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基因技术为植物遗传改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转基因植物也存在潜在的安全性风险。从环境安全性及食品安全性方面综述了转基因植物主要的潜在安全问题,并对潜在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加强研究评价的基础上,严格加强安全管理才是有效的解决途径。


草莓角斑病菌PCR检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草莓角斑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草莓角斑病菌的hrp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XF-F/R,进行该病菌PCR特异性扩增。[结果]该引物可特异性地扩增草莓角斑病菌的DNA、菌悬液、人工接种样品。[结论]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适用于草莓角斑病菌的检测。


蔬菜对土壤高浓度镉的吸收与积累特点及耐性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模拟土壤高浓度Cd条件,研究蔬菜对土壤Cd的吸收与积累特点和耐性。试验结果表明:土壤高浓度Cd明显抑制蔬菜的生长,试验各处理的耐性指数数值都小于0,其中大白菜的耐性指数最高,为-26.1%,比耐性指数最小的白菜处理组高61.5百分点;地上部分Cd含量以白菜最高,为50.2 mg/kg,地下根部Cd含量以萝卜最高,为158.5 mg/kg;同时萝卜根部含水率由CK的72.1%下降到23.0%;Cd吸收系数干基计以芹菜最高,达0.662,鲜基计以萝卜最高,为0.358;菠菜对Cd的吸收与积累能力最低。


南京夏季不同叶位凤眼莲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及其生态因子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在南京夏季(2010年6—8月)晴天,分别选取人工种养凤眼莲的倒1叶、倒3叶和倒6叶,测定不同叶位叶片一天中不同时间净光合速率(Pn)等光合参数的变化,并将外界光强和气温与叶片的光合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凤眼莲不同叶位叶片Pn的日变化6月呈典型的单峰曲线,但是7月,8月呈现典型的双峰曲线,整个夏季凤眼莲叶片都出现了明显的中午光合作用的抑制现象——光合"午睡"现象,显示了凤眼莲为C3植物的光合特征。其中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与Pn的日变化相似;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在6月与Pn基本相似,但是7月,8月的Tr与Pn不同,呈现出单峰曲线,在15:00出现峰值;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则与Pn的相反;而其不同叶位的Pn也存在一定差异,相对而言,倒6叶的Pn均明显低于倒1叶和倒3叶,而倒3叶的光合能力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月份影响光合的生态因子有差异。


南通市畜禽规模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1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将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行畜禽规模养殖,比传统畜牧业更接近于工业化生产,充分体现了技术密集型、劳动生产率高、技术更新快、科技进步贡献率高、合理配置各种资源的特点,表现出了明显的技术进步和


腌制大头菜亚硝酸盐含量及降低措施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腌制大头菜用不同盐分、温度、糖分、酸度、Vc等处理,探讨其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及降低亚酸盐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适当降低食盐浓度,提高温度,增加酸度,添加糖分及Vc,能够有效降低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


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回顾性分析25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2011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收治因服用阿司匹林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以上治疗1周,症状消失16例(64.0%),2周症状消失9例(36.0%),大便潜血试验均转为阴性。结论:阿司匹林可诱发或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应合理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