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生理小种的类型与分布状况研究
《中国马铃薯 》 2003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5个地区12个县市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鉴定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有14种类型,分别为0号、1号、2号、3号、4号、5号、7号、9号、11号、1 2号、2 3号、2 4号、3 4号、1 2 3 4号,其中分布最为普遍是0号、4号和11号生理小种。与60年代相比,新出现的有10个小种:3号、5号、7号、9号、11号、1 2号 2 3号、2 4号、3 4号和1 2 3 4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43的高效生产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3
摘要:通过对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 4 3的种子蛋白质积累特点 ,蛋白质积累与叶片总糖、还原糖间的关系 ,环境对蛋白质积累影响的研究 ,建立了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 4 3的高效生产技术 ,提出了高蛋白品种黑农 4 3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高油抗灰斑病新种质合丰42号的选育与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03
摘要:高油抗灰斑病新种质合丰 4 2号是利用国内骨干亲本 ,与在地理上和血缘上均为远缘的美国种质资源杂交后育成的优良种质 ,具有高油、早熟、抗灰斑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好等突出特点 ,适宜垄作和窄行平作密植两种栽培方式 ,在种质创新上获得较大突破。在垄作条件下一般产量 2 4 0 3 5~ 30 0 0 0kg hm2 ,增产幅度为 7 4 %~ 9 5 % ;在窄行平作密植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般产量 375 0kg hm2 左右 ,增产幅度为 30 %~ 5 0 % ,具有 4 5 76 5kg hm2 的产量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滑动均数法评估玉米杂交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摘要:滑动均数法是对众多的品种或组合材料,在不设任何重复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估时通过这些材料与 CK 品种对比,了解知道 CK 品种产量的变异幅度,就能获得各参试品种(系)的评价标准.1 材料及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农艺对策研究Ⅳ.重迎茬大豆的土壤养分与养分吸收
《大豆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连续 8年在黑龙江省 5个生态区 9个 9区固定轮作场圃综合试验 ,试验区专项研究 ,框区、盆栽试验 ,实验室分析 ,以及大量的大面积生产调查 ,发现大豆重迎茬种植 ,根际土壤养分虽然在理论计算时 ,会出现氮素营养亏缺 ,但是生产实际中 ,由于施肥的缘故 ,大豆重迎茬并没有造成养分的明显偏耗 ,不仅氮磷钾三元素如此 ,硼、钼、锰、锌等微量元素也是不同轮作方式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在不施肥的盆栽条件下 ,大豆以及玉米、小麦重茬种植都比正茬轮作多消耗了土壤中的主要营养元素 ,其中重茬大豆对全磷和速效钾的消耗高于重茬玉米、重茬小麦 ;大豆重迎茬种植 ,植株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发生了变化 ,对于大多数营养元素、特别是对于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能力下降 ,但是 ,对于钙、镁、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量增加 ;增施钾肥能显著地提高重迎茬大豆的产量。这一切都说明根际土壤养分的变化以及根对养分吸收能力减弱对重迎茬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但并不是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