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食品中感官评定发展现状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品感官评定在食品质量评估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其在食品生产与食品研究中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重视。从感官评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及国内感官评定现状总结了感官评定的历史;由感官评定的定义出发,通过味觉、触觉、视觉、嗅觉和听觉五个方面对感官评定常用的方法手段等相应状况进行了概述;概述了感官评定人员、食品基质、食品加工处理对食品感官评定的影响。

关键词: 感官 质构 评定 评价 食品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氟辛烷磺酸钾对真鲷谷胱甘肽质量分数和谷胱甘肽转硫酶活性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2

摘要:为了解全氟辛烷磺酸钾(PFOS)对海洋鱼类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PFOS胁迫和净水恢复过程中真鲷(Pagrosomus major)鳃组织和肝脏组织内谷胱甘肽(GSH)质量分数与谷胱甘肽转硫酶(GST)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胁迫开始时鳃中w(GSH)在低浓度组出现诱导,中、高浓度组出现抑制现象,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处于显著诱导水平(P<0.01);肝脏中w(GSH)在胁迫第15天时各浓度组中出现显著的剂量效应,w(GSH)随着PFOS曝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真鲷2种组织的GST活性变化与各自组织中w(GSH)的变化趋势相近。净水恢复期内个别浓度组的指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说明真鲷可以修复PFOS胁迫造成的损伤。结果表明,PFOS在试验条件下对真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可能对海洋高等生物存在潜在性危害,应对其海洋环境风险评价加以关注。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钾 真鲷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转硫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浒苔腐烂过程中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PCR-DGGE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生态模拟实验,利用分子生态学技术,对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腐烂过程中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将3.0 kg完全死亡的浒苔置于容积为500 L的实验容器中,定期取水样,进行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DO)、好氧性异养菌数量测定及细菌种群结构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浒苔腐烂程度的增加,水中的DO呈逐渐减少趋势,COD和好氧性异养菌数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水体细菌主要由拟杆菌门黄杆菌纲和变形菌门α-、γ-、ε-变形菌纲的细菌组成,其优势菌群在浒苔腐烂不同时期有较大程度的改变,初期黄杆菌纲细菌为主要优势细菌,后期则以α-、γ-、ε-变形菌纲细菌为主要优势细菌。本研究结果为研究浒苔爆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浒苔 细菌群落 生物多样性 PCR-DG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渤海春季甲壳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

水产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黄渤海甲壳类动物资源状况,于2010年5月采用底拖网调查,对黄渤海甲壳类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渤海共捕获甲壳类32种,其中虾类18种,蟹类13种,口足类1种;不同海区优势种类组成差异较大,脊腹褐虾在各海区均为优势种,是黄渤海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甲壳类物种之一;对黄渤海各海区甲壳类平均相对资源密度组成进行研究,各海区甲壳类生物量均以蟹类密度最高,黄渤海蟹类平均相对资源量为2.97 kg/h,丰度均以虾类密度最高,黄渤海虾类平均资源密度为1 825 ind/h;对黄渤海甲壳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各海区生物量排序为黄海北部>黄海南部>黄海中部>渤海;对黄渤海各海区甲壳类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无论根据生物量还是丰度,黄海南部的多样性指数最高,黄海中部的多样性指数最低;对各海区甲壳类群落结构相似性进行研究,毗邻海区甲壳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指数相对较高。

关键词: 甲壳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 相似性 黄渤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中资金投入税收政策研究

商业会计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来源主要以自有资金为主,严重制约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针对此情况,要继续积极发挥各种贷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积极筹建有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产权交易市场和创业板市场。本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中资金投入税收政策进行了研究,以期促进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

