为一级的雌蛾(简称一级蛾,下同)比例始终很高,一般在50%以上,则为大量迁出的发蛾期;当一级蛾的比例很低,仅占百分之几,而三至五级蛾占80%以上,则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年三熟轮作复种合理分配钾肥研究

土壤通报 1981

摘要:我省施用钾肥对各种作物的良好增产效果已有报道,并已在不同地区的生产实践中得到验证。但钾肥在不同轮作复种制中的不同造别施用,对当造和后造作物产生不同的增产效果,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我省主要的一年三熟复种制——稻、稻、麦(或稻、稻、肥)中,如何在各造作物中合理分配施用钾肥,使有限的钾肥在整个轮作复种周期中获得较高的增产效果,以充分发挥钾的增产作用,是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我们从1979年开始进行有关试验,本文是两年来的试验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