关键词: 消费税 税收筹划 已税原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致病菌耐药基因的研究

海洋环境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研究不同来源的54株水产细菌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筛选获得耐药菌株并研究其耐药基因。根据GenBank中注册的耐药基因序列,针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基因设计相应的引物,对耐药基因进行扩增,检测耐药菌株中耐药基因的分布。结果由54个受试菌株中检测出42个耐药株,耐药率为77.8%。其中37株对3种以上抗生素产生耐药,多重耐药率为68.5%。以耐药菌株质粒为模板,扩增磺胺类耐药基因sul2、氯霉素耐药基因cat1、cat2、cat3、cat4、卡那霉素耐药基因aadB、喹诺酮耐药基因gyrA,结果显示:sul2基因阳性9株,3株氯霉素cat2阳性,4株氯霉素cat3阳性,1株氯霉素cat4阳性,3株aadB阳性。质粒上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0%、27%、36%、9%、60%。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致病菌 耐药基因 质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菲律宾蛤仔对6种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动力学

渔业科学进展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菲律宾蛤仔为实验生物,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菲律宾蛤仔对混合暴露条件下6种重金属Cu、Zn、Pb、Cd、Hg、As的生物富集实验,通过对菲律宾蛤仔体内重金属含量变化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其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系数、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到富集实验结束时菲律宾蛤仔对高、中浓度组中Cu、Zn、Pb和Cd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是66.99、18.49、57.11、25.81和72.46、35.72、117.91、41.83,对其低浓度组中Hg和As的富集规律不明显;吸收速率常数k1及生物富集系数均随外部水体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通过生物富集系数发现,菲律宾蛤仔对4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由大到小为Pb>Cu>Cd>Zn;通过χ2及F检验发现,生物双箱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反映混合暴露条件下菲律宾蛤仔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重金属 生物富集 双箱动力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水网箱箱体用超高强经编网的物理性能研究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2

摘要:2010~2012年期间在东海水产研究所对深水网箱箱体用超高强经编网(以下简称UHSPE经编网)的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规格为"UHSPE-267tex×3-45"的3股UHSPE经编网的网目强力、网片纵向断裂强力、网片横向断裂强力、网片纵向断裂伸长率、网片横向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43.6daN、465.2daN、441.6daN、27.1%、50.4%;在具有相同网目长度、网目连接点结构及网片热定型条件的条件下,规格为"UHSPE-267tex×3-45"的3股UHSPE经编网与规格为"PA-23tex×78-45"的普通78股锦纶经编网(以下简称PA经编网)的物理性能有明显差异,前者有较高的网片强力,而后者具有较大的断裂伸长率;使用3股UHSPE经编网比使用78股PA经编网更经济,其在深水网箱的推广应用上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深水网箱 超高强经编网 锦纶经编网 物理性能 渔用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鳍篮子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鉴别和定位

海洋渔业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长鳍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5-羟色胺(5-HT)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食道和胃中分布数量多,在幽门盲囊和肠道分布数量少;生长抑素(Som)细胞集中位于食道和胃部,数量多,幽门盲囊和肠道中未检出;神经肽Y(NPY)细胞在肠道有少量分布,其余各段均未检出;胃泌素(Gas)细胞在幽门盲囊和肠道有少量分布,食道和胃中均未检出。4种内分泌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对其可能的生理作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长鳍篮子鱼 消化道 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鲤耐低温候选基因CcSCD全长cDNA的克隆及功能预测

水产学杂志 2012

摘要:硬酯酰辅酶A脱氢酶(Stearoyl-CoA Desaturase,SCD)是参与脂肪酸脱氢反应的限速酶和关键酶,此酶编码基因SCD对增加膜磷脂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提高细胞膜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抗寒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成员。本研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s of cDNAEnds,RACE)克隆了鲤(Cyprinus carpio)脑组织CcSCD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低温(6℃)和常温(23℃)条件下的转录表达差异,对其蛋白编码序列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CcSCD基因cDNA全长2618bp,包含一个由3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长度为975bp的阅读框(ORF);蛋白分子进化树显示鲤的SCD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的SCD蛋白同源性最高,相似性达88%;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低温刺激下(6℃),CcSCD基因表达水平是常温条件下(23℃)的13.9倍,差异非常显著(P<0.01)。本研究旨在为今后构建表达载体,通过遗传操作等研究手段鉴定其抗寒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 硬酯酰辅酶A脱氢酶 低温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